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国萍

作品数:19 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GIS
  • 3篇遥感
  • 3篇分布式模拟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太阳能
  • 2篇天文辐射
  • 2篇气候
  • 2篇气温
  • 2篇气象
  • 2篇气象信息
  • 2篇总辐射
  • 2篇流域
  • 2篇基于GIS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分布式
  • 2篇分布式模型
  • 2篇NDVI

机构

  • 19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安徽省公共气...

作者

  • 19篇施国萍
  • 16篇邱新法
  • 4篇曾燕
  • 4篇何永健
  • 1篇刘丹
  • 1篇刘昌明
  • 1篇张丹
  • 1篇郑建飞
  • 1篇卞宗雅
  • 1篇史岚
  • 1篇王艳君
  • 1篇邓艳君
  • 1篇仇月萍
  • 1篇张亮
  • 1篇祝善友
  • 1篇姜彤
  • 1篇李梦洁
  • 1篇刘大伟
  • 1篇谢志清
  • 1篇苏布达

传媒

  • 3篇气象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遥感学报
  • 1篇科技信息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江苏省地理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云量影像的日照百分率遥感集成模型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遥感影像云量数据和地面站点日照百分率观测数据建立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模型,模拟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的空间分布。基本思路是以空间尺度上的富余弥补时间尺度上的稀缺。云的移动是连续的,所以一幅云量遥感影像中,某一格网点周围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云量都有可能对该点日照情况产生影响,因此对遥感总云量数据在日照轨迹内及云移动所经路径内重采样,能够更接近可照时段内云量的真实情况。然后按云量和日照百分率的负相关性,建立了日尺度的日照百分率遥感集成综合模型,实现对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的模拟,完成日照百分率的遥感集成空间分布模拟图。结果表明:(1)重采样后的总云量克服了云量观测在时间上的局限性;(2)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克服了气象站点空间上的局限性;(3)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模型模拟精度相对插值法有显著的提高。
施国萍邱新法曾燕仇月萍
关键词:MODIS总云量
复杂地形下黄河流域月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被引量:19
2009年
通过对常规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的分析,发现在影响气温的众多因素中,海拔高度、太阳总辐射、地表长波有效辐射对气温具有显著影响.建立了月平均气温的物理经验统计模型,结合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结果,提出了依托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现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的方法,生成了黄河流域1km×lkm分辨率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分析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气温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模拟误差平均为0.19~0.35℃;加密站验证和个例年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空间维和时间维模拟能力.提出的月平均气温分布式模型立足于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不依赖于山地野外考察资料,可以方便地在广大地区推广应用.
曾燕邱新法何永健施国萍刘昌明
关键词:黄河流域月平均气温复杂地形分布式模拟
1960-2013年中国≥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利用中国735个站点1960—2013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根据积温构成,采用按年代分段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分析≥10℃积温、持续天数以及持续天数间气温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引起我国积温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20世纪60、80年代,中国≥10℃积温表现为下降趋势。20世纪70、90年代和2000—2009年,≥10℃积温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10℃积温上升趋势站数占统计站点数的88.6%,具有绝对优势,因此≥10℃积温的上升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最为突出。积温持续天数下降对20世纪60、80年代≥10℃积温下降起主导作用。积温持续天数上升对20世纪70年代和2000—2009年≥10℃积温上升起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积温上升由积温持续天数上升和持续天数间气温上升共同作用。中国近50年≥10℃积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按照积温的构成,综合各年代分段趋势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积温持续天数的上升是中国≥10℃积温总体上升的主导因素。
邱新法王喆曾燕施国萍
