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华

作品数:119 被引量:461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8篇化学工程
  • 8篇机械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1篇等离子体
  • 50篇低温等离子体
  • 49篇柴油
  • 46篇柴油机
  • 23篇生物油
  • 20篇热解
  • 16篇阻挡放电
  • 16篇介质
  • 16篇介质阻挡
  • 16篇介质阻挡放电
  • 15篇催化
  • 13篇HZSM-5
  • 12篇捕集器
  • 11篇真空热解
  • 10篇NTP
  • 9篇燃机
  • 9篇内燃
  • 9篇内燃机
  • 9篇发动机
  • 8篇油菜

机构

  • 116篇江苏大学
  • 3篇盐城工学院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江苏理工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凯龙高科技股...
  • 1篇镇江市计量检...

作者

  • 119篇李小华
  • 109篇蔡忆昔
  • 23篇施蕴曦
  • 21篇樊永胜
  • 21篇王军
  • 19篇赵卫东
  • 15篇王静
  • 15篇俞宁
  • 14篇韩文赫
  • 12篇陈亚运
  • 12篇王攀
  • 11篇韦星
  • 11篇尹海云
  • 10篇李康华
  • 8篇吴江霞
  • 8篇李伟俊
  • 7篇江飞
  • 7篇徐辉
  • 6篇罗福强
  • 6篇丁道伟

