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婧

作品数:45 被引量:2,533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实证
  • 5篇随机前沿模型
  • 4篇政府
  • 4篇知识溢出
  • 4篇技术创新
  • 3篇政府R&D资...
  • 3篇中国区域创新
  • 3篇空间面板
  • 3篇R&D
  • 2篇档案
  • 2篇档案盒
  • 2篇引力模型
  • 2篇知识溢出效应
  • 2篇生产率
  • 2篇省际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分割
  • 2篇期货

机构

  • 24篇南京航空航天...
  • 2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江苏煤炭地质...

作者

  • 45篇李婧
  • 19篇白俊红
  • 10篇江可申
  • 6篇谭清美
  • 2篇田泽永
  • 2篇徐寅林
  • 2篇苏叶
  • 1篇林雷芳
  • 1篇蒋伏心
  • 1篇陈玉和
  • 1篇岳良运
  • 1篇陈锐锐
  • 1篇邓晶
  • 1篇李佳
  • 1篇王钺

传媒

  • 5篇研究与发展管...
  • 3篇系统工程
  • 3篇南大商学评论
  • 2篇中国经济问题
  • 2篇管理世界
  • 2篇管理评论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科研管理
  • 1篇财贸经济
  • 1篇情报杂志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创新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来自中国的实证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1998~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数据,研究中国区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主要结论包括:Theil熵值和MoranI值及Moran散点图表明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及其相对增长速度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区域间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别对创新的中间产出、专利和最终产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R&D经费对专利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产出均有显著影响,而R&D人员投入和GDP对专利产出有显著影响,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影响并不显著。考虑空间因素后,模型的拟合效果改善,进一步验证了创新发展的空间依赖性。
李婧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被引量:39
2009年
以1998-2005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各地区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测评与分析。主要结论有:R&D人员投入比R&D经费支出具有更高的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及产业结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全国整体创新效率较低,尚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区域创新效率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有显著收敛的趋势,而其它地区并不明显。本文结论为国家及地方创新工程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岳良运
关键词:随机前沿模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9
2008年
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林雷芳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模型
当前城市家庭隔代抚育现象的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
在近年来的快速社会转型中,中国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急剧的变迁,呈现出小型化、核心化、多样化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大量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群体由于自身压力等诸多因素,无法负担对子女的“抚育”责任,从而造成了...
李婧
关键词:城市家庭社会转型
文献传递
区域空间结构与R&D人员流动——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9年
在理论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对R&D人员流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1998—2013年23个省域面板数据~②,考察不同省域内部的区域空间结构对R&D人员流动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单中心空间结构的省域更加吸引R&D人员的流入,同时,地区收入水平、创新环境、教育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R&D人员流动有着显著正向吸引作用。进一步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证实了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和R&D人员存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单中心空间结构才能有效吸引R&D人员的流入。主要启示是:为了更好地吸引R&D人员流入,在经济发展水平和R&D人员存量较低的地区,应当通过适当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提升竞争力,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和R&D人员存量较高的地区,应当鼓励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模式的转变。
李婧董洋洋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
手骨X光片骨龄预测中图像预处理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骨龄预测时,手骨X光片经常存在标尺、伪影、噪声、曝光不当等缺陷.采用常规的滤波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模型进行预测往往正确率不高.提出一种X光片骨龄辅助预测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专门用于生物医学图像分割的U-Net网络将X光片中手骨分割出来,使用图像二值化对U-Net生成的掩模进行去除背景处理,使用灰度直方图均衡的办法解决图像过亮或过暗的问题.经上述精细预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精细的预处理对实验结果有很好的改进作用.
苏叶李婧徐寅林
关键词:预处理
基于图像处理的档案盒标签的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档案盒标签检测技术,通过摄像头拍摄存放在档案柜窗口区的一排档案以采集图像,利用U-Net网络对档案盒标签图片进行分割,经仿射变换矫正图片裁剪得到单本档案盒标签图片,最后利用surf匹配算法对库中档案盒标签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档案盒图像匹配正确率可达99.60%.
李婧苏叶徐寅林
关键词:图像分割图像匹配
基于空间相关的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应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从空间相关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作出评价;在测度区域知识溢出效应指数基础上,将知识溢出效应纳入空间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出发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分布;R&D投入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国外技术引进水平、技术市场成交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对知识溢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受教育水平对知识溢出影响更大。
李婧何宜丽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
军工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南京、重庆两地的问卷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军工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初始确定的18项制约因素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需求因子、供给因子、公共服务因子和市场因子4项公因子;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此4项公因子对技术转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需求因子、公共服务因子和市场因子是制约军工技术成功转移的显著因素,而供给因子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结论为我国"军转民"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启示。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陈锐锐
关键词:军工技术技术转移
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中国区域创新集聚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本文采用动态空间面板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考察。主要结论包括:Theil熵值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及其相对增长速度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区域间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专利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区域专利产出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而合同成交金额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R&D经费与人员投入对专利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产出均有显著影响,且经费投入的贡献较大;通过动态和静态空间计量模型的比较说明,静态模型中对区域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空间相关性存在过高估计的偏误,应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上述偏误可得以部分矫正。
李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