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键卓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发光
  • 2篇电阻
  • 2篇电阻炉
  • 2篇有机发光
  • 2篇有机发光二极...
  • 2篇韧性
  • 2篇自动控温
  • 2篇显色指数
  • 2篇六氟化硫
  • 2篇晶粒
  • 2篇晶粒尺寸
  • 2篇二极管
  • 2篇发光二极管
  • 2篇钢模
  • 2篇高韧性
  • 2篇白光
  • 2篇白光有机发光...
  • 2篇尺寸
  • 1篇电池
  • 1篇电流

机构

  • 5篇燕山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朱键卓
  • 2篇彭秋明
  • 2篇李文连
  • 2篇田永君
  • 1篇朱世敏
  • 1篇杜会静
  • 1篇苏子生
  • 1篇杨栋芳
  • 1篇郭得峰
  • 1篇徐天赋
  • 1篇苏文明
  • 1篇孔治国

传媒

  • 3篇发光学报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面向学生发展需求的微专业建设实践
2023年
微专业是一种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提升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培养模式。该文依托微电子微专业的建设实践,建立了适应微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通过课程知识网络构建、翻转课堂建设和差异化考核等教学手段,实现了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并对基于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徐超田广军周春宇朱键卓郭得峰
关键词:微电子知识网络教学改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观察到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导致的荧光发射(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在高浓度DMQA掺杂于Alq3作为发射层的器件中直接观察到了超线性的发射增强现象。当DMQA的浓度在1.6% -5.6%之间时,电流密度大于300 mA/cm^2,电致发光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这是由于在重掺杂器件中,较多的染料有效的转移了Alq3中的激子,降低了器件中的非辐射损失,同时,三重态-三重态湮灭过程产生了新的单重态激子,贡献了额外发光的结果。当后者的贡献大于器件中的非辐射损失时,器件的发光效率将随电流的增大而上升。
苏文明李文连孔治国朱键卓杨栋芳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
载流子迁移率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器件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载流子迁移率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载流子迁移率同时影响光生电子-空穴对的解离和载流子的输运过程,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都有一个最佳值。大于最佳值会导致短路电流的微小上升和开路电压的大幅下降;小于最佳值会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解离效率,进而使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明显下降。
朱键卓杜会静苏子生朱世敏徐天赋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迁移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
高显色指数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具有高显色指数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有机发光二极管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近几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围绕高显色指数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了一些列的研究。 采用非掺杂技术制备了高显色指数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朱键卓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色指数非掺杂激基复合物
文献传递
室温高韧性单相固溶体镁稀土基合金及制备方法
一种室温高韧性单相固溶体镁稀土基合金,其化学成分为Mg-xRE-y(Zn+Sc)-z(Ag+Zr)<Sub>.</Sub>其中0.5≤x≤3.0,0.1≤y≤1.5,0.01≤z≤1.0(wt.%),稀土元素包括Gd、Y...
彭秋明朱键卓田永君
室温高韧性单相固溶体镁稀土基合金及制备方法
一种室温高韧性单相固溶体镁稀土基合金,其化学成分为Mg-xRE-y(Zn+Sc)-z(Ag+Zr)<Sub>.</Sub>其中0.5≤x≤3.0,0.1≤y≤1.5,0.01≤z≤1.0(wt.%),稀土元素包括Gd、Y...
彭秋明朱键卓田永君
文献传递
采用复合母体的高效高显色指数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复合母体技术制备了一种高效率高显色指数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电压在8 V到12 V变化时,器件的CIE-1931色坐标由(0.343 2,0.339 7)变化到(0.324 3,0.321 8),相关色温由5 035 K变化到5 915 K,其显色指数均保持在90以上。器件在14 V时达到最大亮度,为27 853 cd/m2,在7.5 V时达到最大效率为9.58 cd/A。实验中通过调节绿色和红色发光层的厚度来调节器件的发光光谱,通过敏化绿色和红色发光成分以实现电致发光效率的提高,器件的最大效率比没有采用敏化机制的参比器件提高了73.6%。
朱键卓李文连
关键词: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显色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