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洁

作品数:21 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石
  • 3篇隐伏
  • 3篇油气
  • 3篇碳酸
  • 3篇矿床
  • 3篇成矿
  • 2篇盐岩
  • 2篇岩石成因
  • 2篇岩体
  • 2篇隐伏矿
  • 2篇隐伏矿预测
  • 2篇原生
  • 2篇原生晕
  • 2篇杂岩
  • 2篇早白垩世
  • 2篇石地
  • 2篇石炭

机构

  • 16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长安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广西区域地质...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21篇曹洁
  • 9篇张永生
  • 7篇王俊涛
  • 4篇王宗起
  • 4篇苏奎
  • 4篇杨兴科
  • 4篇宋天锐
  • 4篇田树刚
  • 3篇晁会霞
  • 2篇覃小锋
  • 2篇樊馥
  • 2篇刘妍
  • 2篇定立
  • 2篇赵元艺
  • 2篇胡贵昂
  • 2篇陈雷
  • 2篇冯佐海
  • 2篇姚卫华
  • 2篇牛绍武
  • 2篇邢恩袁

传媒

  • 5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兴蒙地区二叠系乐平统林西组上部发现海相化石被引量:21
2013年
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中间地块在兴蒙地区的最终闭合、兴蒙海槽褶皱隆起的时代是地质界长期争论的重大地质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以林西组为代表的晚二叠世构造-古地理环境.目前,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兴蒙地区晚二叠世为陆相沉积,少数学者认为晚二叠世早-中期为封闭内海盆地,晚期转变为陆相淡水湖盆沉积.本研究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官地-翟家沟剖面林西组上部的厚层灰岩和灰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大量苔藓虫和海绵骨针等典型海相化石.此外,在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陶海营子组上部沉凝灰岩切片中发现大量苔藓虫化石,在吉林省九台市杨家沟剖面杨家沟组暗色页岩中发现大量小型连体海百合茎化石.上述官地-翟家沟剖面林西组上部多层灰岩中大量苔藓虫和海绵骨针以及邻区相当层位中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典型海相化石的发现,确认兴蒙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属海相或以海相为主的沉积环境,对厘定兴蒙海盆的最终闭合提供了新的证据,并将促进东北-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新层系油气、页岩气(油)以及其他矿产勘查研究思路的调整.
张永生田树刚李子舜宫月萱邢恩袁王卓卓翟大兴曹洁苏奎王猛
关键词:二叠系乐平统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早期海侵作用续探——以鸡西盆地鸡D7井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是我国东部重要的中生代陆相含油气区,属东北含油气亚区的一部分。早白垩世以陆相湖泊沉积为主,但有多次规模不等的海侵事件发生,本次研究进一步对鸡西盆地鸡D7井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砂岩的结构构造、矿物排列、碎屑岩组分、胶结物、综合结构系数、重矿物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在早白垩世地层发现了具典型滨海潮下带特征的双粘土层构造;该层位砂岩多为少石英或者石英含量在25%左右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胶结物以碳酸盐为主;受海侵作用影响,城子河组砂岩综合结构系数平均值为20.16,穆棱组平均值为46.65,表明穆棱期比城子河期受海侵影响更为明显;并且在砂岩中发现重矿物20余种,呈条带状富集,尤其是特征矿物海绿石、自生独居石、莓状黄铁矿及自然金等具明显海侵相特征。本次研究为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海侵的存在提供了一系列沉积学证据。
曹洁张永生宋天锐
关键词:白垩纪海侵
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叶肢介化石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36
2012年
前人对林西县上二叠统林西组和扎鲁特旗陶海营子组进行过长期研究,发现较多淡水双壳类和植物化石,而叶肢介化石仅在陶海营子组有所发现。本次研究在内蒙古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的中上部首次发现叶肢介化石,经初步鉴定为林西黄河叶肢介(新种)等3个属种。叶肢介化石的发现为林西组时代的进一步确定、地层对比和古地理重建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古地理古构造学意义。
张永生牛绍武田树刚邢恩袁苏奎曹洁王俊涛
关键词:上二叠统叶肢介化石
桂南钦防构造带西南段印支早期花岗岩的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被引量:20
2013年
对桂南钦防构造带西南段印支早期花岗岩的地质调查发现,该区存在含变质矿物和不合变质矿物两类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花岗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在岩石化学成分上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包括Rb、Th、U、K和Pb等),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包括Nb、Ta、P和Ti等),并具有较高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_i=0.715 250~0.716 316)和较低的ε_(Nd)(t)值(-10.80^-9.92),反映其具有俯冲消减作用形成的岛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含紫苏辉石花岗斑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8.8±1.9)Ma(MSWD=1.5)和(246.0±3.4)Ma(MSWD=2.2)。结合本区存在有早古生代MORB型变质基性火山岩和二叠纪弧后扩张中心环境形成的E-MORB型玄武岩的资料,认为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称之为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有古生代洋盆的存在。本区印支早期花岗岩很可能是在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的洋壳岩石圈向北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幔源岩浆诱发俯冲板片中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并受到地幔源区岩浆不同比例的交代作用的产物。
覃小锋王宗起曹洁冯佐海胡贵昂潘罗忠
关键词:年代学地球化学岩石成因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的特征被引量:67
