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洲
-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基于动态多子群协作QPSO算法的RBFNN优化
- 2014年
- 提出了一种动态多子群协作QPSO算法(Dynamic Multiple Sub-population Collaboration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DMPQPSO),该方法动态构建各子群,并采用混沌策略分2个阶段优化QPSO,同时对各子群的收缩扩张系数分别进行自适应调整.采用该方法优化RBFNN,并将DMPQPSO算法与标准PSO和QPSO算法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优化效果.
- 卫晓娟李宁洲周学舟丁杰丁旺才
- 关键词:减聚类算法RBFNN
- 机车黏着智能优化控制研究
- 机车黏着优化控制是充分挖掘轮轨黏着潜力和提高轮轨黏着性能、以使机车发挥最大牵引/制动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乃至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以获取轮轨间最优黏着利用为目的的机车黏着优化控制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最优化控...
- 李宁洲
- 关键词:机车工程轮轨关系神经网络
- 基于自适应子群协作QPSO算法的机车黏着智能模糊优化控制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使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保持轮轨最佳黏着力,需要对牵引电机转矩进行实时调整。以车轮角加速度和黏着特性曲线斜率的估计值作为输入变量,以牵引电机转矩的调节量作为输出变量,提出机车黏着智能模糊优化控制策略;以考虑轮轨黏着力变化指标和牵引电机转矩波动指标的加权目标函数作为优化设计模糊控制器应满足的适应度函数;基于双输入单输出的二维模糊控制器结构,量化并变换得到模糊控制器的尺度变换函数和隶属度函数,并提出自适应子群协作QPSO算法对这些函数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轨面条件发生多种极端突变的情况下,该控制策略都能使机车轮对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到最佳黏着状态下,从而发挥最佳牵引力。
- 李宁洲冯晓云
- 关键词:优化控制模糊控制
- 列车制动力分析CAI设计
- 2003年
- 介绍了利用MicrosoftPowerPoint,VB6 .0和Flash .制作的“列车制动力分析CAI”系统。该系统面向机车专业学生 ,以教学为主 ,通过图形 ,文字 ,声音以及动画技术将专业知识形象、系统地介绍给学生。
- 李宁洲孙志刚
- 关键词:列车制动力CAIVB6.0FLASH
- H_∞算法在车体振动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应用H∞控制方法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器对机车车体垂向振动进行半主动控制,采用数值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控制器后的悬挂系统对来自轨面的扰动对车体振动的影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李宁洲罗冠炜
- 关键词:机车工程
- 基于Volterra滤波器的机械振动信号消噪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滤除机械振动信号所含高斯噪声和脉冲干扰,提出一种基于Volterra级数的机械振动信号滤波方法.依据Volterra泛函级数建立了机械振动信号的非线性滤波器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核参数进行优化调节,使理想输出与实际输出间的均方误差最小,从而达到滤除噪声的目的.通过与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及Wiener滤波的仿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机械振动信号的消噪效果优于其它方法.
- 甘慧萍李宁洲陈智文
- 关键词:VOLTERRA滤波器遗传算法
- 采用LQR实现振动系统主动控制被引量:2
- 2003年
- 应用LQR设计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最优调节器对两自由度振动系统进行主动控制,采用数值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控制器的振动系统有较好的特性。
- 李宁洲
- 关键词:振动控制LQR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Volterra模型参数辨识被引量:8
- 2015年
- 针对非线性系统Volterra泛函级数模型,结合混沌优化策略和种群多样性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并应用于Volterra模型参数的辨识,将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转化为高维参数空间上的优化问题。利用混沌序列增加初始种群的多样性,通过构建动态子群以进行协作寻优,且各子群采用不同的参数自适应调整策略,并定义算法收敛性测度以对精英粒子进行合理的混沌变异,避免了算法早熟收敛,提高了算法的寻优速度和寻优精度。仿真实验中,将该方法与基于标准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量子粒子群算法的Volterra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相比较,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 卫晓娟丁旺才李宁洲周学舟
- 关键词:改进粒子群算法非线性系统VOLTERRA级数系统辨识
- 采用动态多子群GSA-RBF神经网络的机车黏着优化控制被引量:7
- 2014年
- 为解决机车牵引过程中轮轨间最优黏着利用能否获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RBF神经网络的机车黏着智能优化控制方法。针对黏着极限态优化控制效果的定量评估,定义了同时考虑轮轨间黏着力变化指标和牵引电机转矩波动指标的加权目标函数;提出动态多子群GSA算法以优化RBFNN参数,避免了参数选择的盲目性,提高了RBFNN的收敛速度和学习能力;此外,该方法不依赖被控对象的解析模型,仅基于系统输入、输出信息完成控制器设计,并通过对电机转矩的动态调整,实现轮轨间黏着的最优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李宁洲冯晓云卫晓娟
- 利用VC实现PC机与多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被引量:1
- 2005年
- 介绍了利用VC实现PC机与多单片机间串行通信的方法,给出了通信协议以及用VC和MCS51汇编语言编写的部分通信程序,而且程序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通信的实时性均得到了验证。
- 李宁洲
- 关键词:串行通信多单片机PC机MCS51通信程序汇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