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宇星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东北冷涡
  • 3篇冷涡
  • 3篇环流
  • 3篇环流特征
  • 2篇马斯克林高压
  • 2篇环流特征分析
  • 2篇北半球
  • 2篇北半球大气
  • 2篇大气环流
  • 1篇遥相关
  • 1篇雨型
  • 1篇越赤道
  • 1篇越赤道气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流
  • 1篇气温
  • 1篇热带
  • 1篇西太平洋
  • 1篇西太平洋副热...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吉林省气象局
  • 2篇扬州大学
  • 2篇吉林省气象服...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吉林省气象科...

作者

  • 7篇曾宇星
  • 4篇封国林
  • 3篇刘刚
  • 2篇赵俊虎
  • 2篇杨旭
  • 1篇廉毅
  • 1篇曹玲
  • 1篇叶天舒
  • 1篇卢震宇
  • 1篇颜鹏程
  • 1篇苏涛
  • 1篇周杰
  • 1篇王阔
  • 1篇申茜
  • 1篇秦玉琳
  • 1篇杨柳
  • 1篇姚帅
  • 1篇刘刚

传媒

  • 2篇大气科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5~8月东北冷涡客观识别分类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28
2015年
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500 h Pa高度场逐日再分析资料,基于计算机客观识别方法,统计了1948~2012年5~8月东北冷涡活动过程。结果表明:共计发生东北冷涡过程956次,平均每年5~8月发生约14.7次;东北冷涡活动共4 129 d,5~8月平均分别为14 d、18 d、18 d和14 d,共64 d,占5~8月总天数的52%;5~8月东北冷涡过程以持续3~6 d为主,冷涡活动主要位于121°E^131°E,48°N^53°N区间;5~8月东北冷涡发生频次和活动天数均存在显著增长趋势。7~8月东北冷涡活动异常多年份,贝湖至鄂海阻高与东北冷涡多同时发生,异常少年份,贝湖至鄂海阻高亦不盛行,且阻高先发生冷涡后发生年份占多数。5~6月和7~8月东北冷涡典型特多年高度距平合成场与特少年的主要异常区分布呈反位相,且这种反位相特征在对流层中、高层(200 h Pa、500 h Pa)均呈近半球尺度的波列分布;5~6月和7~8月东北冷涡活动特少年和特多年差值高度场合成分布相近,均呈现显著的南北向"+、-"波列分布(置信度水平≥99%),正负波列分别位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和鄂霍次克海至白令海区域,该波列对应高度层风场中的相对位置为气旋和反气旋式环流。
刘刚廉毅颜鹏程颜鹏程曾宇星杨旭
关键词:东北冷涡环流特征
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1951—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了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的气候特征,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行定量化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高压的变化有明显的一致性,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马斯克林高压趋于偏强、偏西、偏南,各特征指数变化程度最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变化程度次之;澳大利亚高压偏强、偏西,变化程度最小.3种高压与南极涛动呈显著正相关,且南极涛动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超前3种高压发生了年代际转折,均由弱变强.
卢震宇苏涛曾宇星周杰封国林
关键词:马斯克林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候特征
5-8月东北冷涡客观识别分类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500hPa高度场逐日再分析资料,基于计算机客观识别方法,检索了1948-2012年5-8月东北冷涡活动过程.结果表明:共发生东北冷涡过程956次,平均每年5-8月发生约14.7...
刘刚廉毅曹玲颜鹏程曾宇星杨旭
关键词:大气环流特征北半球
文献传递
春季马斯克林高压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26个站点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高度场、风场、海温场资料,研究了春季马斯克林高压(下称马高)对中国东北夏季气温的影响及其途径。结果表明:(1)春季马高与后期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春季马高偏强年,后期夏季北半球盛行纬向环流,东北地区与阿留申群岛南侧为主要的正距平中心,东北地区上空为高压系统所控制,总云量偏少,气流辐散下沉,冷空气不易南下,造成该区域的高温天气。春季马高偏弱年则相反,后期夏季东北地区为高度场的负距平中心,受低压影响,总云量偏多,高纬冷空气与低纬气流辐合上升,使该区域气温容易偏低;(2)春季马高异常会引起印度洋中部地区的海温异常,并持续到夏季且进一步加强,从而在200 hPa纬向风场上激发出一个从南半球中高纬到北半球中高纬的经向遥相关波列,通过该波列可以影响到东北地区夏季500 hPa高度场,进而影响东北地区的夏季气温;(3)春季马高偏强时还可以通过增强后期夏季的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与80°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从而减弱赤道印度洋上的异常西风,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造成东北地区的夏季高温天气,春季马高偏弱年则相反。
