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布鲁菌BP2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克隆布鲁氏菌BP26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及纯化BP26蛋白。方法提取布鲁氏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出BP26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至pET-28a(+)载体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组氨酸结合树脂柱纯化,并对纯化后的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重组质粒pETBP26经Nde I与Sal I酶切后,可见大小分别为5400和700bp的片段,与理论值相符。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37℃诱导4h,经SDS-PAGE分析,高效表达出带有His-tag标签的融合蛋白BP26,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96%,经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已成功克隆了BP26基因,且表达并纯化了布鲁氏菌BP26蛋白。
- 闫广谋王兴龙张辉刘锴庞盼娇王学理高健勇李晓燕张付贤王俊霞
- 关键词:布鲁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纯化
- 羊布鲁菌16M VjbR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毒性和自激活效应检测
- 2013年
- 利用Sos招募系统(SRS),通过PCR扩增羊布鲁菌16M VjbR基因的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Sos中,构建诱饵重组质粒pSos-VjbR,经测序正确后其将转入酵母菌cdc25H(α)感受态细胞,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及对报告基因有无自激活作用。结果表明,经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诱饵质粒pSos-VjbR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转化入酵母细胞后,经检测其表达产物对cdc25H(α)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对报告基因亦无自激活作用。可以利用SRS研究与羊布鲁菌16M VjbR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羊布鲁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屈海龙王景龙李晓燕张瑞王秀然陈思钱晶王兴龙
- 关键词:自激活作用酵母双杂交
- 羊布鲁氏菌强毒株16M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1年
-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但布鲁氏菌不但不能被巨噬细胞杀死,反而能在胞内大量繁殖,因此,本研究建立其感染模型,为下一步继续研究布鲁氏菌与其宿主细胞表面相关膜蛋白之间的作用和胞内寄生机制奠定基础。用羊布鲁氏菌强毒株16M感染巨噬细胞系264.7(细胞和细菌比例为1∶500),感染时间为4 h,建立布鲁氏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透射电镜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一抗与二抗最佳稀释度分别为1∶80和1∶80,电镜下观察到细菌侵入细胞时膜凹陷,形态发生变化,形成内吞小体。本试验减少感染过程所涉及的环境因素,优化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所需的一抗和二抗浓度比,成功建立感染模型。
- 孙春辉郎需龙杨艳玲王秀然李晓燕卜昭阳王兴龙
-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羊布鲁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羊布鲁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应用针对羊布鲁菌O链M抗原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羊布鲁菌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重复性、特异性、敏感性验证及初步应用。结果经验证,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最低检出限为3.0×103CFU/ml,与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已建立了特异、敏感的检测羊布鲁菌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 梅建军王兴龙李晓燕刘锴任林柱贾剑锋张琴
- 关键词:双抗体夹心ELISA
- 牛布鲁菌O链A抗原的提纯鉴定及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被引量:4
- 2008年
- 应用热酚法提纯牛布鲁菌544A的O链,经Sephades G-50纯化后,琼脂糖凝胶免疫扩散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鉴定,用牛布鲁菌544A株全菌体免疫BALB/c小鼠,用纯化的O链筛选出4株针对O链表面A抗原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B8、1C9、1G9和1E2,4株单克隆抗体均不与羊布鲁菌16 M、大肠杆菌O15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鼠伤寒沙门菌、放线杆菌发生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其中4B8的亲和常数达到了8.99×108M-1,适合用于鉴定牛种布鲁菌的研究。
- 梅建军王兴龙万忠海李晓燕马云志刘锴王学理任林柱
- 关键词:A抗原
- 羊布鲁菌O链M抗原提纯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制羊布鲁菌O链M纯化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冷酚法提纯羊布鲁菌16M的O链抗原,并经琼脂糖凝胶免疫扩散和SDS-PAGE鉴定,用灭活的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结果建立3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2D10、3C6和1E10,ELISA效价分别为1.380、1.109和1.048,与大肠杆菌0:15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0:9、鼠伤寒沙门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无交叉反应。3C6和1E10与牛布鲁菌544A发生交叉反应,2D10的亲和常数达5.30×10~7M^(-1)。结论已制备出纯化的羊布鲁菌O链M抗原及其单抗。
- 梅建军王兴龙万忠海李晓燕马云志张辉崔丽瑾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 布鲁氏菌分子标记、毒力缺失疫苗株△S19-2的构建被引量:17
- 2007年
- 通过构建自杀质粒,用定向同源重组的方法,把改造的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Luc NF+替换布鲁氏菌S19疫苗株Bp26基因部分片段,构建出布鲁氏菌Bp26基因缺失突变株△S19-1。在此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敲除△S19-1上的毒力基因Bmp18,构建成△S19-2。用PCR与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在布鲁氏菌中表达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p26基因与Bmp18基因改造成功,△S19-2具有Bp26基因分子标记、Bmp18毒力基因缺失的特点。
- 闫广谋王兴龙任林柱刘锴高建勇王学理张辉李晓燕
- 关键词:布鲁氏菌分子标记同源重组
- 短发夹结构RNA对口蹄疫病毒2B基因瞬时表达的抑制被引量:9
- 2008年
- 为探讨si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对口蹄疫病毒(FMDV)2B基因的抑制作用,针对WFL株FMDV的2B基因,设计了4个siRNA,并将shRNA表达模板插入pSilencer1.0-U6载体,构建shRNA表达质粒,将其与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pEGFP+2B融合表达质粒瞬时共转染BHK-21细胞,以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表达量的变化,以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对2B基因mRN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本试验所构建的针对2B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可以在BHK-21细胞中抑制2B基因的瞬时表达。
- 崔丽瑾王兴龙任林柱伍晓慧郎需龙张辉梅英武李晓燕卜朝阳
- 关键词:FMDVRNA干扰
- 羊布鲁氏菌16M Omp25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毒性和自激活效应检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含羊布鲁氏菌16M Omp25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检测诱饵质粒表达产物对cdc25H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以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布鲁氏菌Omp25基因的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Sos上,构建诱饵重组质粒pSos-Omp25,经测序正确后,将其将转化到酵母菌cdc25H感受态细胞,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结果]序列测定证明重组诱饵质粒pSos-Omp25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表达产物对cdc25H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无激活作用。[结论]利用SOS恢复系统(SRS)成功构建了羊布鲁氏菌16M Omp25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为筛选与羊布鲁氏菌16M Omp25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创造了条件。
- 屈海龙王海浪李晓燕张瑞王秀然陈思钱晶王兴龙
- 关键词:自激活作用
- 羊布鲁菌16M VjbR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毒性和自激活效应检测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Sos招募系统(SRS),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羊布鲁菌16M VjbR基因的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Sos中,构建诱饵重组质粒pSos-VjbR,经测序正确后其将转入酵母菌cdc25H(α)感受态细胞,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及对报告基因有无自激活作用。结果表明,经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诱饵质粒pSos-VjbR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转化入酵母细胞后,经检测其表达产物对cdc25H(α)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对报告基因亦无自激活作用。这为利用SRS来研究与羊布鲁菌16MVjbR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 屈海龙王景龙李晓燕张瑞王秀然陈思钱晶王兴龙
- 关键词:自激活作用酵母双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