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杰群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切除
  • 2篇肾上腺切除术
  • 2篇肾上腺肿瘤
  • 2篇手术
  • 2篇前列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结石
  • 2篇超声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转化
  • 1篇低磷血症

机构

  • 7篇深圳市人民医...
  • 4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房杰群
  • 8篇肖克峰
  • 6篇杨江根
  • 2篇郭吉楠
  • 2篇黄向江
  • 2篇章道恒
  • 2篇江洪涛
  • 2篇黄建生
  • 1篇吴瑛
  • 1篇孙枫
  • 1篇李富荣
  • 1篇方烈奎
  • 1篇任莉莉
  • 1篇袁谦
  • 1篇陈彤
  • 1篇邹畅
  • 1篇张海
  • 1篇梅骅
  • 1篇陈彤
  • 1篇尹朝辉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内泌尿系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6例报告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回顾腔内泌尿系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特点及病程。方法:对既往曾行腔内泌尿结石术后发生脓毒血症患者特点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源性脓毒血症起病进展快,症状重,需及时干预治疗。结论:尿源性脓毒血症术前不易预料,难以完全预防,术中仔细操作及术后及时观察诊疗病情为必须。
黄向江杨江根杨江根房杰群
关键词:尿路结石
比较不同磷酸抗原体外扩增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γδ T细胞的效率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Zoledronate acid)和异戊烯焦磷酸(IPP)体外扩增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 T细胞的效率。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入5.0μmol/L Zol或10.0μg/ml IPP联合1 000 IU/ml的rh IL-2于含10%自体血浆的AIM-V培养体系培养,观察并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后CD3^+Vγ^(9+)的γδ T细胞数量和比例,并计算其扩增效率。结果:经14天扩增培养后,两种磷酸抗原均能在体外扩增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γδ T细胞,Zol组的γδ 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最高含量达64.7%,IPP组最高达55.9%,且扩增培养至第9天的γδ T细胞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杀伤活性,但Zol组的扩增效率以及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明显强于IPP组(P<0.05)。结论:Zol具有与IPP体外扩增外周血中γδ T细胞的能力,Zol刺激法可能成为体外扩增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 T细胞更为经济安全的选择。
郭吉楠房杰群袁也晴杨江根邹畅赵盼肖克峰
关键词:前列腺癌ΓΔT细胞唑来膦酸
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肾上腺肿瘤(附15例报告)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直径>6cm)肾上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采取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15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采取经腹腔途径6例,采取经腹膜后途径9例,均无需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6(100~2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4(30~50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4(5~9)d;出现并发症1例,为下腔静脉损伤;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髓样脂肪瘤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失访1例,余14例获随访3~63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前有高血压者血压均恢复正常,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经验丰富且具有娴熟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的术者,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肾上腺肿瘤切实可行、安全有效,肿瘤大小并不是决定手术方式的主要因素。
黄建生房杰群方烈奎袁谦杨江根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2组(n=29)。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41.78±30.25)min,术中出血量为(11987±10.11)mL,住院时间为(998±1.32)d,肠道恢复时间为(2.19±0.3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32±21.98)min,术中出血量为(246.63±52.48)mL,住院时间为(14.72±2.75)d,肠道恢复时间为(3.51±0.28)d。实验组出现并发症2例(6.9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2759%)。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肾肿瘤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创伤较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房杰群黄建生肖克峰
关键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肾肿瘤开放性
全自动活检针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活检针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 94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分别使用手动活检针及全自动活检针,记录其穿刺针数,患者耐受程度及并发症。结果采用全自动穿刺针活检组,在增加穿刺针数情况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较手动穿刺活检组明显降低,耐受力明显提高,并未明显增加患者感染、血尿、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使用全自动活检针可以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穿刺针数以避免漏诊。
黄向江肖克峰杨江根房杰群
关键词:前列腺全自动直肠超声活组织检查
睾丸蒂扭转的急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总结睾丸蒂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 (CDFI)特点 ,提高本病诊断率 ,争取手术时间保护睾丸功能。方法 :因阴囊急性疼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获手术证实 15例 ,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CDFI显示睾丸血管细微结构正常状态和扭转后缺血影像改变 ,提示手术指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睾丸蒂扭转诊断的最好方法之一。
张海房杰群孙枫吴瑛梅骅
关键词:彩超诊断
ERRα对前列腺癌细胞能量代谢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孤儿受体ERRα对前列腺癌细胞能量代谢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FLAG构建ERRα表达稳定上调的LNCa P前列腺癌细胞模型,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表达量,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培养的LNCa P和LNCa P-ERRα细胞相关酶活性(乳酸脱氢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及ADP含量。结果:过表达ERRα的LNCa P细胞的乳酸脱氢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低氧)活性和ADP的量均明显高于LNCa P细胞(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上调ERRα的表达水平能促进其能量代谢转化。
郭吉楠房杰群袁也晴江洪涛邹畅赵盼肖克峰
关键词:前列腺癌能量代谢
2a型磷酸钠协同转运子基因突变导致低磷血症的研究
2004年
我们对20个病例NPT2a基因的13个外显子和启动子区域进行检测,探讨研究该基因突变与低磷血症的发生和临床表型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组共选择20例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7.00±2.33)岁.肾结石患者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骨质疏松患者6例,男女各3例.均伴有持续低磷血症,伴有降低的最大肾磷酸盐重吸收率,全部病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90±14)ml/min/1.73 m2体表面积].标准的离子血清钙浓度,正常血浆甲状旁腺浓度.均无佝偻病史.对照组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42.00±3.32)岁,其中,男性志愿者12例,女性8例.
章道恒肖克峰房杰群李富荣任莉莉
关键词:低磷血症临床表型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75例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4年 6月 75例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其中采用经腹腔途径 5 1例和经腹膜后途径 2 4例。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 ( 170 .16± 33.81)min ,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 ( 70 .82± 37.1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 5 .87± 1.0 1)d。中转开放手术 2例 ( 2 .6 7% )。发生并发症 4例 ( 5 .33% ) ,分别为膈肌损伤、胰腺损伤、肠道损伤、皮下血肿各 1例。 结论 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肖克峰杨江根尹朝辉房杰群陈彤章道恒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肿瘤肾上腺切除术
经皮肾镜手术治疗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手术治疗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的操作方法和效果。方法10例患者经泌尿系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全部采用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手术结束时留置双J管。结果1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8例一次取净结石,2例有少量碎石残留行ESWL术后排出,本组患者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肾镜手术治疗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效果较好。
房杰群江洪涛江洪涛肖克峰杨江根
关键词:经皮肾镜手术结石重复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