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生
- 作品数:252 被引量:1,539H指数:2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新型1500MPa级高强钢的氢脆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2年
- 根据钢材组织设计的思想 ,通过优化成分和工艺设计、研制出一种新的 15 0 0MPa级高强钢。采用阴极电解充氢的方法对其氢脆敏感性进行了研究 ,并与同一强度级别的 4 2CrMo高强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 15 0 0MPa级高强钢的氢脆敏感性低于传统的 4 2CrMo高强钢。SEM断口观察显示 ,两者的断口形貌也不同 ,15 0 0MPa级高强钢为准解理断裂 ,而 4 2CrMo高强钢为沿晶断裂。断口金相表明 ,前者的裂纹主要沿着贝氏体 /马氏体 (B/M)边界扩展 ,断裂模式为板条界分离 ,后者的裂纹沿着晶界扩展。对 15 0 0MPa级高强钢进行了TEM观察 ,发现其组织为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组织 ,残留奥氏体以薄膜状存在于贝氏体内部及贝氏体条片。
- 常开地顾家琳方鸿生白秉哲杨志刚韦东远
- 关键词:氢脆敏感性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 空冷贝氏体钢的残余应力对屈服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测量了贝氏体超强精轧螺纹钢筋正火态和低温回火后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正火态的屈服强度值较低,经300℃低温回火后屈服强度提高约230MPa。同时用盲孔法测定了该两种状态下的表层残余应力值,正火态高达270MPa左右,低温回火后表层残余应力降至70MPa左右,正火态低的屈服强度可能与试样内部高的残余拉应力有关;低温回火能显著降低残余应力,有效提高贝氏体超强钢筋的屈服强度。
- 王勇围许峰云白秉哲方鸿生
- 关键词:贝氏体屈服强度残余应力
-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中的氢陷阱被引量:18
- 2003年
- 运用电化学渗透技术研究了传统高强钢 ( 4 2CrMo)和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高强钢 (U 2 0Si)中氢的扩散和氢陷阱。结果表明 ,氢在U2 0Si钢中的扩散系数远小于在淬火回火的 4 2CrMo高强钢中的。另外 ,两种材料中氢陷阱的情况不同 ,U2 0Si钢中的氢陷阱主要为高度均匀弥散分布的贝氏体 /马氏体板条界和薄膜状残留奥氏体 ,而 4 2CrMo钢中的氢陷阱主要为铁素体 /渗碳体界面。U2 0Si钢中的氢陷阱数量超过 4 2CrMo钢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U2 0Si钢的氢脆敏感性低于传统的 4 2CrMo钢的。断口分析显示前者的断口为准解理 ,后者的断口为沿晶断裂。U2 0Si钢氢脆敏感性低与其氢陷阱数量多且分布均匀密切相关。
- 常开地顾家琳方鸿生白秉哲张文征杨志刚
- 关键词:氢陷阱氢脆
- Cu-Zn-Al合金贝氏体的三个生长阶段及其精细结构研究
- 1995年
- 利用透射镜研究了Cu-Zn-Al合金贝氏体a_1相在相变过程中的精细结构变化,发现贝氏体的生长经历三个阶段:初生态、中间态和退化态。初生贝氏体内不含层错亚结构,a_1依台阶机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内部出现层错;随转变进一步进行,a_1内的层错结构逐渐消失,发生“过退火”,最终向平衡相转变。
- 李春明方鸿生郑燕康冯庆玲王家军
- 关键词:贝氏体铜锌铝合金合金
- 高硅贝氏体钢的抗高应力冲击磨损特性被引量:4
- 1997年
- 研究了两种硅含量贝氏体钢的抗高应力冲击磨损性能与失效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钢中硅的含量,可显著地提高贝氏体钢在高应力冲击条件下的抗磨损性能。这是由于高硅钢的贝氏体组织中分布有较多细条状残余奥氏体,在高应力的冲击下,近表层内的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从而减轻了磨损表面白层的剥落失效。
- 黄维刚方鸿生郑燕康徐蓉杨业元
- 关键词:贝氏体钢高硅钢
- 下贝氏体铁素体转变机制研究
- 1990年
-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高碳钢下贝氏体铁素体的转变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铁素体宽面上存在可移动的生长台阶和巨型台阶,并首次发现在下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存在三维形态的生长台阶和结构台阶。这些实验事实为下贝氏体铁素体的台阶生长机制提供了有力实验证据。
- 金强方鸿生
- 关键词:高碳钢下贝氏体铁素体
- 我国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被引量:18
- 2005年
- 随着人们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的深入,在有限的资源面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开发和推广高强、高韧的节能型钢铁材料。本文综述了低碳贝氏体钢在我国的发展。展现了低碳贝氏体钢广泛的应用前景。
- 刘东雨徐鸿方鸿生白秉哲
- 关键词:贝氏体钢粒状贝氏体无碳化物贝氏体
- Cu-ZN-Al合金贝氏体中台阶存在的普遍性被引量:1
- 1995年
- Cu-Zn-Al合金贝氏体α_1相的台阶结构已经报道,台阶处的等厚条纹证实了其存在的客观性,表明该相变属扩散控制的台阶生长机制.然而,亦有文献报道α_1片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切变行为.因此。
- 李春明方鸿生郑燕康王家军杨志刚
- 关键词:铜锌铝合金铜合金贝氏体
- 新型细化剂对 Al-Si-Cu 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研究表明,AlTiC系新型细化剂可使AlSiCu合金的铸态晶粒尺寸由4000~5000μm细化到200~300μm,共晶硅相的形状和尺寸由50μm×2μm的长条细化到1μm左右的圆点。
- 马洪涛张柏清李建国方鸿生马晓华
- 关键词:铝硅合金晶粒细化剂显微组织
- 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的超微亚结构研究被引量:7
- 1993年
- 首次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大气环境下直接观察了Fe-1.0C-2.0Si-4.0Cr钢中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的组织结构,在下贝氏体亚单元内部首次观察到以前从未发现的,尺寸更小、形状规则、排列整齐的结构单元——超亚单元,并初步提出下贝氏体铁素体由以下四个结构层次组成:即下贝氏体铁素体片条由亚片条组成,亚片条由亚单元组成,亚单元由超亚单元组成。
- 王家军方鸿生郑燕康严隽珏
- 关键词:显微镜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