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禹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对归纳推理非对称性现象的特征迁移解释被引量:3
- 2007年
- 作者创新提出对归纳推理非对称性现象的特征迁移解释,认为根据由前提类别已知的特征集合构成的特征样本中迁移出现在结论类别中的特征的比例,能预测作为新特征的归纳特征由前提类别迁移到结论类别的可能性。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实验结果支持对非对称性现象的特征迁移解释而不是原来的两种相似性解释。
- 李有禹王墨耘
- 超声导盲镜应用研究
- 1997年
- 超声导盲镜应用研究李有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西安710062;作者,男,47岁,讲师)1工作原理及实验方法超声导盲镜是利用超声波脉冲反射法和超声波回声测距技术来帮助盲人在行走中发现障碍物的设备.它的主要元件安装在眼镜架上,由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
- 李有禹
- 应用G-TAT对听障中学生人格特征的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学生团体主题统觉测验(G-TAT)对听障中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健听中学生相比,听障中学生得到学校和社会承认的愿望非常强烈,希望能被社会接纳,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但其独立的需要较弱,较为依赖、顺从。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遇到挫折时,听障中学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退缩的方式来应对。同时,与健听中学生相比,听障中学生更多地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对人生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 李有禹田青杨建科张梅兰继军
- 关键词:人格特征
- 艾森克量表计算机程序设计被引量:1
- 1995年
-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艾森克量表的复杂统计与计算问题.将被试者对答卷问题的回答结果进行量化,并采用数组进行校正,变换艾森克T分转换表的形式,从而使艾森克问卷的测试统计、分析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克服了纸笔测试过程繁杂、低效和易于出错的不足.
- 李有禹
- 关键词:程序设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