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春容

李春容

作品数:43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护理
  • 12篇病人
  • 10篇术后
  • 10篇MEWS
  • 9篇评分
  • 8篇骨科
  • 7篇血栓
  • 7篇血栓形成
  • 7篇静脉
  • 7篇静脉血
  • 7篇静脉血栓
  • 7篇静脉血栓形成
  • 6篇SBAR
  • 6篇MEWS评分
  • 5篇早期预警评分
  • 5篇深静脉
  • 5篇深静脉血栓
  • 5篇深静脉血栓形...
  • 5篇外科
  • 5篇康复

机构

  • 41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李春容
  • 25篇林少虹
  • 11篇顾冬梅
  • 11篇林月双
  • 9篇梁妮
  • 8篇黄式环
  • 8篇何玉萍
  • 6篇杨玉群
  • 5篇李丽婵
  • 5篇谭海涛
  • 5篇黄丽明
  • 4篇陆俭军
  • 4篇杨克勤
  • 4篇黄睿
  • 4篇黄银英
  • 3篇韦平欧
  • 2篇梁仕兰
  • 2篇殷海
  • 2篇秦豪
  • 2篇卢琼芳

传媒

  • 6篇全科护理
  • 4篇护理实践与研...
  • 3篇广西医学
  • 3篇蛇志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右江医学
  • 2篇护理研究(中...
  • 2篇医学信息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微创医学
  • 1篇内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服务型管理在创伤骨科的护理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服务型的护理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科室进一步强化服务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使服务观念发生变化,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增强。结论:服务型的管理是一种较好的管理模式,给护士最大的信任,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李春容
关键词:创伤骨科护理护理人员
MEWS评分在重症患者病情预测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在临床工作中,有不少患者由于病情发生变化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为了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预测疾病风险,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机会和最大限度保护器官功能,国外学者设计了多种疾病评估系统,其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因其简便易行,已在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急诊、危重症等领域,并且得到了肯定。
林月双覃健英李春容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重症患者病情MEWS疾病风险
30例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的护理体会
2007年
李春容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护理
MEWS及SBAR在外科术后病人早期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春容林少虹林月双潘愈嘉黄银英梁妮黄式环郑志感黄丽明郑惠娜梁仕兰徐素娟顾建瑶高丽李东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护士观察病情通常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等作为标准,认为异常值越大病情越重,尚缺乏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病情的量化标准,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对病情判断欠自信,往往患者出现明显...
关键词:
关键词:外科护理病房管理
MEWS及SBAR在骨科术后病人早期预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阐述早期预警中的相关理论标准、护士使用早期预警的方法,综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SBAR在骨科术后病人早期预警中的应用及不足。
李春容谭海涛陆俭军林月双李丽婵顾冬梅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骨科术后沟通
每日目标管理路径在高龄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护理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每日目标管理路径在高龄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护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高龄髋部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6例。试验组按每日目标管理路径进行护理康复,对照组则以常规护理康复方案进行护理康复。两组病人均获得6~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下地锻炼时间、术后第3天可行走距离、住院时间、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个月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首次下地锻炼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可行走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8.9%,而对照组优良率为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术后首次下地锻炼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0.410,P<0.05),与出院时ADL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585,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出院时ADL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469,P<0.05)。结论:将每日目标管理路径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护理康复中,可缩短病人术后首次下地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李春容黄勇珍
关键词:高龄髋部骨折护理康复
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3
2009年
李春容
关键词:阴式全子宫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与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术后患者早期预警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与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术后患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8例外科术后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工计算MEWS分值并将异常值报告医生以处理病情变化。观察组采用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与SBAR沟通模式。观察两组MEWS评分时间、计分误差率、沟通准确率、处置反应速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MEWS评分时间、计分误差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沟通准确率、处置反应速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与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快速评估患者病情,提高医护沟通准确性,预警外科术后患者潜在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李春容林少虹林月双谭海涛郑惠娜梁仕兰黄银英
关键词:手术后医护
床旁超声在ICU获得性衰弱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析床旁超声动态评估对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诊断及康复方案制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贵港市人民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于ICU行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使用床旁超声动态评估肌肉萎缩情况,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基于床旁超声动态评估结果制定超早期康复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动态肌肉相关参数[股直肌肌肉横截面积(RF-CSA)及厚度(RF-TH)、股中间肌厚度(VI-TH)、肱二头肌厚度(BB-TH)、桡侧腕屈肌厚度(FCR-TH)、胫前屈肌厚度(AT-TH)]、康复指标及活动能力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汉化ICU活动量表(IMS)]、ICU-AW发生率;并分析ICU-AW发生与肌肉横截面积、厚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入住ICU第5天及转出日RF-CSA、RF-TH、VI-TH、FCR-TH、AT-TH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BB-TH各时间点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且ICU转出日BI、IM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量表评分与RF-CSA、RF-TH、VI-TH、FCR-TH、AT-TH均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入住第5天、转出日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动态诊断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发生的效果较好,基于该结果制定早期康复干预更利于改善患者肌肉质量,促进活动能力康复,有效预防ICU-AW发生。
李磊甘斌叶娟华黄格朗梁艳梁意芳李洁霞李春容黄睿李乐温秋英林少虹黄银英谭美群薜梦龙
关键词:床旁超声肌力早期康复
家庭康复指导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指导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指导,两组均随访8~12个月。采用大腿周径差值、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患侧大腿周径差值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侧大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和8周,两组患者患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L重建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患侧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实施家庭康复指导,有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早期功能的恢复。
施翠敏秦豪梁少颖吴锡娣韦金凤许晓娴李春容
关键词:家庭康复指导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