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蓉
- 作品数:26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邓小平榜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 2015年
- 榜样教育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我国历任领导人准确把握并灵活运用。邓小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提出了其榜样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是主体性与主客体交互性的体现,是重点与全面的融合。实践证明,邓小平榜样教育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曲蓉徐运娜
- 关键词:邓小平榜样榜样教育
- 公民美德比较性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对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五国公民美德作了实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对现阶段我国的公民美德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两次调查各有侧重,前者着重于公民文化,后者则立足于公民的日常生活,但就调查的主体、对象及公民美德的层次而言,二者的比较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者之间的数据比较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我国大多数公民居于日常性美德层次,而我国的公民文化则属于臣民能力与异化的公民参与。
- 曲蓉
- 关键词:公民美德公民文化
- 道德想象力的悖论、矛盾与概念张力探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在伦理学研究中,道德想象力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术语。对许多学者而言,道德想象力的合理性是一个悖论:我们既无法想象贫乏的道德,也无法任由想象力在伦理学领域的任意驰骋。康德关于两种同情的区分,承认了具有情感联结能力和理性认知能力的道德想象力(同情)的合理性,否定了同情心的道德价值。认知的与移情的道德想象力分别与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具有密切联系,二者对道德影响和作用的机制不同,将二者视为同一事物近乎矛盾。实际上,二者的矛盾与道德固有的高远性与卑近性的特质是相关的,我们可能无法破解这一矛盾,可行的选择是通过探究这一矛盾所形成的张力以确定道德想象力的范围。
- 曲蓉
- 关键词:想象力道德认知道德理性移情同情心
- 道德与社会风习被引量:3
- 2008年
- 社会风习是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一。一方面,社会风习与社会道德风尚的维系和个体道德养成具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风习具有丰富性,引导我们理解道德多样性的问题。这使我们容易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所以需要正确处理差异性道德和共同道德的关系,也需要培养个体宽容、沟通对话的道德。另一方面,社会风习与道德也存在显著的差别。道德不能停留在风习阶段,它需要对社会风习进行提升和超越,需要构建良善的社会风习。
- 曲蓉
- 关键词:道德社会风习
- 为什么是公民美德被引量:1
- 2006年
- 公民美德的提出并不是推翻公民道德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体系,而是寻求一种新的视角处理公民与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并以公民实践为旨归,将理性及参与作为基本美德。此外,公民美德内在的公共精神也要求公民遵守法律,允许美德自身受到批判,从而发展出更为宽容的美德。
- 曲蓉
- 关键词:公民美德公民公共利益
- 公德论
- 曲蓉
- 关键词:公德公共性公共生活
- 关于空间伦理可能性的确证被引量:12
- 2016年
- 空间伦理源于近代思想家关于空间能否影响伦理学研究的争论,它也是当代规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尽管未经过有效证明。空间伦理的可能性须证明空间具有伦理重要性,即不同的空间特性对伦理关系与道德实践具有深刻影响,此外还须提出一个能阐明空间伦理且涵盖不同空间特性的关键性范畴。空间伦理还引出道德多样性的问题,不同空间的道德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空间能改变道德命令的普遍性,但是它仍能有效影响道德规范的效力范围以及道德主体的内在动机。因此,坚持伦理普遍主义的意义在于纠正不同空间中道德实践的偏差。
- 曲蓉
- 公民诚信、公共信任、信用评价与“道德银行”被引量:4
- 2015年
- 诚信与信任具有语词的"家族相似性"和文化同源性。在传统社会,诚信与信任相关,但并不必然导致信任。在现代社会,公民诚信呈现出伦理复杂性,而与之相连的公共信任要么建立在纯粹预期之上,要么建立在利他主义价值观基础上,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信用既非诚信,也非信任,但又与二者关系密切,信用评价既能反映公民诚信状况,又能为公共信任提供制度保障。"道德银行"以信用评价为公民诚信与公共信任创建了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深入挖掘"道德银行"有助于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微妙联系与区别。
- 曲蓉
- 关键词:道德银行诚信信用信用评价
- 论公共信任:概念与性质被引量:18
- 2011年
- 信任是一种与未知领域的行动相联系的信念,而公共信任是公共生活特有的一种信任。公共信任有两大特性:其一,公共信任是一种普遍信任,即对一般他人的信任,还包含了制度信任的内容;其二,公共信任是信任者与被信任者的利益博弈,具有策略价值,同时也是建立在利他主义基础上的道德品性。这两大特性是深刻认识并解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的关键。
- 曲蓉
- 关键词:普遍信任制度信任
- 西方公私理论述评被引量:1
- 2011年
- 公私界限是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关于家庭和城邦的区分。随着经济上升为社会生活的主导要素,公私界限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启蒙运动之后,西方主要形成了四种公私观。不同公私理论用于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但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大量的公私观理论造成了实践上交织存在的公域与私域;另一方面,公私观的合理性本身也受到挑战。
- 曲蓉
- 关键词:公私观公共领域私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