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强恩 作品数:37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矩镰荚苜蓿地下芽越冬期间超微结构适应性变化 2022年 为了研究矩镰荚苜蓿地下芽越冬期超微结构变化,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该植物越冬期地下芽幼叶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越冬期间,矩镰荚苜蓿越冬芽幼叶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积极适应低温的变化。细胞内的大体积液泡被分解为小液泡,液泡不断地溶解和吞噬;质体由圆形和椭圆形变形为马蹄状和变形虫状,质体内淀粉粒减少甚至消失;脂滴细胞器增多;由于细胞内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胞间连丝断连且逐渐变模糊甚至消失。分析认为,矩镰荚苜蓿在越冬期间可通过地下芽幼叶细胞器结构的变化,使其自身进入休眠状态,进而抵御寒冷胁迫。 杨小霞 方强恩 张勃 张金青关键词:超微结构 抗寒性 白牦牛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006年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对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天祝地区3个典型白牦牛放牧地的夏季、冬季牧场进行植被调查,运用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指数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表明,夏季牧场的放牧强度乌鞘岭(40.05头.d/hm2)>岱乾(14.7头.d/hm2)>南泥沟(11.25头.d/hm2),而它们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44±0.321),(1.68±0.095)和(2.03±0.022).说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乌鞘岭、岱乾、南泥沟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是(1.29±0.05),(1.81±0.203)和(2.14±0.066);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0.103),(0.43±0.115)和(0.55±0.034).3个夏季牧场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冬季牧场的放牧强度南泥沟(320.55头.d/hm2)>岱乾(259.2头.d/hm2)>乌鞘岭(40.05头.d/hm2),而它们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63±0.122),(1.74±0.052)和(1.44±0.321),即物种多样性指数,岱乾>南泥沟>乌鞘岭.南泥沟、岱乾和乌鞘岭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是(1.87±0.078),(1.91±0.082)和(1.28±0.05);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1±0.085),(0.38±0.036)和(0.4±0.010 3).3个冬季牧场的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均有所降低,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结构越简单,原生优势物种逐渐被适口性较差的物种替代,优良牧草种数减少. 朱绍宏 徐长林 方强恩 刘发央关键词:高寒草原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放牧强度 白牦牛 不同激素配比对矩镰荚苜蓿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筛选出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最佳外植体及最佳再生条件。【方法】以矩镰荚苜蓿种子为材料,选择MS(含0.8%琼脂+3%蔗糖)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配比生长调节剂对矩镰荚苜蓿子叶、叶柄、茎、叶片进行诱导愈伤和愈伤再分化。【结果】外植体诱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茎>叶柄>真叶>子叶,外植体褐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茎<真叶<叶柄<子叶;在1.5 mg/L 2,4-D+0.1 mg/L KT+MS+0.8%琼脂+3%蔗糖条件下最适合真叶诱导愈伤,诱导率为78%,褐化率为8%;1.5 mg/L 2,4-D+1.0 mg/L KT+MS+0.8%琼脂+3%蔗糖最适合子叶、叶柄、茎诱导愈伤,在此培养基中,茎的出愈率为96%,褐化率为0,叶柄的出愈率最高,为92%,褐化率为2%,子叶的出愈率为60%,褐化率为4%;在0.3 mg/L NAA+1.0 mg/L KT+MS+0.8%琼脂+3%蔗糖条件下最适合子叶、叶柄诱导胚性愈伤;在0.3 mg/L NAA+1.0 mg/L 6-BA+MS+0.8%琼脂+3%蔗糖条件下最适合真叶诱导胚性愈伤;在0.3 mg/L NAA+0.5 mg/L KT+MS+0.8%琼脂+3%蔗糖条件下最适合茎诱导胚性愈伤。【结论】4种外植体均产生愈伤组织,且进一步诱导愈伤组织可分化形成体细胞胚。4种外植体中,茎的愈伤诱导率最高,褐化率最低,为最佳外植体。 贾秀秀 李永强 刘艳 王霞 杨艳丽 方强恩关键词:生长调节剂 外植体 诱导愈伤 “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普通遗传学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0 2022年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和传递方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在此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课堂教学及其非对称的师生关系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发展,从教学观念更新、教师角色转变以及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等方面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最后,结合普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探索构建“先学+讨论+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模式。 