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坤

作品数:55 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油气
  • 17篇盆地
  • 12篇塔里木盆地
  • 10篇凸起
  • 10篇库勒
  • 10篇阿克库勒凸起
  • 10篇成藏
  • 9篇油气成藏
  • 7篇地质
  • 6篇运移
  • 6篇输导
  • 6篇龙门山
  • 6篇不整合
  • 5篇地层
  • 5篇叠合
  • 5篇油气运移
  • 4篇地震
  • 4篇油田
  • 4篇输导体系
  • 4篇勘探

机构

  • 55篇成都理工大学
  • 13篇四川教育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海石油(中...
  • 3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河南油田
  • 1篇西南石油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中水成勘...
  • 1篇青海黄河矿业...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55篇李坤
  • 27篇赵锡奎
  • 10篇张小兵
  • 5篇沈忠民
  • 5篇何建军
  • 5篇徐国盛
  • 4篇王绪本
  • 4篇代寒松
  • 4篇苏永辉
  • 3篇袁海锋
  • 3篇刘海涛
  • 3篇刘韵
  • 2篇冯文凯
  • 2篇吕志洲
  • 2篇朱迎堂
  • 2篇王成龙
  • 2篇罗廷辉
  • 2篇高树全
  • 2篇肖宗林
  • 2篇邓虎成