曾宇星封国林赵俊虎沈柏竹
关键词:马斯克林高压夏季气温遥相关越赤道气流
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两类雨型的环流特征及预测信号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中国南方66站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两类雨型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了两类雨型同期大气环流和前期海温及环流的差异,以探讨两类雨型的形成机制及前期预测信号。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南型出现的频次较高,之后长江中下游型出现频次增多;长江中下游型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强偏西偏南,东亚夏季风(EASM)偏弱,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偏南,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乌阻)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鄂阻)较强,欧亚中高纬以经向环流为主,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辐合,导致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华南型年大气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型年大体相反,登陆华南的台风偏多,冷暖空气在华南地区辐合,导致华南地区降水偏多;其中副高的脊线位置和中高纬阻塞强弱是长江中下游型和华南型形成的关键因素。两类雨型前期海温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型年,前冬赤道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偏暖,为典型的东部型El Ni?o,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IOD)呈负位相,春季El Ni?o衰减,SIOD负位相也减弱,但印度洋持续增暖;华南型年,前冬和春季的海洋演变与长江中下游型年大体相反;关键区域海温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YRR)和华南夏季降水(SCR)的年际关系存在年代际变化,YRR和SCR与前冬Ni?o3.4指数、SIOD指数和春季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IOBW)指数的相关关系在80年代之后逐步减弱,这主要是由于这三个关键海温指数与EASM及副高脊线的相关关系在80年代之后逐步减弱;两类雨型前期大气环流差异分析表明,春季大气环流的差异性要比前冬显著,长江中下游型年,春季副高、南海副高、马斯克林高压(马高)、澳大利亚高压(澳高)均偏强,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偏弱,北太平洋涛动(NPO)呈正位相;华南型年春
赵俊虎杨柳曾宇星封国林
关键词:华南型海温大气环流
初夏东北地区冷涡降水“累积效应”被引量:9
2017年
采用1960~2012年5~6月中国东北地区实况降水资料,依据东北冷涡活动客观识别方法,研究东北冷涡活动对东北地区初夏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每次东北冷涡过程维持时间以3~7天为主,且具有频发特征,东北冷涡降水累计量占总降水量的62.5%,给出冷涡降水月强度指数,与同期月降水量年际变化具有很好一致性;东北地区初夏降水与东北冷涡降水EOF分解主要模态十分相近,前两个模态分别为全区一致和东北、西南降水相反分布,各占方差贡献的46.8%与42.7%。冷涡降水具有显著"累积效应",该累计效应可总体反映初夏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东北冷涡活动的气候学特征。
刘刚刘刚封国林秦玉琳曾宇星杨旭
关键词:东北冷涡降水指数初夏降水EOF
基于2013年8月中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的延伸期稳定分量提取及改进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2013年8月中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及其减弱过程,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逐日平均的500 h Pa高度场、风场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温重建扩展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前期海温强迫相似年的选取方法以及带通滤波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提取出10—30 d的稳定分量,并通过对稳定分量的诊断分析探究了这次持续高温及其减弱过程的维持机制.研究发现:通过选取与个例前期海温强迫最相似的30年来代替常规的气候态30年(1981—2010年),所提取的气候态稳定分量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稍有减弱,而异常型稳定分量占的比重显著性提高,且其所刻画的影响异常事件的天气系统强度及稳定性明显提高,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延伸期天气过程的维持机制.这表明在提取稳定分量时考虑前期的海温强迫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通过对延伸期稳定分量的分析,表明此次持续高温及减退过程主要受到北极涛动、亚洲大陆中高纬纬向环流形势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强度、位置的共同影响.
曾宇星叶天舒王阔申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