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警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司法实践中抢劫罪认定若干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抢劫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含义应扩大理解为行为人具有永久性或者暂时性剥夺他人财产权的故意;其暴力的对象应包括在劫案现场的所有人,暴力的程度须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暴力的作用应是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使被害人处于不敢或不能反抗的状态,暴力的目的是为了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当场"是抢劫罪的时间、空间、人物特征,当场的内容由当时、当地、当面三个要素构成;抢劫对象财物应既包括有体物、无体物,也包括财产性利益。
- 李小华骆元卡
- 关键词:抢劫罪暴力当场财物
- 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
- 2007年
- 传授知识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新鲜的观点,幽默的语言,自由的提问,平等的交流,灵活的教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 李小华
- 论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的完善方向被引量:2
- 2004年
-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的 ,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电子证据可以根据其证明机制可归属于我国七种法定证据形式之一。电子证据收集方法主要有强制提供、搜查扣押和技术侦察等。电子证据证明力的认定 ,可以采取正面认定方法即从证据本身入手进行认定的方法 ,也可以采取侧面认定方法即推定方法。
- 潘庆林张吉喜李小华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有效教学的思考
- 2012年
- 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有效教学有其必要性,高职高专院校应从优化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艺术两个方面来推进有效教学。
- 李小华李响
- 关键词:高职高专有效教学
- 浅析新修订盗窃罪的选择性入罪条件
- 2011年
- 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作了重大修改,其中之一是将盗窃罪的入罪条件从两个选择性条件扩大到五个选择性条件。相应地,原有的两个选择性条件的含义有所变动,需要重新界定;新增的三个选择性条件的含义需要明确。在新的司法解释未出台之前,对盗窃罪五个选择性条件的含义进行了一番学理上的分析。
- 李响李小华
- 关键词:盗窃入户凶器扒窃
- “印证”证明的理论与实践
- 2020年
- 对"印证"证明规范理论进行梳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冤假错案的根本原因是侦察机关过度依赖"印证"证明模式,为达到"相互印证"而"制造"证据;审判机关注重证据链表面上的"印证"而缺乏对证据的实质性审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未贯彻落实"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书面审理的司法传统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表述存在缺陷。应提高印证证明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应用,以预防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 潘炳华李小华
- 关键词:司法实践冤假错案
- 刑事严格责任在生产与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中的适用
- 2015年
- "刑事严格责任"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在以罪过为归责原则的大陆法系国家,"刑事严格责任"基本受到学者的质疑和刑法的摒弃。然而,我国目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日益猖獗,为有效维护公众利益,节约司法成本,遏制犯罪,引入严格责任十分必要。并且,针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适用严格责任,符合报偿责任理论,与我国的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并不冲突,因此,引入严格责任也是可行的。
- 李小华李响
- 关键词:严格责任犯罪遏制
- 《刑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以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侦查专业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实施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侦查专业(专科两年制)《刑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以公安管辖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司法实践的需要为依据。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加强实训课,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加以解决。
- 李小华
- 关键词:教学难点刑法公安院校
- 浅谈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被引量:4
- 2005年
- 侵害罪与盗窃罪在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形成的时间是不同的,但二者重大区别在于,前罪是不转移占有的犯罪,而后罪是转移占有的犯罪。
- 李小华
- 关键词:侵占罪盗窃罪
- 以刑事替代责任遏制食品安全犯罪之我见被引量:5
- 2011年
- 刑事替代责任是指被告人虽然没有罪过,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地位或职位,要对其他人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犯罪日益猖獗之际,在《刑法》针对食品安全犯罪引入刑事替代责任,具有现实意义和刑事政策基础,并且在理论上也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 李小华
- 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