中国比辐射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2003-2013年MOD/MYD11C3地表比辐射率光谱数据、MOD/MYD13C2植被指数光谱数据,合成全国各月地表比辐射率、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基于DEM数据分析比辐射率与NDVI随海拔、坡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比辐射率低值段(0.960~0.970)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面积比例全年变化不显著,代表了干燥裸土下低比辐射率的特征;中值段(0.970~0.975)分布于我国大部分植被覆盖地区,面积比例夏高冬低,代表植被覆盖下混合像元的中比辐射率特征;高值段(0.975~0.980)位于我国部分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面积比例冬高夏低,代表冰雪与植被混合像元的高比辐射率特征。(2)比辐射率与NDVI随坡向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双谷"分布。东南坡、西坡为峰值,最大值位于东南坡;南坡、北坡为谷值,最小值位于北坡。两者变化一致性很高。受不同坡向太阳方位角下的地形敏感性与植被覆盖综合影响,比辐射率表现出随坡向的峰谷变化规律。(3)随海拔升高,比辐射率呈垂直地带性变化。存在3个下降区:250 m^1 250 m、2 500 m^3 000 m和4 750 m^6 000 m;3个上升区:1 250 m^2 500 m、3 000 m^4 750 m和6 000 m^6 500 m。这与NDVI随海拔变化特征类似,反映垂直下垫面植被变化对比辐射率空间分布的影响。
姚镇海邱新法施国萍张喜亮
关键词:比辐射率NDVI遥感
气象信息网格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邱新法曾燕苏布达何永健王艳君谢志清姜彤祝善友施国萍
项目研究建立了以分布式气象要素模型为核心的气象信息网格化新技术体系,解决了高分辨率气象信息网格化模拟中的关键技术;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重大需求,开展网格化气象信息的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基于WebGIS的华东区域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系统
以华东五省(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区域海洋气象业务平台为例,在WebGIS的框架上,以标注、符号化、叠加图层、装饰层绘图等GIS方式现实了站点数据,雷达数据,台风路径及强度,海区预报,沿海预报等气象信息的发布,并...
施国萍邱新法何永健
关键词:GIS气象信息海洋气象
文献传递
近50a来中国不同流域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利用我国6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分析了我国十大流域的年、季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珠江、东南诸河和长江流域,西北诸河流域降水最少;四季降水量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度相似;降水量均为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就年降水量而言,西北诸河流域有变湿趋势,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有变干趋势。就降水季节而言,西南诸河、松花江、西北诸河流域春季有变湿趋势;东南诸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夏季有变湿趋势,海河流域和西南诸河流域夏季有变干趋势;西北诸河流域秋季有变湿趋势,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秋季有变干趋势;松花江流域、西北诸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冬季有变湿趋势。
谭云娟邱新法曾燕施国萍
关键词:降水量流域
基于NCEP资料的我国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及其时空分布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1948—2009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获取多年平均大气可降水量,分析我国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并选用2001年的资料与同期探空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我国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低纬大于高纬,平原大于高原,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大气可降水量较小,夏季较大;NCEP资料与探空资料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刘丹邱新法史岚施国萍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
浙西南山区气候生态资源探测分析研究
杨羡敏郑建飞邱新法茅军念吴昊旻林巧燕刘大伟李梦洁施国萍张丹
该项目以地面实测资料为依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处理平台,依据气候生态要素与地理地貌等一地特征的关系,以太阳辐射精细空间扩展为突破口,在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探讨辐射与温度等要素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DEM的浙西南山区气象...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监测
几种水平面太阳总辐射量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中国区域1961—1999年39 a间98个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建立6个模型分别以天文辐射、干洁大气总辐射和湿洁大气总辐射为起始数据,进行太阳辐射日总量的模拟,对比分析了6个水平面太阳总辐射量计算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三种起始数据中,干洁大气总辐射和湿洁大气总辐射均能较好地体现宏观地势对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湿洁大气总辐射为起始数据的计算模型拟合精度相对较高。对6个水平面太阳总辐射量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2个以日照百分率为主导因子,气温日较差为修正项的综合模型拟合误差最小,精度最高;经典的日照百分率模型次之,但其模型系数最稳定可靠;3个气温日较差模型拟合效果最差。最终选用经验系数稳定、拟合精度较高的日照百分率模型,制作了2001年中国水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空间分布图。
邓艳君邱新法曾燕施国萍
关键词:太阳总辐射天文辐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