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贵 作品数:32 被引量:204 H指数:8 供职机构: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科委基金 重庆市南岸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关于rt-PA动脉溶栓治疗ACI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473例患者。使用rt-PA动脉溶栓治疗ACI的有效性高于静脉溶栓组[RR=1.26,95%CI(1.09,1.45),P=0.002],而两组治疗后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rt-PA动脉溶栓疗效优于静脉溶栓,但尚需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李兴贵 陈亮 伉奕 马宇 金戈 李鑫 张茹芳 展群岭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META分析 微小RNA-7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7)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D患者58例作为PD组,根据Hoehn-Yahr分级进行分组,其中<Ⅲ期的患者纳入到轻度PD组(25例),≥Ⅲ期的患者纳入到重度PD组(33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7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统计PD患者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结果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77±0.28)明显低于对照组(1.04±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88±0.31)明显高于重度PD组(0.69±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PD患者血清miR-7与病程、UPDRSⅠ评分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但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均呈负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曲线下面积为0.698(95%CI:0.573~0.822),其最佳诊断阈值为0.95,敏感度为53.45%,特异性为86.67%。结论miR-7在PD患者血清中呈异常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但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 杜煜 马宇 卢柳西 黄巧 展群岭 李兴贵关键词:帕金森病 40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李兴贵关键词:脑出血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与同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颈动脉斑块)的分布与同侧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34例颈动脉系疾病导致脑梗死的患者左、右侧颈动脉斑块数量、大小、位置及性质,并比较斑块检出率、双侧颈动脉斑块致同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左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55.97%)显著高于右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左侧颈动脉斑块较右侧更大(t=2.267,P=0.025);位于颈动脉干左侧的斑块(35/84)较右侧多(1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P=0.032)。左侧颈动脉斑块致同侧大脑半球脑梗死发生率(61.11%)较右侧(48.1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颈动脉斑块易发于左侧,左侧颈动脉斑块致更多同侧脑梗死发生。 姜帆 卢柳西 姜中碧 田梦婕 金戈 李兴贵 展群岭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脑梗死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7 2016年 目的观察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美多巴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拉克索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2(QOL-2)评分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进行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90.0%vs.52.0%,χ~2=55.117,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269.35±80.45)μmol/L vs.(238.64±69.65)μmol/L,t=2.041,P〈0.05],QOL-2评分与UPD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vs.14.0%,χ~2=0.919,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马宇 金戈 姜帆 展群岭 李兴贵关键词:美多巴 帕金森病 血尿酸 联合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在临床教学中,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为其工作职责,然而在临床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授程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教育方法有授课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案例教学模式... 胡玲 陈亮 李兴贵 展群岭关键词:临床教学 案例教学法 团队教学法 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心理干预组还给予心理干预,疗程均为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和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2、4周后,心理干预组的HAMD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周后心理干预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能快速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李兴贵 陈亮 金戈 李鑫 张茹芳 展群岭关键词:心理干预 疗效 普拉克索与美多芭合用配合心理治疗应用于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0 2018年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与美多芭合用配合心理治疗应用于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按抽签法将96例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心理治疗,对照组予以美多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普拉克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运动症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8.58%)高于对照组(79.06%),研究组不良反应率(29.16%)低于对照组(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心理治疗合用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但仍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马宇 李兴贵 展群岭 黄巧关键词: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心理治疗 美多芭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CENTRAL)、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18年2月。由两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s,包括225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 DCS能够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SMD=0.71,95%CI:0.32~1.10,P<0.001),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t DCS能够改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陈亮 陈洁 张茹芳 李兴贵 展群岭关键词:卒中后吞咽困难 META分析 NT-4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人神经营养因子 4 (hNT 4 )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 (MSCs)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方法。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导pcDNA3.1 hNT 4的MSCs作为细胞移植物。在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基础上 ,将转染后细胞移植物植入缺血侧皮层。移植后 1 4d ,观察组织学变化 ;采用改良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神经系统功能。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分析 ,转染后MSCs可以表达hNT 4蛋白和mRNA ;组织学和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提示 ,移植hNT 4的MSCs较对照组和单纯移植MSCs组 ,可以有效减少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结论 NT 4转染MSCs细胞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细胞移植物 。 李兴贵 贾延劼 杨于嘉 董为伟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4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骨髓基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