传媒

  • 5篇重庆科技学院...
  • 4篇物探化探计算...
  • 4篇断块油气田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内江科技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科技资讯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东湾坳陷辽中凹陷金县1-1油田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被引量:13
2014年
根据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探讨了辽中凹陷金县1-1油田的构造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油田各油气层中油气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了金县1-1油田的油气成藏过程,建立了该油田的油气成藏模式,对该区后期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辽中1号断裂穿过辽中凹陷,在金县1-1地区形成了走滑构造转换带,该转换带在平面上具有走滑双重构造特征。辽中1号断裂在该区的不同部位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②该区圈闭的形成时期早于烃源岩大量生烃时期。③由于东营组一段的抬升剥蚀,断层活动性强,大气水下渗,金县1-1油田早期充注的原油受到了生物降解作用,油气藏遭到破坏,并且东区油气藏的破坏程度比西区大。由于天然气运移过程中的分馏效应,该油田东块天然气的干燥系数高于西块,浅部高于深部。
肖锦泉李坤胡贺伟张清露
关键词:构造转换带油气成藏辽中凹陷
辽中凹陷北段断裂差异演化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辽中凹陷北段位于辽东凸起和辽西凸起之间,主要由辽中1号、辽中2号、辽西3号3条断裂组成,断裂走向基本为NE向。断裂倾向由南到北:辽中1号断裂倾向由SE到NW,辽中2号断裂倾向由NW到SE,辽西3号断裂倾向没有太大的变化。倾角有轻微的改变,断裂深度由南到北逐渐变深,伴生断裂增多。辽中凹陷北段构造样式复杂主要构造样式包括伸展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其中以地堑-半地堑、铲式-逆牵引、花状构造最为典型。该区域古近纪—新近纪的构造演化期次主要为强烈断陷期、弱伸展裂陷期、断坳强化期和反转期。辽中1号断裂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活动强度最大,在馆陶组和沙二段—沙一段沉积时期几乎不活动。辽中2号断裂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活动强度最大,表现为走滑活动。辽西3号断裂在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时期活动强度最大,在明化镇组—第四系沉积时期停止活动。
孙超亚李坤任东超吴昌荣
关键词:辽中凹陷
断层封闭性研究综述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断层封闭性,并研究断层的开启与封闭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通过调研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从垂向和侧向上分析了其封闭机理和影响因素,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介绍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一般具有二元结构,差异排替压力是断层封闭的本质原因;研究断层封闭性的方法很多,但每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地区的评价方法。因此,在研究断层封闭性时,应综合考虑其地质因素,选取合适的方法。
付晓飞李坤董柔李金库
关键词:断层断裂带
玛扎塔格断裂演化特征与油气关系
2010年
玛扎塔格断裂经过多期演化:加里东早期正断裂,加里东中晚期反转为压扭性逆断层,在喜山晚期又发生大规模逆冲。加里东早期正断裂往往下断入基底,向上断穿寒武系和早奥陶统进入其上的地层,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早奥陶统是优良的烃源岩,这些早期正断层在形成及其后期的演化过程中,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尤其是这些断裂活动期间,是油气穿层运移的良好通道,在活动期间产生许多微破裂面,且有很好的连通性和开启性。
卢城李坤赵渝
关键词:油气藏
龙门山中段前山带构造特征及油气赋存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讨论了龙门山中段前山带的横向构造特征和纵向的构造变形层次,并从构造形成演化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大园包隐伏构造的油气赋存条件。研究表明,本区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期,止于喜马拉雅晚期,主要发育浅层次脆性变形的推覆构造、以彭灌飞来峰群为代表的滑覆构造以及滑脱构造。大园包构造为推覆体之下的隐伏构造圈闭,印支期-燕山早期隆起带上的正向古构造圈闭是其早期油气聚集的关键,晚期构造裂缝改善了超致密砂岩的储集条件,生储盖组合良好,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李坤赵锡奎王国芝邓广军吕志洲
关键词:龙门山中段隐伏构造油气
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本论文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测试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构造几何学、平衡剖面演化、剥蚀量恢复和古构造复原等方法,以沙雅、卡塔克、巴楚三大控油古隆起构造演化对比研究目标,...
李坤
关键词:构造几何学油气成藏地质结构圈闭类型
一种原位岩石钻孔剪切仪用基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位岩石钻孔剪切仪用基座,包括基座本体、置物板和安装螺栓。利用安装螺栓、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的配合,通过安装螺栓的扭转对置物板进行调整;基座本体均匀设有刻度线,相邻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45°,借...
冯文凯周强孟睿欧文李坤朱权威吴卓林林布雷黎一禾周玉龙
文献传递
应用地震地层厚度趋势法恢复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统生物礁发育环境被引量:2
2009年
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世发育大量的生物礁。通过钻探,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奥陶系坡折带礁滩相灰岩亿吨级整装凝析油气田。生物礁生存和发育有着严格的生存环境,但由于构造剥蚀作用,造成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世原始沉积环境破坏殆尽。这里从地震角度出发,应用地震地层厚度趋势法,对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统地层进行了剥蚀恢复,再现了生物礁发育的原始沉积环境,并指出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统在塔中以西,存在环麦盖堤斜坡~塔中~塔北的一条台地边缘相带,其范围广,面积大,为良好的生物礁发育场所,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力区块。
何建军赵锡奎张小兵李坤
关键词:生物礁油气勘探
一种微位移小断裂识别与精细刻画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位移小断裂识别与精细刻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工区的地震数据及地质导向资料;S2:根据地质导向资料明确工区内所有钻遇的微位移小断裂的位置信息;S3:根据获取的位置信息...
李坤邓虎成徐浩郑紫云盛烈豪
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一种被忽略的盆地类型被引量:13
2007年
各种盆地分类中人们忽略了一种盆地类型,即“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这种盆地发育在大洋中脊,随着板块会聚已经俯冲到活动大陆边缘之下,大洋收缩到十分狭窄的程度但仍然保持被动大陆边缘的基本性质,且由于俯冲板块的板块拉力和挠曲造成的表层张力张性正断层活动较强烈。由于这种盆地是板块尚未碰撞时发育的,因此与前陆盆地还没有必然联系,随着板块碰撞和前陆盆地的形成,它可以演化成残留洋盆地前陆盆地。广西“钦防海槽”和“十万大山”盆地区,由于早古生代的华夏古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古陆块,因此在中奥陶世—志留纪武夷、闽台微陆块向华南古板块拼贴时,“钦防海槽”即处于“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阶段,其后经历了早泥盆世残留洋盆地、晚古生代特提斯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晚二叠世早期前陆盆地、中生代前陆盆地和新生代走滑断陷盆地的盆地性质转化过程。
赵锡奎雍自权李国蓉张小兵邓广君李坤
关键词:十万大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