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茂茂

作品数:126 被引量:612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医药卫生
  • 13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分离蛋白
  • 16篇大豆分离
  • 16篇大豆分离蛋白
  • 14篇杂环胺
  • 12篇蛋白
  • 11篇色谱
  • 9篇食品
  • 9篇相色谱
  • 8篇糖基化
  • 8篇凝胶性
  • 8篇美拉德
  • 7篇多酚
  • 7篇肉制品
  • 7篇挥发油
  • 6篇相互作用
  • 6篇美拉德反应
  • 6篇风味
  • 5篇液相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松花粉

机构

  • 103篇江南大学
  • 19篇中南大学
  • 7篇烟台新时代健...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咸宁学院
  • 2篇浙江海洋大学
  • 2篇汕头市天悦食...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长沙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内蒙古化工职...
  • 1篇黄埔海关技术...
  • 1篇广州海关技术...
  • 1篇广东一家人食...
  • 1篇广东天际电器...

作者

  • 123篇曾茂茂
  • 93篇陈洁
  • 78篇何志勇
  • 53篇秦昉
  • 18篇梁逸曾
  • 5篇郑宗平
  • 5篇易伦朝
  • 5篇张爽
  • 4篇王兵
  • 4篇黄小林
  • 3篇刘韶
  • 3篇王继成
  • 3篇罗玮
  • 3篇陶冠军
  • 3篇周能
  • 3篇高淑梅
  • 3篇朱平
  • 3篇陈爱明
  • 3篇安丰富
  • 3篇符波

