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江
-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状RNA作为诊治肺癌的分子靶标
-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RNA作为诊治肺癌的分子靶标。本发明实验证明与对照相比,hsa_circ_008997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故其可作为诊断肺癌的标志物。本发明利用体外细胞实验证明干扰hsa_circ_0089974可...
- 李磊李晓平李明江张亮廉洁杨波杨盼张卫东
- 文献传递
- 胸苷激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探讨血清TK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定期复查胸部CT,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3d及治疗后1、2、3、6个月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各时点血清TK1水平,比较不同疗效评级植入治疗前后血清TK1水平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随访6个月,48例患者完全缓解(CR)9例(18.7%),部分缓解(PR)27例(56.3%),疾病稳定(SD)7例(14.6%),疾病进展(PD)5例(10.4%),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无死亡病例发生。48例患者治疗后1、2、3、6个月血清TK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R、PR组各时点TK1水平与SD、PD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CR、PR患者植入治疗后各时点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患者植入治疗后3、6个月TK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植入治疗后2、3、6个月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可作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手段。血清TK1水平可反映术后病情变化情况,尤其在早期疗效评价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监测^(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评估指标。
- 李磊王旭辉李明江王旭刘祥张亮杨波张卫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苷激酶1疗效评估
- 一种新型撑开器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撑开器。其技术方案包括支撑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件底部用于撑开患者皮肤或胸腔的张开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用于快速使得张开机构撑开或收缩的驱动机构;测量机构。本发明通过支撑...
- 李明江包佳琪张亮
-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生存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远期生存时间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TNFSF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生存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芯片中癌及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Survivi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TNFSF15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TNFSF15的表达则与之相反,Survivin的阳性表达[风险比(HR):0.122;95%置信区间(CI):0.015~0.979;P=0.040],TNFSFl5的低表达(HR:0.418;95%CI:0.196~0.889;P=0.020)及多枚淋巴结转移(HR:0.317;95%CI:0.131~0.769;P=0.010)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相关。结论TNFSFl5的低水平表达及Survivin的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
- 李晓平任开明张亮李磊李明江王旭晖李明明刘祥张卫东石文君杨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存素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鼠肺移植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大剂量应用时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并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可能对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我们于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建立大鼠肺移植动物模型并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肺移植术后的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 李明江张卫东王旭晖刘祥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盐酸氨溴索大剂量移植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鼠肺清除氧自由基
- 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KRAS G12C突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KRAS G12C突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药物组合物包括曲美替尼和青蒿琥酯,二者质量比为1:100。曲美替尼和青蒿琥酯药物组合物较单药更显著地抑制肿瘤的生长,耐药...
- 杨波 王荣王广舜张卫东 孙长青 李霄贺李明江李磊
- 一种新型撑开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创拉钩,其包括第一微创拉钩和第二微创拉钩;设置在所述微创拉钩一侧的横向移动装置,移动所述微创拉钩的横向位置;活动连接在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一侧的纵向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微创拉钩...
- 李明江包佳琪张亮
- 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检测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唑来膦酸作用后肺癌95D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ERK1/ERK2、bcl-2、bax和surviv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的增殖抑制作厢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94.0%μmol/L唑来膦酸作用6d时,抑制率达89.8%。随着唑来膦酸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数量增多,G2期和S期细胞减少,凋亡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光镜和电镜均观察到细胞出现了相应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相关基因ERK、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下降,bax的表达水平增高。结论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的细胞周期有阻滞作用,并能诱导其凋亡。
- 张卫东韩轶鹏宗志红郭健李明江王旭晖
- 关键词:唑来膦酸肺肿瘤细胞周期凋亡
- 肺神经内分泌癌致异位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1例
- 患者,女,21岁。患者2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满月脸、水牛背、四肢瘦细,并渐于腹部及双下肢出现紫纹;入院前2周出现头晕、乏力、血糖升高及多尿,就诊我院门诊测血糖12.3mmol/L,血钾2.08,甲功正常:胸CT示左下...
- 张卫东郭建李明江王旭晖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保护机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氨溴索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I/R+氨溴索组,每组15只。造模前分别给予大剂量氨溴索组和I/R+氨溴索组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0.75g/L,分别给予对照组和I/R组注射与上述氨溴索治疗量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检测湿干重比值(W/D)、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凋亡数目、核转录因子-κB(NF-κB),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Toll样蛋白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出血等炎症表现,W/D、炎症因子显著升高,肺组织W/D、IL-1β、TNF-α、凋亡细胞、NF-κB活性和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I/R)组相比,I/R+氨溴索组肺泡腔内出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减轻,W/D、炎症因子、凋亡细胞显著降低,肺组织NF-κB转录活性及TLR4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通过下调TLR4信号通路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
- 杨波张卫东李小飞王荣李建忠李晓平李明江杜洪印姜涛
- 关键词: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