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淑琴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血管
  • 2篇顺铂
  • 2篇细胞肺癌
  • 2篇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脑转移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EGFR
  • 1篇单抗
  • 1篇碘克沙醇
  • 1篇凋亡
  • 1篇多西紫杉醇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15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青海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5篇曹淑琴
  • 9篇朱朝勇
  • 4篇陈维英
  • 2篇李富秀
  • 2篇韩灿
  • 1篇段利侠
  • 1篇张启慧
  • 1篇刘红文
  • 1篇李志燕
  • 1篇刘刚
  • 1篇徐建国
  • 1篇王兴英
  • 1篇李良才

传媒

  • 3篇青海医药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PET/CT的特点及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2011年
PET/CT实现了PET与CT的同机图像融合,一次扫描即可获得组织功能与解剖两方面的信息,因此在肿瘤的诊断与分期、疗效监测、指导活检和介入治疗以及改进放疗计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PET/CT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检查费用昂贵、呼吸伪影、造影剂所致伪影等。
朱朝勇刘刚李富秀曹淑琴李志燕
关键词:PET/CT肿瘤学
贝伐珠单抗与多西紫杉醇联合5-FU及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与多西紫杉醇联合5-FU及顺铂化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7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5-FU及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lgM)、免疫球蛋白G(lgG)及免疫球蛋白A(lg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gM、lgG及lg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5-FU及顺铂化疗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淑琴朱朝勇陈维英祁永花张晓媛
关键词:晚期胃癌多西紫杉醇5-FU顺铂
浅表性膀胱癌根治术后发生尿道癌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响浅表性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的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尿道癌分为尿道癌组10例,无尿道癌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间的差异,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浅表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尿道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共发生10例(16.67%)尿道癌,病理类型均为尿路上皮癌,其中6例非原位新膀胱术中有4例双侧输尿管皮肤造瘘术,2例回肠膀胱术;23例肿瘤病灶≥2处;17例组织学分级为高分化尿路上皮癌。尿道癌组的无术前灌注化疗人数比例及侵及前列腺人数比例均高于非尿道癌组(P<0.05)。肿瘤侵及前列腺部尿道(HR=1.958,95%CI:1.151~3.331)、非原位新膀胱术(HR=2.123,95%CI:1.200~3.756)是浅表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尿道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灌注化疗(HR=0.645,95%CI:0.336~0.863)是浅表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尿道癌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肿瘤侵及前列腺部尿道、非原位新膀胱术是浅表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尿道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灌注化疗是其保护因素,我们应当注重这些因素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行尿道切除及术前常规灌注化疗对于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尿道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曹淑琴李海燕马晓萍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尿道癌
2例甲状旁腺癌的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TC)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发生误诊。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2例PTC,结合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对PTC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了解和认识。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24岁。
朱朝勇曹淑琴李良才王兴英
关键词:甲状旁腺癌内分泌肿瘤PARATHYROID甲状腺组织甲状旁腺腺瘤鲑降钙素
GFR-TKI同步治疗不可手术的EGFR突变型Ⅲ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对不可手术治疗的EGFR突变型Ⅲ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AC)患者采取EGFR-TKI同步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EGFR突变型Ⅲ期NSCLAC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给予EGFR-TKI同步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癌胚抗原(CEA)(77.52±5.68)μg/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3.67±0.62)μg/L,癌抗原(CA125)(151.42±8.23) U/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CEA (83.24±10.15)μg/L,CYFRA21-1 (4.12±0.87)μg/L,CA125 (169.52±8.56)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作用中胃肠反应10例(31.25%),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31.25%),血小板减少8例(25.00%),皮疹17例(5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9个月29例(90.63%),12个月24例(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率[9个月22例(68.75%),12个月14例(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GFR突变型Ⅲ期NSCLAC患者采取EGFR-TKI同步放疗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治疗优势。
曹淑琴朱朝勇陈维英祁永花张晓媛
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厄洛替尼,观察组给予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分子水平变化以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的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探讨。
朱朝勇曹淑琴
