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吉
- 作品数:40 被引量:32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广东省人地关系协调性分析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工业化国家快速增长期年均1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更是我国城镇化加速的历史关键时期.在快速城市化程中,人口和土地两...
- 李恒吉陈兴鹏许新宇崔理想
- 关键词:城市化人地关系
- 低碳发展中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被引量:1
- 2016年
- 低碳发展不仅是全球各国社会发展的共识,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之一。而社会公众参与则是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社会公众在参与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参与主动性不足、参与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调动社会民众参与低碳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要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还要完善社会公众参与低碳发展的方式,更要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参与低碳发展的互动机制。
- 李恒吉曲建升
- 关键词:低碳发展公众参与
- 基于超效率DEA的甘肃省城市效率演变特征被引量:13
- 2012年
- 建立基于DEA模型的城市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2005-2009年甘肃省12个地市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其城市效率进行测算,以克服传统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有效的决策单元无法做进一步区分的困惑.同时,运用σ收敛甘肃省城市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发现:甘肃省城市效率值一般,城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并且BCC模型下效率值为1的城市数量要大于CCR模型下效率值为1的城市数量;超效率DEA值整体变化比较稳定,但少数城市的超效率值变化剧烈,超效率值大于1的城市数目基本保持不变;陇东地区城市效率值最高,陇中地区城市效率值最低,河西地区和陇南地区介于两者之间,甘肃省城市效率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格局;全省城市效率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河西地区、陇中地区、陇东地区三大区域内部的城市效率差异均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陇南地区则正好相反.
- 李恒吉陈兴鹏许新宇崔理想刘祎平
-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城市效率超效率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内部挖潜所能供给的土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的需求。在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效率的方法有多种,但C...
- 许新宇陈兴鹏李恒吉
-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超效率DEA模型
-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以庆阳市为例被引量:12
- 2015年
-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及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环境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热点研究问题。但针对小尺度区域,将资源消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三者纳入一个体系开展的分析研究较少。本文采用2000—2013年庆阳市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资源消耗量和人均GDP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协整检验、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对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存在协整关系,庆阳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化学需氧量和烟尘的排放对庆阳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但二氧化硫排放量、能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庆阳市经济增长是以污染物排放量增多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其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重要原因。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度较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未出现解耦,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耦合作用关系。
- 鹿晨昱王春娟张子龙李恒吉逯承鹏薛冰
-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VAR模型
- 中国农牧业碳排放时空变化及预测被引量:24
- 2019年
- 基于主要粮食作物、农资投入和牲畜数据,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6年农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采用变动指数、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以趋势外推、灰色预测和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为基础,利用标准差优选组合模型预测2017—2022年农牧业碳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997—2016年农业大环境向好,多省碳排放增加,重心向西北移动,主体区域在胡焕庸线右侧。但多省牧业碳排放降低,重心在河南境内摆动,主体区域扩大并向东南—西北扭转;农业碳排放高值区向东北三省和黄淮海转移,牧业碳排放高值区集中于传统区域和中部地区;组合模型预测优于单一模型,到2022年农业碳排放延续历史趋势但年均增速降低,牧业碳排放达到1.13×10 8 t,年均增速提高。
- 徐丽曲建升吴金甲韦沁白静李恒吉
- 东北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为综合测度东北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东北振兴战略,采用变异系数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ArcGIS技术等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综合维度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过程和空间分析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总体上东北三省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较低,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演化特征;(2)从空间分异视角来看,辽宁省内沈阳和大连的“双核”特征较为显著,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整体上“中心—外围”特征较为突出,总体上表现为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4大城市引领格局,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显著;(3)34个地级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整体耦合度较高,各城市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性较高,但城市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较多城市面临衰退失调的困境。因此,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水平和城市间以及各城市子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 李恒吉李恒吉逯承鹏鹿晨昱徐丽
-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TOPSIS
- 气候变化问题多学科协同机制实践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全球气候正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环境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挑战。相关学科基于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范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文章以社会学、伦理学、哲学为视角,横向梳理了相关学科对气候变化问题介入的原因、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评述。综合分析和探讨了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中学科间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以学科间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观点,进行学科间的跨界交流与探讨,探讨学科间的协调,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文化内涵,构建多学科问的研究范式,促进学科间的有机交流与融合,以推进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行动。
- 吴金甲曲建升李恒吉张洪芬徐丽
- 关键词:气候变化社会学伦理学哲学
- 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基于对分形理论的理解,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城镇体的系结构特征,得出安徽城镇体系的存在着分形特征的结论.规模结构方面,区域内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中间位序城市较为发育,首位城市垄断功能相对较弱,小城镇发展不足.空间结构方面,聚集维数反映以芜湖为重心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最为紧凑,蚌埠次之,而合肥最为松散.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都表明安徽城镇体系主要是沿线、沿江分布,城镇间空间相互作用不强,网络均衡性还有待于提高.据此提出安徽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几点建议.
- 陈兴鹏许新宇王亲崔理想李恒吉
- 关键词:空间结构
- 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增长路径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部门成为中国第二大排放主体,居民生活碳排放问题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IPAT扩展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对中国整体、城镇、农村三个层面居民生活碳排放增长路径进行情景预测,探究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达峰时间及达峰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基准情景和高碳情景下,到2050年,中国整体、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均难实现达峰;低碳情景下,中国整体、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分别是2046年,2045年和2046年,碳排放峰值分别为73亿t、56亿t和17亿t;强化情景下,中国整体、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均在2040年,碳排放峰值分别为63亿t、47亿t和16亿t。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峰值研究是中国能否实现减排目标的基础之一。基于此,提出中国居民生活部门专门性减排举措,如提高居民人口素质、提升居民绿色理念等有助于中国整体实现2030峰值目标。
- 曲建升刘莉娜刘莉娜曾静静
- 关键词:农村IPAT模型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