传媒

  • 25篇食品与发酵工...
  • 2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食品科学
  • 7篇食品与机械
  • 7篇食品安全质量...
  • 5篇食品与生物技...
  • 5篇科技创新导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分析化学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肉类研究
  • 2篇2009年传...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化学试剂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油脂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16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肝注射液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2010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清肝注射液中提取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检测仪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共得到35个峰通过NIS107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31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3.8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安树脑,约占总量的19.02%。应用CC—MS法分离、分析清肝注射液中的挥发油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徐红颖梁逸曾曾茂茂
关键词:挥发油
亚临界水提取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工艺优化被引量:7
2013年
研究了亚临界水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溶剂流速、系统压力等因素对枇杷叶中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液进行HPLC分析确定熊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200℃、时间75min、泵的频率50Hz、压力10MPa,提取率达到70.28%。与传统加热回流和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比较,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前提下,不仅缩短了萃取时间,同时提高了熊果酸的提取率,证实了亚临界水萃取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并为亚临界水萃取方法用于熊果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于金召曾茂茂何志勇秦昉陈洁
关键词:枇杷叶熊果酸
国产巧克力球回软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索国产巧克力球储存后回软的原因,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法、气相色谱法和水分活度测定仪法测定巧克力球内外层固体脂肪含量(SFC)、内外层脂肪酸组成以及威化层的水分活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国产巧克力球外层SFC均低于参照样(40℃除外),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0℃)。内层在较低温度时(<17℃),随储藏期的延长而降低,而在较高温度时(>17℃)则呈相反趋势。两者内外层主要脂肪酸含量相当,但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参照样的1.6倍。另国产巧克力球威化层的水分活度较高,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本研究表明,国产巧克力球外层巧克力的固体脂肪在储藏过程中向内层迁移,选料差异以及外涂层的密封性等原因可能共同导致了巧克力球储藏过程中的回软现象。
谢靓曾茂茂何志勇秦昉陈洁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水分
不同熬煮工艺对牛杂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感官评定方法鉴定了商业牛杂汤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自制牛杂汤配方,并研究了不同熬煮时间和熬煮方式对牛杂汤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牛杂汤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26种,包括醛类、萜烯类、醇类、酮类及其他化合物等种类。熬煮时间对牛杂汤风味有较大影响,1—3h内延长熬煮时间会促进牛杂汤中挥发性成分的充分释放,但超过3h汤中风味物质含量显著减少,牛杂汤的最适合熬煮时间为3h;常规熬煮、开盖熬煮和高压熬煮的牛杂汤中分别检测出28、32、37种风味化合物,但高压熬煮汤的香味显著弱于常规和开盖熬煮,这可能是由于高压熬煮中脂肪氧化所产生的己醛、辛醛含量较低所致。
何志勇简浩彬林玉惠吕全彬马少军吴胜芳秦防曾茂茂陈洁
关键词:风味熬煮
三文鱼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测定及产地特征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时检测三文鱼中羧甲基赖氨酸(N-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N-carboxyethyllysine,CEL)的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50 mm,1.8μm),流动相A为100%乙腈、B为0.1%甲酸,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分析,同位素内标稀释法定量;样品经脱脂、还原、水解和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等步骤后上机分析;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0%~95%,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CEL检出限为0.0327 ng/g,定量限为0.1422 ng/g。采用该法对来自挪威、智利和法罗群岛的21份三文鱼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是相同品种的三文鱼在不同国家和不同个体之间CML和CEL含量存在很大的生物差异性,并且发现CEL有望成为鉴别挪威三文鱼和智利、法罗群岛三文鱼的产地特征因子。
徐正华吴家丽朱克卫梁玉燊杨雪娇赵勇凌菁郑思珩周衡刚张昆朱玉珍曾茂茂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三文鱼
热处理制备高凝胶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被引量:10
2012年
为改善目前工业生产大豆分离蛋白(SPI)产品的凝胶性,以脱脂豆粕为原料,在传统碱溶酸沉法制备SPI中引入热处理工艺,研究碱溶、酸沉、中和不同阶段热处理条件对蛋白产品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对SPI凝胶强度的影响较显著,碱溶阶段和酸沉阶段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SPI凝胶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和阶段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SPI凝胶强度增大;并对3个阶段进行组合热处理,得到制备高凝胶性SPI产品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碱溶阶段60℃热处理1 h和酸沉阶段40℃热处理15 min,以及中和阶段保持室温,SPI产品凝胶强度可提高131%。
张海瑞何志勇秦昉曾茂茂陈洁黄小林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强度
热反应香精制备过程伴随危害物的形成规律与抑制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香精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热反应技术则是香精生产的主流技术。然而,热反应香精在制备过程中其原料中的氨基酸和还原糖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期望的良好风味的同时,也可能形成包括丙烯酰胺、杂环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4-甲基咪唑和5-羟甲基糠醛等在内的各种伴随危害物,这些危害物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以及神经、遗传等毒性,并可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本文系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美拉德反应伴生危害物的形成规律和抑制途径,并从热反应香精加工前、加工过程中和储藏时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它们的抑制途径,为热反应香精制备过程中危害物的控制提供参考。
王起帆何志勇王召君陈秋铭秦昉陈洁曾茂茂
关键词:热反应香精美拉德反应
单糖的类型对模拟体系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研究单糖-赖氨酸模拟体系中单糖类型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的影响。探讨了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山梨糖在120℃加热0~120 min期间pH、反应颜色、底物消耗、AGEs中间体包括3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GO)、丙酮醛(MGO)和三脱氧葡萄糖醛酮(3-DG)以及果糖基赖氨酸(FL),以及最终三种AGEs包括羧甲基赖氨酸(CML)、羧乙基赖氨酸(CEL)、吡咯素(Pyr)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反应进行,醛糖体系的pH下降程度以及颜色增加程度高于酮糖体系。反应结束时,葡萄糖-赖氨酸(Glu-Lys)、半乳糖-赖氨酸(Gla-Lys)、果糖-赖氨酸(Fru-Lys)和山梨糖-赖氨酸(Glu-Lys)体系中赖氨酸的损失分别为26.65%、28.95%、11.47%、14.90%;而所有体系中单糖在反应结束时的损失均达到了75.00%以上,要远高于赖氨酸。模拟体系中单糖会出现醛酮转换,但比例低于10%。所有体系中GO和3-DG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表明体系中GO和3-DG在反应前20 min内就已大量生成。α-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量远高于FL的生成量。反应结束时,酮糖体系的CML和CEL含量要高于醛糖体系。所有体系中,三种AGEs生成量均为CEL>CML>Pyr。本文表明将来研究食品中AGEs的生成和抑制途径,需重点从中间体途径着手,尤其是α-二羰基化合物。
施振华曾茂茂何志勇何志勇邹忠爱秦昉陈洁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葡萄糖/L-半胱氨酸美拉德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以葡萄糖和L-半胱氨酸为反应体系,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体系底物浓度变化、褐色物质生成以及pH变化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美拉德反应的重要因素,反应底物浓度、褐色物质含量以及pH的变化速率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同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葡萄糖和半胱氨酸的浓度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褐色物质的生成和pH的变化符合零级动力学。同时研究发现,颜色物质和酸性物质的生成主要发生在美拉德反应的高级阶段,所需活化能较高,分别为164.77kJ/mol和149.17kJ/mol。
李伶俐曾茂茂陈洁范柳萍
关键词:美拉德L-半胱氨酸葡萄糖反应温度动力学
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制品中氨基吡啶类致癌物的定量检测方法,该定量检测的方法包括肉制品预处理和UHPLC-MS/MS定量检测两部分,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三氯乙酸水溶液并均质处理;超声提取、离心并取上清液;调节上清液的pH值...
鄢嫣陈洁闫晓明曾茂茂陶冠军杨松宋亚琼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