关键词:厄洛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直肠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0例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行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对照组为行放化疗的54例患者。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脑卒中瘫痪经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以及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性别、原发肿瘤组织学分级等因素不是影响直肠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影响直肠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是原发肿瘤直径、脑转移灶数目、血清CEA水平、治疗方法、脑转移灶治疗与否以及年龄。经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可知,血清CEA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最大(OR=3.743),其次是脑转移灶数目(OR=3.153)、治疗方法(OR=2.946),年龄(>60岁)影响最小(OR=1.900)。结论:影响直肠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是原发肿瘤直径、脑转移灶数目、血清CEA水平、治疗方法、脑转移灶治疗与否以及年龄等。及时掌握这些预后影响因素能够显著提高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生存状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曹淑琴段利侠
关键词:直肠癌脑转移预后
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CA19-9、CEA对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对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诊治的8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和血清CA19-9对胰腺癌患者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血清CEA和血清CA19-9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显示非手术治疗、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血清CEA>5 ng/mL和血清CA19-9>27 U/m L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_(治疗方式)=1.714,OR_(TNM分期)=2.746, OR_(血清CEA)=1.999,OR_(血清CA19-9)=2.332,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9-9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最佳截断值为5.00 n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0.86,准确度为0.82;血清CEA检测的AUC为0.788,最佳截断值为27.00 U/m 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6、0.83,准确度为0.79;血清CEA联合血清CA19-9检测的AUC为0.91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0.90,准确度为0.91。结论:非手术治疗、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血清CEA>5 ng/mL和血清CA19-9>27 U/m L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检测血清CA19-9、CEA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结局的重要标记物。
曹淑琴朱朝勇陈维英祁永花张晓媛
关键词:胰腺癌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
lncRNA DLGAP1-AS2靶向miR-1193调控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lncRNA DLGAP1-AS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9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T-qPCR检测DLGAP1-AS2和miR-1193的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si-DLGAP1-AS2组、si-NC组、miR-1193组、miR-NC组、si-DLGAP1-AS2+anti-miR-1193组、si-DLGAP1-AS2+anti-miR-NC组;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克隆形成数及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DLGAP1-AS2和miR-1193的靶向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DLGAP1-AS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miR-1193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抑制DLGAP1-AS2表达或过表达miR-1193,A549细胞的活性降低,克隆形成数减少,A549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DLGAP1-AS2靶向调控miR-1193;干扰miR-1193表达可减弱抑制DLGAP1-AS2表达对NSCLC 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抑制lncRNA DLGAP1-AS2表达可能通过靶向上调miR-1193抑制NSCLC 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曹淑琴朱朝勇陈维英祁永花张晓媛徐建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
lncRNA CASC2C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口腔鳞癌顺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癌易感性候选基因2C(lncRNA CASC2C)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作用,以及对口腔鳞癌细胞株顺铂(DDP)耐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FaDu细胞和FaDu顺铂耐药细胞(FaDu/DDP),将lncRNA CASC2C序列和无序序列分别转染至FaDu/DDP细胞中作为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NC)组,另设空白对照组(CTL),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进行验证。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DP(3.125、6.25、12.5、25、50、100μmol/L)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法检测CTL组、NC组、过表达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xin1、c-myc、cyclin D1、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FaDu/DDP细胞lncRNA CASC2C的表达量为0.67±0.045,明显低于FaDu细胞(P<0.05)。MTT法结果显示,DDP对FaDu细胞和FaDu/DDP细胞的IC50分别为14.471μmol/L和39.886μmol/L。FaDu/DDP的耐药指数为2.756。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组FaDu/DDP细胞lncRNA CASC2C的相对表达量为1.47±0.139,明显高于CTL组和NC组(P<0.05)。不同浓度DDP(3.125、6.25、12.5、25、50、100μmol/L)对过表达组FaDu/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46±1.29)%、(10.31±1.34)%、(22.69±2.15)%、(40.83±3.40)%、(69.71±3.67)%、(73.54±4.10)%,明显高于CTL组和NC组(P<0.05)。过表达组FaDu/DDP细胞FZD8蛋白、c-myc蛋白、cyclin D1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6±0.17、0.84±0.12、0.78±0.15、0.52±0.16,低于CTL组和NC组;而Anxin蛋白表达量为1.12±0.16,高于CTL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lncRNA CASC2C表达可逆转口腔鳞癌顺铂耐药细胞株FaDu/DDP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负性调控FZD8的表达,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
刘红文王贞张启慧朱朝勇曹淑琴
关键词:口腔鳞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