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 作品数:53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碳载Pd-Co-A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乙二醇还原法并进一步热处理制备碳载Pd-Co-Au(Pd-Co-Au/C)三元合金纳米电催化剂,通过旋转圆盘和环盘电极等技术评价催化剂对氧气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并分析氧气还原的机理。结果表明:合成Pd-Co-Au/C催化剂中Pd和Au两相面心立方(fcc)结构共存,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对应于Au的衍射峰强度减弱,而Pd衍射峰强度增强;当温度高于800℃时,形成具有Pd单相fcc结构的三元合金纳米催化剂。氧气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表明:氧气在Pd-Co-Au/C三元合金催化剂上按4e路径还原为水。电化学表征表明,在酸性介质中,经800℃热处理的Pd7Co2Au1/C催化剂对氧气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最高,接近于商业化Pt/C的性能;而在含甲醇的酸性介质中,Pd-Co-Au/C催化剂电催化氧气还原的活性显著高于Pt/C。因此,Pd-Co-Au/C是一种高抗甲醇的新型氧气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 王文明李晓伟邹志清袁婷杜翀夏保佳杨辉
-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电催化
- 一类燃料电池用纳米钯或钯铂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杨辉朱昱李晓伟周群黄庆红邹志青
- 本发明涉及一类燃料电池用纳米钯或钯铂金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定量的钯盐或钯盐和铂盐的混合物(其中Pd原子比占金属量的10~100%)溶解于水中,加入适量的络合剂溶液后升温至0~80℃并恒温5分钟~8小时,然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纳米钯燃料电池电催化剂
- 金纳米粒子的图案化组装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正>纳米粒子的二维和三维有序组装结构的许多重要性质近年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并在光学材料、高密度数据储存器、微反应器、生物传感器等诸多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应用。本文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600nm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 赵宏周群李晓伟庄严张兴霞郑军伟
- 文献传递
- 粗糙银电极上高铁血红素的非共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以632.8nm为激发线,研究了高铁血红素的非共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表明,高铁血红素的氧化和还原状态的拉曼谱图以B_(1g)振动模式为主;血红素以丙酸侧基直接吸附于电极表面,叶啉环则以垂直于电极表面的形式存在。B_(1g)振动模式v_(15)对血红素中心铁的氧化还原状态十分敏感,被指认为非共振条件下血红素氧化还原状态的特征谱峰。
- 郑军伟李晓伟徐浩元周耀国顾仁敖
- 关键词:高铁血红素色素蛋白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
- 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的方法,具体反应过程为将粗糙后的铝片置入硝酸钴溶液中,经过铝与钴离子的置换反应使得铝表面附着钴而成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有机物,所制得的基底纯净,无杂质...
- 闫月荣郑军伟马娟周群李晓伟张艳青褚文娅李双双赵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银基底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银基底的方法,具体反应过程为将粗糙后的铜片置入硝酸银溶液中,经过铜与银离子的置换反应使得铜表面附着银而成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银基底,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有机物,所制得的基底纯净,无杂质...
- 郑军伟闫月荣马娟周群李晓伟张艳青李双双褚文娅赵伟
- 文献传递
- 纳米银粒子的二维组装和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
- 该文利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比较了金属纳米粒子组装阵列及电化学粗糙电极的一些表面性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通过制备粒度分布均匀,性能稳定的金属银溶胶,探索了在不同基底上利用不同耦连构筑金属纳米组装阵列,形成...
- 李晓伟
-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循环伏安对巯基苯胺氯化高铁血红素
- 文献传递
- 银纳米粒子阵列的自组装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被引量:14
- 2000年
- 在以聚赖氨酸为表面耦联层分子的玻片基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阵列。SEM表征结果表明 ,银粒子以亚单层的形式排列在基底表面。比较银溶胶和纳米粒子阵列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聚赖氨酸耦联层对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甲基紫精在银纳米粒子阵列上的表面增强FT 拉曼光谱表明在近红外区拉曼散射的表面增强主要来自于化学增强效应。
- 郑军伟李晓伟周跃国顾仁敖
-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银自组装
- 二维组装纳米银粒子上对巯基苯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正>采用表面自组装方法在聚赖氨酸修饰ITO电极表面和对巯基苯胺修饰光滑银表面组装了纳米银粒子的二维结构,应用表面增强傅立叶变换拉曼技术研究了两种组装体系以及电化学粗糙银电极表面对巯基苯胺的FT-SERS光谱。结果表明,...
- 李晓伟周耀国郑军伟顾仁敖
- 文献传递
- 铜岛膜上吸附物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 2015年
- 通过置换反应在金属铝表面制备了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剂且具有红外增强作用的铜岛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片上沉积出的铜呈岛状结构,铜岛膜由二次铜粒子和一次铜粒子通过密堆积的方式构成;首次发现具有这种特殊结构的铜对吸附于其表面的有机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有较大的增强作用,使得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痕量分析、检测。
- 闫月荣孙跃枝张艳青李双双褚文娅赵伟周群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