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立毅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电子琴
  • 2篇双排键
  • 2篇双排键电子琴
  • 1篇弹拨
  • 1篇弹拨乐器
  • 1篇信息化
  • 1篇音乐
  • 1篇音乐创作
  • 1篇音色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背景
  • 1篇声学
  • 1篇组曲
  • 1篇作曲
  • 1篇作曲技法
  • 1篇炫技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意义
  • 1篇戏剧
  • 1篇戏剧性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曾立毅

传媒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小演奏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黄钟(武汉音...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与声学乐器音色的模拟被引量:14
2001年
文章着重探讨了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中模拟声学乐器———包括管乐、弦乐和弹拨乐等音色的各种技巧与方法 ,总结了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中演奏者的弹奏技巧与心理想象相结合的艺术实践经验 ,阐明了现代高科技在未来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好前景。
曾立毅
关键词:双排键电子琴管乐器弦乐器弹拨乐器音色
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经典——浅析交响乐组曲《台湾音画》
鲍元恺的交响组曲《台湾音画》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和声语言、强烈多变的节奏、色彩斑斓的管弦乐音响,自2002年首演后,在两岸音乐界均引起巨大反响。本文从《台湾音画》的创作思想入手、着重对其第二乐章《安平怀古》、第三乐...
曾立毅
关键词:音乐创作交响组曲
文献传递
双排键电子琴教与学被引量:2
2007年
双排键电子琴的教学与演奏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问。教师如何教得更好,学生怎样学得更快,这是所有"教者"和"学者"共同寻找的答案。
曾立毅
关键词:双排键电子琴节奏感
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信息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的主要发展趋势。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领域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能够较好的促进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和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架构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建设、项目数据库体系和平台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
曾立毅
关键词:项目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
李斯特《12首超级练习曲》的作曲技法与音乐内涵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是钢琴练习曲中魁首式的作品之一,在钢琴表演及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作曲技术与音乐的关系分析,阐释其主要特点,其中包括半音化手段、主题及其变形,标题性、炫技性、戏剧性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处理手段,以阐释李斯特这些练习曲的独特魅力。
曾立毅
关键词:半音化标题性戏剧性
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闽西汉剧是由外来的西皮、二黄声腔在闽西地区扎根、衍化而成的。闽西独特的社会和历史环境及本地特有的生态环境是形成闽西汉剧广泛流传的基础和条件。从闽西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汉剧艺术的象征符号层面入手,通过仪式研究学派和文化人类学的手段探析闽西汉剧在其社会中的深层文化意义,有助于理解闽西汉剧所体现出来的宗族性的群体认同以及地方社会组织结构对于文化的独特作用。闽西社会结构以亲缘和地缘为主,闽西汉剧是以乡间的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为前提的,是闽西民间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在仪式与社会中极具媒介与桥梁作用,并具有符号象征意义。
曾立毅
关键词:节日庆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