张勃 漆治文 方强恩 焦婷关键词:遗传学 教学模式 一种高寒区野生老芒麦染色体制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区野生老芒麦染色体制片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1)准备根尖材料;(2)对所述材料进行预处理;(3)对预处理过的材料进行固定、保存,固定时间为18‑24h;(4)对固定后的材料进行解离... 祁娟 师尚礼 焦婷 刘黎 陈建纲 方强恩 刘欢 刘艳君 吴召林 金鑫文献传递 植物花药和花粉质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花药和花粉质量的测定方法,步骤如下: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收集未散粉的花药,称量其鲜重,将其置于已干燥并称重的可密封的称量瓶中,称量花药和称量瓶的总重;将装有花药的密封称量瓶烘干至恒重,称量花药和称量瓶的... 张勃 侯向阳 赵晓倩 方强恩 陈海军 侯军军 南丽丽文献传递 切段长度、种植深度和覆草厚度对矩镰荚苜蓿地下茎扩展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为探究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地下茎扩展性的影响因子,选择祁连山东段高山草原野生矩镰荚苜蓿根茎为材料,在原生境下,设置不同的覆草厚度(0,1和3 cm)、种植深度(5,10 cm)和根茎切段长度(10,20 cm)共12个处理,通过观测根茎成苗后新根茎发生特性、数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等,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矩镰荚苜蓿根茎生长特征和扩展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覆草厚度下,矩镰荚苜蓿的新根茎数、根茎扩展最大距离、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对每个测试指标而言,影响效果均表现为盖0>盖3>盖1。在种植方式上,种植深度和片段长度对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依次为20×10>10×10>20×5>10×5,但对于衡量根茎扩展能力的各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本试验选择的种植方式均是矩镰荚苜蓿根茎的适宜繁殖条件。综合分析表明,无覆草、片段长度20 cm、种植深度10 cm的种植方式可以实现矩镰荚苜蓿根茎扩展的最优化。 颜家全 魏甲科 齐帅 程家琦 蔡梅梅 方强恩关键词:根茎 灰色关联分析 祁连山金强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金强河发源于祁连山东段冷龙岭东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庄浪河上游,区内海拔2 950~4 300m。按照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划分对该流域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并与整个祁连山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金强河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2科、171属、401种,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优势;金强河流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及各种区系成分相渗透的特点,并形成了一些青藏高原特有成分;流域拥有整个祁连山地区全部属分布区类型,体现了地理成分在属级水平上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植物区系成分以年轻成分为主,中国特有属较少。 曹文侠 徐长林 方强恩 马磊关键词: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区系特征 植物花药和花粉质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花药和花粉质量的测定方法,步骤如下: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收集未散粉的花药,称量其鲜重,将其置于已干燥并称重的可密封的称量瓶中,称量花药和称量瓶的总重;将装有花药的密封称量瓶烘干至恒重,称量花药和称量瓶的... 张勃 侯向阳 赵晓倩 方强恩 陈海军 侯军军 南丽丽文献传递 甘肃草坪地被植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对甘肃草坪地被植物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设计并建立了甘肃草坪地被植物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ASP+SQL Server 2000+IIS 6.0设计,由系统管理模块和系统服务模块两部分组成。系统管理模块可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和删除操作;系统服务模块可提供可视化界面,设置查询窗和数据浏览窗,并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系统收录了甘肃省306种常见草坪地被植物的详细文本及图片材料,信息量大,功能全面,操作简便,解决了草坪地被植物资源的数字化有效存储管理。 方强恩 李强 白小明 崔治家 孙吉雄关键词:草坪地被植物 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