2011年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层因长期以来被视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褶皱"基底"而受到油气勘探界的忽略。近4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上古生界除局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动力接触变质或热力变质外,并没有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初步查明本区石炭系—二叠系在区域上分布4套烃源岩,自上而下为:上二叠统(林西组、索伦组)、中二叠统(哲斯组、吴家屯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巴图组、阿木山组)和下石炭统(白家店组、红水泉组)。其中上二叠统和中二叠统中的暗色泥岩单层最大厚度达百余米、累计厚度达数百米至千余米,区域分布广,依据有机地球化学主要指标(有机碳、成熟度、干酪根类型),综合评价为中等—好烃源岩,是本区上古生界2套区域主力生烃层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可望构成松辽及外围地区油气勘探战略接替新层系。
张永生王延斌卢振权王俊涛苏奎樊馥曹洁曾艳涛
关键词: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油气勘探
江西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江西山南铀矿区位于相山铀矿田的北部,矿区内出露有大量的流纹岩和花岗斑岩,两者也是矿区内最主要的赋矿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具有高硅(SiO2质量分数为69.47%~72.19%和72.32%~78.6%)、富钠(K2O/Na2O为0.4~0.52和0.4~0.67之间)的碱性岩特征,具有过铝质特征;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富集Th、U、Pb等高场强元素和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Zr、Ti、Ta、Ce等高场强元素和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LREE/HREE分别为9.32~11.59和2.12~8.27),(La/Yb)N值分别为10.59~14.26和1.41~9.47,两者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0.41~0.56和0.09~0.32),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形成于低压环境,属于板内环境;锆石饱和温度计得出两者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分别为812.5~904.9℃和772.1~826℃;流纹英安岩和花岗闪长斑均具有较大的I Sr含量,较小的εNd(t)值(-7.81^-8.93)。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山南矿区的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具有明显的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部分熔融和同化混染作用。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及铀矿化具有强烈的壳源特征,区域内分布的元古代变质岩中的砂质岩和泥质岩很可能就是两者的源岩。结合前人年代学研究和本次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说明相山矿田山南矿区内的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及相应的铀矿化形成与中生代华南地区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的伸展减薄有关。
陈雷赵元艺王宗起刘妍曹洁定立
关键词:火山杂岩岩石成因
内蒙古扎赉特旗中二叠统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对扎赉特旗地区塔本毛都和查干楚鲁一带出露的四甲山组、柳条沟组进行了实测和系统采样。根据生物化石组合的特征将其划分为3个生物组合带,即Monodiexodina-Parafusulina,Codonofusiella-Pseudodoliolina组合带,Waagenophyllum-Wentzelella珊瑚组合带。它们产于中二叠统祥播阶至冷坞阶的地层。结合岩性特征及层位对比,塔本毛都剖面的1~6层、7~15层与查干楚鲁剖面1~11层及12~20层分别划归为四甲山组与柳条沟组。沉积相分析表明,剖面可识别出4种沉积相和5种沉积微相。沉积环境为稳定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不同沉积相组成一个完整的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旋回。
王俊涛张永生宋天锐牛绍武曹洁田树刚
关键词:生物地层碳酸盐岩微相沉积环境中二叠统
湖北庙垭稀土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庙垭稀土矿床位于北大巴山东北缘和武当隆起西部边缘接触处的过渡带中,是一个与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有关的特大型铌稀土矿床。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体的武当隆起,其时代属性和构造属性也是该区的重要基础问题,与庙垭稀土矿床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庙垭杂岩体沿着耀岭河群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之间的断裂构造脆弱带分布,矿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和褶皱均较发育,为碳酸岩岩浆从地幔向地壳浅部侵入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和定位空间,并对铌、稀土矿的分布起一定的控制作用。杂岩体由北向南由边缘相、过渡相及中心相3个相带组成,表现有碳酸岩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钠长石化、萤石化等围岩蚀变。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在正长岩之后形成的碳酸岩,与正长质岩浆有着密切关系。认为矿化物质来源应为正长岩浆侵入带来,后经岩浆期后气水热液交代作用,即各种碳酸岩化促使铌、稀土元素富集沉淀。杂岩体形成前后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先期形成的岩石冷缩裂缝和构造破碎为后期气热交代创造了良好条件,矿化多侵位于耀岭河群的糜棱岩中。庙垭稀土矿床就是在火山岩喷发时所产生的正长岩-碳酸岩与震旦系—古生界岩石地层逆冲-推覆过程中相互耦合形成的。
晁会霞苏生瑞杨兴科姚卫华曹洁吴旭
关键词:杂岩体碳酸岩稀土矿床
深埋藏条件下鲕粒灰岩的热水交代实验研究
2010年
在相对静岩压力40 MPa、地温150℃(大体相当于4 000 m深埋条件)、用时15 d的条件下,对灰色中厚层状鲕粒灰岩进行深埋藏热水交代白云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前后岩石的结构发生了轻微变化,尾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Ca2+浓度从0 mg/L增加到337 mg/L,Mg2+浓度从过饱和溶液降低到2 830 mg/L。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固体样CaO含量由61.000%降为60.830%,而MgO则由0.296%升到0.350%。可见,参与实验的固、液样品反应前后主量元素Ca、Mg有一定的变化。但根据样品的宏观观察、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及X衍射图谱的综合对比,认为在该实验条件下,尚未产生明显的白云化现象。
曹洁张永生龚庆杰王俊涛刘思宇
新疆红石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对新疆鄯善县红石金矿床野外调研、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对该矿床钻孔中原生晕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了专题研究,采用多种计算方法相互印证,确立红石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Bi-Mo-Hg-Zn-Pb-Ag-As-Cu-Sb-Au,同中国典型金矿床轴向分带序列对比,发现其具有逆向分带的特征,从而建立分带评价及矿体叠加模式,为深部隐伏矿预测提供依据。
曹洁邱斌晁会霞马立成杨兴科孙继东
关键词:原生晕轴向分带隐伏矿预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