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头痛
  • 5篇偏头痛
  • 3篇血清
  • 3篇血小板
  • 3篇头痛患者
  • 3篇偏头痛患者
  • 3篇纹状体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2篇蛋白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合酶
  • 2篇游离钙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灌注
  • 2篇海马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朱利元
  • 7篇田时雨
  • 5篇刘振华
  • 4篇邵明
  • 3篇张魁华
  • 2篇柯晓云
  • 2篇舒斯云
  • 2篇吴宣富
  • 2篇谢惠芳
  • 1篇史晋红
  • 1篇李明杰
  • 1篇叶赛娟
  • 1篇周祖嫌
  • 1篇姜晓丹
  • 1篇包新民
  • 1篇陈俊抛
  • 1篇刘振华
  • 1篇王彦惠
  • 1篇余振标
  • 1篇郑文权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临床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全国小儿病毒...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P物质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 研究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结构与功能.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脑切片内P物质受体的定位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P物质受体阳性胞体和树突在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均匀分布.纹状体边缘区内有较强P物质受体阳性胞体和树突,典型的梭形细胞沿背腹方向行走.结论 边缘区内有P物质受体的分布.推测边缘区内P物质递质有接受、整合功能.
张魁华舒斯云朱利元
关键词:P物质受体纹状体边缘区免疫细胞化学
醋酸纤维膜微量酶标电泳的应用:对944名儿童普查HBSAg的报告
朱利元芦森森彭家怡
关键词:乙型肝炎醋酸纤维乙型肝炎抗原电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结构nNOS神经元的变化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研究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结构nNOS神经元的变化情况。方法 用 15月龄老年Wistar大鼠以D 半乳糖腹腔注射 4周加上鹅膏蕈氨酸 (ibotenicacid ,IBO)脑内Meynert核注射造模 ,然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CA3和齿状回nNOS神经元数目。结果 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和齿状回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其积分光密度较正常老年组和正常青年组有明显减少的趋势 ,组间比较有差异显著性。
朱利元张魁华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病理学
中枢性眩晕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脑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使用133Xe吸入法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测定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脑组织结构异常改变的8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各主要脑动脉的脑血流速度,分为发作期组、间歇期组和健康人对照组。结果中枢性眩晕患者60.5%出现脑血流量减少,伴相应动脉脑血流速度减低。发作期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歇期(P<0.01),疾病组大脑半球血流量、各局部脑叶血流量及相应脑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 P<0.05)。结论中枢性眩晕患者在无脑内结构改变的情况下进行RCBF及TCD检测,有助于观察病变部位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及程度,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王为朱利元史晋红
关键词:中枢性眩晕脑血流量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血清钙镁浓度及其比值异常与头痛的关系探讨
1995年
血清钙镁浓度及其比值异常与头痛的关系探讨邵明,田时雨,朱利元,吴宣富有资料表明钙、镁与偏头痛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测定了22例偏头痛间歇期患者和13例发作期患者血清钙、镁含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病人组: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面...
邵明田时雨朱利元吴宣富
关键词:偏头痛
脑梗死与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和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内钙浓度及其凝血酶刺激后钙浓度的变化。方法 应用Fura 2负载血小板双波长扫描 ,连续测定了 2 0例脑梗死患者与 2 0例偏头痛患者血小板静息态胞浆游离钙浓度 ([Ca2 + i])及观察凝血酶诱导后血小板 [Ca2 + i]动态变化 ,并记录了凝血酶刺激后血小板 [Ca2 + i]上升时间 (t)。结果 脑梗死患者和偏头痛患者血小板静息态、凝血酶诱导后 [Ca2 + i]及凝血酶诱导后较静息态的[Ca2 + i]净增量△ [Ca2 + i]均显著高于各自的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和偏头痛患者比较 ,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 ;脑梗死组凝血酶刺激后血小板 [Ca2 + i]上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而偏头痛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脑梗死组较偏头痛组延长。结论 血小板 [Ca2 + i]异常增高可能是该两种疾病血小板异常的共同机制之一 ,血小板受刺激后 [Ca2 +
邵明朱利元刘振华田时雨
关键词:脑梗死偏头痛血小板游离钙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mRNA的分布
2000年
目的 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分布特征。方法 用nNOS原位杂交和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纹状体内nNOSmRNA及NOS蛋白的分布。结果 纹状体内可见较多nNOS原位杂交阳性细胞 ,阳性细胞集中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部位 ,为中等大小的梭形细胞 ,细胞的长轴呈背腹方向走行 ,形成带状分布。纹状体其他部位只有少量nNOS阳性胞体 ,呈散在分布。组织化学的结果和原位杂交相似。结论 纹状体边缘区内有nNOS阳性细胞的分布 ,可能参与边缘区学习记忆功能的调节。
舒斯云包新民张魁华朱利元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原位杂交边缘区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对白细胞介素-1β及神经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在体条件下观察 β 淀粉样蛋白 (Aβ)对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神经组织蛋白(S10 0 β)表达的影响 ,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Aβ溶液及生理盐水作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及刚果红染色方法 ,显示胶质细胞反应及IL 1β、S10 0 β表达情况 ,并在高倍显微镜下 (× 40 0 )进行阳性细胞计数 ,方差分析和等级相关分析作显著性检验。结果 胶质细胞反应程度及IL 1β、S10 0 β的表达水平随Aβ浓度增大而增加 ,4μg μlAβ溶液注射组IL 1β、S10 0 β阳性细胞数 (个 视野 )分别为 41.75± 2 .6 1和 42 .39± 3.46 ,显著多于生理盐水组 (2 1.16±2 .92和 34 .5 0± 3.5 7) ,P <0 .0 1;S10 0 β+ 与IL 1β+ 细胞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rs=0 .892 )。结论 在体条件下高含量Aβ强烈诱导胶质细胞IL 1β和S10 0 β的表达 ,结果提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Alzheimer病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林煜陈俊抛刘凌娟徐斌朱利元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白细胞介素1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柯晓云朱利元余振标
关键词:虹膜睫状体炎血液流变学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STAT_3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STAT) 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与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 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STAT3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结果 正常和假手术大鼠脑内以及脑缺血后的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未发现有 STA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12小时在栓塞侧梗死区可见少量 STAT3免疫阳性细胞 ,2 4小时后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达高峰 ,在缺血侧纹状体和缺血皮质周边区表达最明显 ,1周后梗死周边区少数神经细胞仍有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结论  STAT3的活化及超量表达可能介导了缺血神经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
谢惠芳刘振华朱利元
关键词:STAT3脑缺血再灌注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