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建设科技发展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城市地下建筑火灾智能疏散模型与仿真研究
-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时期。地下建筑结构具有其特殊性,该类建筑通常封闭性强,通风和换热主要依靠通风系统,而且人员的逃生出口正是烟气蔓延出口,一旦发生火灾...
- 曾胜
- 关键词:建筑火灾疏散模型人员安全疏散地下建筑结构疏散时间人员密度
- 文献传递
- 城市地下商业建筑中人员疏散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在元胞自动机基本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力模型中的思想,开发了一种扩展元胞自动机新模型。新模型中引入了"危险度"和"视野"的概念,综合考虑了火源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力、墙和障碍物对人的排斥力,并且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对门和楼梯等主要疏散通道处,按人员密度的不同来确定疏散速度。新模型可以直观地看到人员的整个疏散过程,得到每个时刻的人员分布状况,从而找出逃生过程中不利于人员疏散的"瓶颈"位置。与基本元胞自动机模型比较,单房间内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用新模型对某地下商业街内人员的疏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疏散过程的瓶颈和阻塞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曾胜马晓茜廖艳芬
-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人员疏散地下空间
- 城市地下商业街火灾中逃生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分析了地下商业街火灾时火灾临界危险条件和人员的疏散特点,提出了地下商业街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模型,确定了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以某地下商业街为例,计算了人员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时间,找出了人员能安全疏散的临界密度。研究与计算结果表明:该商业街火灾时,人员密度达到0.5人/m2后,楼梯口及楼梯间出现堵塞现象,人员开始出现混乱;同时,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的楼梯总宽度是整个疏散过程的瓶颈,人员通过楼梯的时间占总疏散时间的80%以上,而楼梯的疏散能力主要受人员流量和楼梯的有效宽度所制约。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曾胜马晓茜廖艳芬
- 关键词:地下商业街安全疏散
- 一种地下空间火灾智能逃生指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空间火灾智能逃生指示装置。该装置的火灾信号探测器通过模数转换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数模转换器之一与所述报警设备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还通过信号传递装置与智能疏散控制器连接,智能疏散...
- 马晓茜曾胜廖艳芬张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