传媒

  • 1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0篇农业工程学报
  • 10篇江苏大学学报...
  • 9篇内燃机工程
  • 7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车用发动机
  • 5篇林产化学与工...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小型内燃机与...
  • 4篇内燃机学报
  • 3篇江苏理工大学...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电子器件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拖拉机与农用...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TP喷射系统再生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氧气为气源,利用自行设计的低温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NTP)喷射系统,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DPF再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氧气经NTP发生器放电后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物质O_3、O,能够实现对PM的分解,生成CO和CO_2;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CO物质的量呈整体下降的趋势,CO_2和CO_x(CO和CO_2)物质的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试验温度为80℃时,DPF的背压下降最快,再生效果最为显著,且内部温度及温度梯度均远小于DPF的使用极限,有利于DPF的使用寿命。NTP技术在不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实现了相对较低温度下的DPF再生,与传统的再生方法相比,体现出了该再生方法的优越性。
施蕴曦蔡忆昔李小华陈亚运李弘扬郑益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氧气温度
NTP技术降低柴油机PM排放及低温再生DPF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传统再生方法的缺陷,根据低温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NTP)放电理论,探索了NTP低温再生DPF技术。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基于NTP技术的DPF再生反应机理,并利用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研究了NTP对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质量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碳结构及表面官能团演变的作用规律。建立NTP技术再生DPF的试验系统,对已捕集PM的DPF进行再生试验研究。通过监测PM的氧化分解产物CO、CO2的体积分数和DPF的内部温度,结合DPF的背压变化,研究不同再生初始温度下的PM氧化分解特性和DPF再生特性,并考察NTP技术对DPF再生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NTP技术可有效分解柴油机排气中的PM,显著降低DPF的再生温度,且无需催化剂。这为DPF再生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施蕴曦蔡忆昔王静李小华樊润林陈祎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物低温等离子体颗粒捕集器
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多环芳香烃的试验被引量:7
2014年
在186FA单缸柴油机上,采用玻璃纤维滤纸及XAD-2吸附管采集低温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NTP)作用前后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样品,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工况下NTP对PAHs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原机中二环和三环PAHs的质量浓度随负荷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四环及五环PAHs的质量浓度随负荷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NTP对屈(Chrysene)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78.63%;NTP作用后,PAHs排放总量明显降低,最大降幅达到37.87%;NTP作用前后各环PAHs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均随环数的增加而降低,二环PAHs所占百分比最大,NTP作用后各环的PAHs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均比原机有所降低,降幅为17.9%-31.0%.
蔡忆昔董淼李小华江飞韩文赫
关键词:柴油机多环芳香烃低温等离子体气质联用
车用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压力振荡控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针对柴油机缸内燃烧压力振荡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产生的重要影响,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转速、负荷、喷油提前角等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压力振荡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参数的变化,柴油机的滞燃期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滞燃期内喷入气缸的燃油量,严格控制滞燃期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压力振荡强度 缸内燃烧压力振荡的研究。
蔡忆昔朱祥桢李小华
关键词:汽车柴油机燃烧压力振荡
基于GRNN的生物质真空热解液化过程优化研究
2014年
以油菜秸秆为原料,采用真空热解系统进行了制取生物油的正交试验研究,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原理,建立了以热解终温、体系压力、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为输入变量,生物油产率和能量转化率为输出变量的预测模型,并以生物油产率和能量转化率为目标开展了系统参数的优化,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训练后的GRNN预测模型输出的生物油产率和能量转化率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当热解终温为486.8℃、体系压力为5.0 kPa、升温速率为18.1℃/min、保温时间为55.0 min时,最高生物油产率和能量转化率分别为43.6%和35.5%。经试验验证,优化结果较为精确。
樊永胜蔡忆昔李小华赵卫东俞宁
关键词:GRNN生物质真空热解
O_(3)质量浓度对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柴油机PM的影响
2022年
为高效利用臭氧(O_(3))氧化去除柴油机颗粒物(PM),探究O_(3)自身热分解规律,分析不同O_(3)质量浓度的低温等离子体(NTP)气体对柴油机颗粒物的去除量和可溶性有机物(SOF)组分的影响.基于O_(3)热分解反应方程和Arrhenius公式推导出O_(3)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计算公式,分析了反应温度对O_(3)变化的影响.搭建了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去除颗粒物的试验系统,对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前、后的颗粒物去除量以及SO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_(3)热分解的反应活化能为2.81×10^(4) J/mol、温度为80~100℃时O_(3)具有较低的分解率和较优的反应速率.O_(3)质量浓度的提高对NTP氧化去除柴油机颗粒物的效果非常显著.低温等离子体对PM中SOF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碳链的缩减,并在碳链中键入O.随着O_(3)质量浓度的增加,SOF组分中含氧基团的组分比例提高,并且组分中的含氧基团数量增多.
施蕴曦周银王为凯蔡忆昔李小华朱磊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物低温等离子体可溶性有机物
油菜秸秆真空热解蒸气在线催化提质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两段式反应器上对油菜秸秆真空热解产生的蒸气进行了在线催化提质研究。考察了催化温度、催化剂用量和HZSM-5硅铝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以油相产物产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在最优条件下制取的油相和水相产物进行了理化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硅铝比对产物产率影响显著;获得最高油相产率的工艺参数为:催化温度为491.0℃、催化剂用量为33.2 g(生物质与催化剂质量比为0.301)、硅铝比为53,此时,油相产率达9.80%,与预测值9.90%较为接近;油相产物的H/C摩尔比、p H值和高位热值分别为1.518、5.15和33.80 MJ/kg,可用作动力机械燃料;水相产物(干基)的H/C摩尔比和高位热值分别为1.269和29.69 MJ/kg,同样具有较高的燃料品质。
樊永胜蔡忆昔李小华俞宁尹海云
关键词:油菜秸秆热解催化响应面法生物油
多项式插值法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被引量:10
2004年
发动机万有特性可直观的反映发动机在其运行范围内的各项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该文利用多项式插值法绘制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推导了三次多项式插值公式和三次多项式插值余项,绘制了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插值法能精确地反映发动机特性,并可用该方法绘制发动机等油耗、等排放等特性曲线。为绘制发动机特性曲线、研究发动机性能提供较好的方法。
李小华罗福强汤东
关键词:发动机多项式
柴油机防爆系统气体流动特性被引量:9
2006年
建立了防爆栅栏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CFD软件对防爆栅栏的内部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防爆栅栏两端的方管长度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加长防爆栅栏进出口端的方管,可以减小气体流动的局部损失,增加气流的稳定性,改善进、排气性能,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李小华蔡忆昔李捷辉
关键词:柴油机防爆气体流动
NTPI再生板翅式EGR冷却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喷射(non-thermal plasma injection,NTPI)技术再生板翅式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冷却器的试验平台及EGR冷却器换热性能测试系统,考察了NTPI对EGR冷却器的宏观再生效果;利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NTPI处理前后EGR冷却器的内部炭层进行取样研究,探索了NTPI对炭层样品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TPI技术可以有效渗透剥离EGR冷却器气道内壁的炭层,并能够显著改善冷却器的换热性能;在NTPI作用下,炭层中挥发性物质(volatility fraction,VF)的比含量明显降低,固体炭的比含量虽增加但燃烧活性提高;同时低温等离子体可有效去除炭层VF中的醛酮类有机物,对有机酸酯类有机物无明显脱除效果。
陈亚运蔡忆昔施蕴曦丁道伟李小华
关键词:内燃机低温等离子体换热性能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