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敏
- 作品数:22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硒对高温胁迫下萝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下硒对萝卜幼苗活性氧代谢保护酶系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将萝卜品种优白1号和白玉春栽培于不同含硒量的基质中,待萝卜幼苗长至5~6 cm时,移入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胁迫处理(38℃,12 h)。结果显示,施硒提高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当施硒量为0.6 mg/kg时,优白1号、白玉春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了8.4%和4.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分别提高了5.8倍和1.6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却降低了18.4%和20.6%(0.9 mg/kg)。由此可见,一定量的硒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萝卜叶片的伤害,提高其耐热性。
- 李亚敏刘建中肖红利
- 关键词:萝卜高温胁迫叶绿素酶活性
- 补充UV-B辐射对浙贝母不同时期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给3年生浙贝母补充不同剂量的UV-B辐射,研究其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李亚敏岳明
- 关键词:浙贝母光合作用
-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实现实践教学跨越式发展被引量:1
- 2007年
-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提出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注重关联性、系统性,既包括上游技术,又包括下游技术:内容的设置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紧随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项目的选择强调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和连贯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该体系有效的开拓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 郭泽坤肖红利李亚敏
-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 猕猴桃对硒的吸收、分布、积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大田条件下,给中华猕猴桃施以浓度分别为0.15、0.3、0.5mg/kg的Na2SeO3溶液,在盛花期每30d测定果实和叶对硒的积累情况;果实成熟期测定猕猴桃各部位含硒量以及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固形物和Vc含量;结果显示:施硒后,猕猴桃各部分含硒量显著升高,并且硒在猕猴桃中累计顺序为根>叶>花>果实。果实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固形物和Vc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然而在高浓度的硒(≥0.5mg/kg)水平下,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施硒显著提高了猕猴桃对硒的吸收、分布、积累和改善了果实的品质。
- 李亚敏姬海宁
- 关键词:猕猴桃
- 2种藓类植物对Cd-Cu复合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6
- 2011年
- 以尖叶小羽藓和密叶绢藓为材料,研究Cd-Cu复合胁迫对2种藓类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金属离子的作用下,2种藓类植物体内与逆境密切相关的物质和保护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处理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抑制效应,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种藓类植物中则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对比2种藓类植物发现,尖叶小羽藓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较明显,更有利于对重金属的监测。
- 李亚敏肖红利
- 关键词:生理生化
- 高温胁迫下萝卜幼苗对硒的生理响应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高温胁迫下硒对优白1号和白玉春萝卜幼苗生理生化特征影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硒(≤0.9 mg/kg)提高了叶片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这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硒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萝卜幼苗的伤害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和耐热性的提高。
- 李亚敏肖红利
- 关键词:高温胁迫萝卜幼苗硒生理响应
- 生物技术专业主干实验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 2007年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经过几年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完善,建立了一套融基础、前沿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统一,以技术性、综合性、探索创新性为寄托的生物技术专业主干实验体系。具体包括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实验室管理体制三个方面。
- 肖红利郭泽坤李亚敏
- 关键词:生物技术
- 密叶绢藓抗氧化酶活性对模拟酸雨与镉复合胁迫的响应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重金属镉(Cd)和模拟酸雨复合污染对密叶绢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强和Cd浓度的增加,密叶绢藓叶绿素含量持续降低,在Cd浓度为50 mg·L-1,pH值3.5时达到最小值,比对照低了47.93%;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在Cd浓度为20 mg·L-1,2种强度酸雨(pH值4.5,3.5)处理下的MDA含量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高出了103.26%和124.3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是先升后降的趋势。说明酸性条件下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细胞产生氧化胁迫作用,且复合胁迫毒性效应大于单一胁迫。
- 李亚敏刘建中肖红利
- 关键词:抗氧化酶酸雨镉
- 铝胁迫对黄芩幼苗气孔特性及光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铝胁迫对黄芩幼苗气孔特性与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揭示铝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芩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待幼苗长至6片真叶时,用0.1、0.5、2.0和5.0 mmol/L的铝溶液处理黄芩幼苗,30 d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铝胁迫导致黄芩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及气孔面积减小,但气孔密度增加;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大,黄芩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显著减低,但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从而严重抑制了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结论]铝胁迫导致黄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是由于非气孔因素造成的,高浓度铝胁迫下黄芩对环境的适应性受到破坏。
- 李亚敏刘建中史永博张峰
- 关键词:幼苗气孔特性光合作用
- 补充UV-B辐射对浙贝母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通过模拟西安地区自然光中U V2B辐射,增大辐射剂量对浙贝母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3个增强的U V2B辐射2.54、4.25及5.31k J·m-2处理导致浙贝母株高、叶面积、单株干重、叶绿素含量降低,而茎粗增加.在3个U V2B处理中,生物效应以5.31k J·m-2处理为最大,2.54k J·m-2处理影响最小.同时增加的U V2B还使浙贝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下降,作用效果与辐射强度呈正相关.分析认为,浙贝母对U V2B辐射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 李亚敏岳明
- 关键词:UV-B辐射浙贝母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