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脐带源间充质...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生物学
  • 2篇脐带
  • 2篇人骨髓
  • 2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多胺
  • 1篇性状
  • 1篇血症
  • 1篇羊膜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人羊膜
  • 1篇生物学特性

机构

  • 10篇四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省拓华生...

作者

  • 10篇李志刚
  • 6篇毕薇薇
  • 3篇郭立斌
  • 3篇杨贤瑞
  • 2篇孙庆华
  • 1篇吴安华
  • 1篇施艳萍
  • 1篇郑伟
  • 1篇杨江山
  • 1篇赵春明
  • 1篇方谨
  • 1篇邵春波
  • 1篇王勇
  • 1篇王运杰
  • 1篇郭巍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12在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材料: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α-MEM培养基,胰蛋白酶,FITC标记的CD44和CD90。实验方法:①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采集成人骨髓,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和扩增,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取生长良好的P1,P5,P10细胞,用胰酶消化,接种于24孔板培养,每天各取3孔消化计数细胞,取平均值,连续培养7d,绘制生长曲线。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的测定:取生长良好P5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D44,CD90并设同型对照)。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及复苏:收集生长良好细胞,计数细胞密度及冻前存活率。将细胞加入到细胞冻存液中液氮冷冻保存。30d后复苏细胞,每日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纤维形,漩涡状生长。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分析:传代的细胞生长较原代要快,从第10代开始细胞生长开始出现缓慢征象。③细胞表面标记检测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膜着色明显,CD44,CD90阳性率均大于90%。④细胞冻存及复苏生长特性分析:椎虫蓝计数细胞存活率90%以上,增殖能力强,和未冻存过的传代细胞具有同样的生长特性。结论:应用密度梯度法分离法能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体外长期培养,在传代培养5代内生长旺盛且生物学特性稳定。
毕薇薇郭巍赵春明郭立斌李志刚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不同保存液及放置时间对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干细胞制备完成后的放置时间与其存活率的关系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基础。目的:观察不同保存液及不同保存时间对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为干细胞有效期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干细胞制剂,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培养基、培养基+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含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含低分子肝素钙悬浮保存。使用冷藏箱模拟细胞运输条件,分别在第0,6,12,18,24,30,36,42,48小时取样,进行细胞总数和细胞活率的检测。结果与结论:各组在24 h内的细胞数量和细胞活率差别不大。24 h后,培养基组和培养基含低分子肝素钙组的细胞总数和细胞活率优于生理盐水含因子组、生理盐水组、培养基+生理盐水组。干细胞制剂制备完成后,冷藏运输24 h内细胞活率可达90%以上,保存液中的营养成分及合适的pH值,可使细胞活率显著提高。
李志刚贲亮韩宇毕薇薇
关键词:脐带干细胞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总数存活率保存液
肿瘤患者尿液多胺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李志刚毕薇薇杨贤瑞
关键词:肿瘤患者尿液多胺肿瘤早期诊断恶性肿瘤肿瘤标志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高钠血症发生的特点、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神经科住院救治的20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出现高钠血症29例,占14.3%。结论:大剂量脱水剂治疗与下丘脑损害是引起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高钠血症可作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重要依据。
李志刚毕薇薇杨贤瑞
关键词:脑出血高钠血症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脑室内移植治疗脑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脑瘫患者在脑室额角穿刺行第一次干细胞移植,将硅胶导管预留置头皮下行第二次移植,1周后自此将干细胞移植到脑室;观察语言、肌力、肌张力改善程度。结果:经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肌张力高症状及姿势异常均有所改善,肌力提高1级,语言功能有所改善。结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瘫有治疗效果。
李志刚孙庆华施艳萍
关键词: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脑瘫脑室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6例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多数发生在基底节区又称壳核出血,其发生率约占60%,病死率为40%~70%。我们于2002年3月~2005年12月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治疗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李志刚孙庆华杨江山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出血基底节区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脑出血患者在术中血肿腔内预留置硅胶导管,1个月后自此将干细胞移植到出血部位;对于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则脑室直接穿刺的方法做干细胞脑室内移植。观察语言、肌力、肌张力、意识的改善程度。结果经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肌张力均有所下降,肌力提高1~2级,语言功能有所改善。结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后遗症有治疗效果。
李志刚毕薇薇杨贤瑞
关键词: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脑出血后遗症
负载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羊膜贴片移植对切除翼状胬肉患者损伤角膜的保护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对单纯羊膜移植和羊膜负载细胞移植治疗角膜损伤的研究逐渐增多,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确切疗效,但临床应用报道甚少。目的:拟制备人羊膜负载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片,观察贴片移植后角膜损伤的改善。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组织工程学体内观察,于2008-02在四平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对象:同期四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翼状胬肉患者。羊膜取自正常剖腹分娩产妇的胎盘。方法:无菌条件下钝性分离人羊膜与绒毛膜,胰蛋白酶消化去除羊膜表面上皮细胞,将硝酸纤维素膜剪成适合眼部大小的圆形支架贴于基底面,将膜片浸泡在α-MEM培养基中,上皮面向上,4℃保存备用。采集翼状胬肉患者自体骨髓,Ficoll法密度梯度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孵育扩增,将鉴定后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2×105密度接种至羊膜上,加入含10%血清的α-MEM培养基,细胞长满后进行移植。洗涤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人羊膜贴片至无橙红液体,通过眼科手术去除病变组织后,将羊膜贴片细胞面向上覆盖于翼状胬肉患者角膜病变表面,缝合固定后,另缝合一层单纯羊膜用于保护移植细胞。主要观察指标:人羊膜负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结果,贴片移植效果。结果:接种到人羊膜上4h细胞开始贴壁,培养24h细胞变为梭形且数量增多,48h后细胞紧密排列,倒置显微镜下人羊膜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覆盖面积大于80%,锥虫蓝染色细胞存活率大于90%,免疫荧光染色细胞CD44和CD90阳性率均大于90%。人羊膜负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片移植后1周内,羊膜贴片无溶解和脱落,患者眼表透明,无水肿;移植后8个月内无新生血管生成。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人羊膜上生长状态良好,将该贴片移植至切除翼状胬肉患者后短期内未发生溶解和脱落
毕薇薇郭立斌李志刚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羊膜角膜贴片
IN-1重组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002年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人工设计的IN - 1重组单链抗体 (IN - 1-scFv)的cDNA克隆。方法 参照 genebank中发表的IN - 1抗体的轻链重链序列 ,重新设计适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目的基因片段 ,将该基因双链分成 3 5个小片段合成 ,经退火、复性连接成目的片段后 ,克隆到经过BamHI和HindIII双酶切的克隆载体pUC18中 ,并转化大肠杆菌DH5a,抽提重组子 pUC18/744进行克隆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证明获得的基因序列与实验设计仅差一个碱基。结论 正确设计并合成了IN - 1重组单链抗体 (IN - 1-scFv)的cDNA 。
王勇郑伟吴安华方谨邵春波刘恒威李志刚王运杰
关键词:基因合成克隆
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性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建立从脐带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脐带经剪碎置于α-MEM培养基中培养至细胞爬出,细胞生长达80%培养皿底后传代,整个过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并研究其冻存及复苏。结果脐带组织经直接贴壁培养法可培养出成纤维样细胞,免疫表型分析CD44和CD90阳性,冻存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增殖能力强,和未冻存过的传代细胞具有同样的生长特性。结论脐带组织培养可获得大量间充质干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毕薇薇郭立斌李志刚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