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

作品数:35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小麦
  • 10篇基因
  • 6篇种质
  • 6篇小偃麦
  • 6篇分子标记
  • 5篇锈病
  • 5篇条锈病
  • 5篇偃麦草
  • 5篇耐盐
  • 4篇盾壳霉
  • 4篇性状
  • 4篇衍生系
  • 4篇苗期
  • 4篇抗条锈
  • 4篇抗条锈病
  • 3篇植物
  • 3篇中间偃麦草
  • 3篇胁迫
  • 3篇耐盐鉴定
  • 3篇抗条锈病基因

机构

  • 35篇山西农业大学
  • 8篇山西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35篇李欣
  • 9篇贾举庆
  • 6篇马丽娜
  • 6篇高俊明
  • 3篇王建明
  • 2篇李锐
  • 2篇冯瑞云
  • 2篇李新凤
  • 2篇李欣
  • 2篇杨华
  • 1篇郭数进
  • 1篇刘爱峰
  • 1篇刘龙龙
  • 1篇闫金龙
  • 1篇刘建军
  • 1篇王慧杰
  • 1篇李光蓉
  • 1篇杨怀卿
  • 1篇张美俊
  • 1篇杨足君

传媒

  • 7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科技
  • 1篇植物保护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07
  • 2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盐胁迫响应相关ERF基因的分离和初步验证被引量:4
2021年
隶属于AP2/ERF超家族的乙烯响应因子(ERF)是植物抵御盐胁迫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基因,为了减轻盐渍土地对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从小麦全基因组中分离了AP2/ERF超家族,根据聚类结果和结构特征从中鉴定出96个ERF家族成员,在A、B、D基因组中共有229个拷贝序列;通过聚类分析和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13个与已克隆耐盐ERF基因相似性高或受NaCl诱导的TaERF成员,随后利用小麦抗感材料验证13个TaERF成员在受250 mmol·L^(-1)NaCl处理后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TaERF27、TaERF35、TaERF55和TaERF64在耐盐材料CH7034中受NaCl胁迫后显著上调,而在盐敏感品种SY95-71中无明显变化,推测其可能为盐胁迫响应基因;组织特异表达和启动子调控元件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基因在CH7034苗期根和叶中均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并且每个基因起始密码子前2000 bp区域内包含脱落酸、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多种植物激素响应元件,推测它们可能参与植物多种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通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植株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并为小麦品种耐盐性改良提供了参考基因。
李世姣张晓军乔麟轶贾举庆常利芳张树伟畅志坚李欣
关键词:小麦盐胁迫
57份小麦微核心种质苗期耐盐鉴定及分子标记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进一步发掘小麦耐盐种质并将其应用于分子育种,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分子辅助选择依据,以耐盐品种旱选10号与盐敏感品种中国春作为对照,通过苗期耐盐指数(Salt injury index,SI)对57份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表型鉴定,同时利用已报道的24个耐盐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标记。结果表明,在250 mmol/L NaCl溶液胁迫后,供试种质的盐害指数呈正态分布,表现为高感、敏感、中耐、耐盐、高耐的种质分别有5、21、24、6、1份,其中,评价等级为耐盐及以上(SI<40.00%)的种质有带芒红麦、黄瓜先、半截芒、小偃6号、兴义4号、Atlas 66和尚麦等7个品种,且带芒红麦、黄瓜先和半截芒的耐盐性明显高于对照旱选10号(SI=30.00%),尤其是带芒红麦为高耐种质(SI=14.24%);Xcfd9在供试种质中具有a、b、c等3种标记型,对应的种质平均盐害指数分别为49.59%(中耐)、57.06%(中耐)和64.74%(盐敏感),存在显著差异(F>F_(0.05),P=0.04),表明Xcfd9与供试种质耐盐性存在紧密相关,且a型或b型标记型在研究筛选出的7份耐盐种质中均存在。
宋楠陈家婷郭慧娟常利芳张树伟陈芳李欣张晓军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微核心种质耐盐分子标记
苗期冷冻法快速鉴定小偃麦衍生系的抗寒性
2022年
小麦是一种喜凉作物,但也容易受到寒害的威胁,利用近缘物种进行抗寒性改良是拓宽小麦遗传基础的有效方法。为了建立一种室内快速鉴定小麦苗期抗寒性强弱的方法,为小麦抗寒种质筛选服务,也为小麦抗寒育种及遗传研究提供新的种质资源,试验以苗期冷冻成活率为指标,结合田间越冬性调查,对29份源于中间偃麦草或长穗偃麦草的小偃麦衍生种质进行了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采用室内冷冻法可获得具有显著差异的抗寒性结果,试验材料的抗寒系数在0.77%~100%均有分布,其中有4份材料的苗期抗寒系数大于90%,分别为16W16-1、CH15132、CH7034、CH1677,其具有优良的苗期抗寒性。越冬性鉴定结果表明,田间冻害等级最大为6级,最小为2级,变异系数为31.04%;对田间冻害等级与室内冷冻成活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06,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采用室内冷冻法可有效鉴定小麦品种的抗寒性。抗寒系数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寒系数可显著影响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且与产量呈正相关。
郭慧娟常利芳乔麟轶李欣李欣陈芳贾举庆贾举庆张晓军
关键词:抗寒性苗期偃麦草
盾壳霉产几丁质酶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在SMCS培养液中加不同的碳源、氮源以及双碳源,改变培养时间、温度及培养液的pH值,研究了盾壳霉产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盾壳霉接种在改良的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 r·min^1.20℃)上培养15 d,可诱导产生大量的几丁质酶。改良的SMCS培养液配方:KH_2PO_4680 mg,K_2HPO_4870 mg,KC1200 mg,NH_4NO_3lg,MgSO_4·7H_2O_200 mg,CaCl_2 200 mg.FeSO_4 2 mg.znSO_4 2 mg,MnSO_4 2mg,葡萄糖5 g,几丁质5 g,加水1000 mL,调pH值到6.5。
马丽娜高俊明李欣
关键词:盾壳霉几丁质酶
小麦高代品系中抗条锈病基因Yr69的分子标记检测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抗病基因改良品种的抗病性是防治条锈病危害的有效途径,育种过程中使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markerassisted selection)能够有效提高目标基因的选择效率。为了检测长4738/CH7086和烟农999/CH7086后代选系中是否含有抗条锈病基因Yr69并验证Yr69连锁标记的有效性,利用分子标记2AS33和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2个群体的63个F6品系进行了标记检测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长4738/CH7086后代的35个品系中有32个含有Yr69,且全部表现为抗病,1个品系未检测到Yr69但也表现为抗病;烟农999/CH7086后代的28个品系中有8个含有Yr69,其中7个抗性稳定,1个出现抗、感分离现象;63个品系中有3个基因型与表型不一致,2AS33检测的准确率为95.2%,可有效用于抗条锈病基因Yr69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出的40个稳定抗病品系经过产量与适应性鉴定后可用于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也可作为优良亲本用于抗病育种。
张晓军杨文静郭慧娟闫贵云李欣乔麟轶常利芳阎晓涛张树伟郭数进贾举庆畅志坚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育种
耐盐小麦种质筛选、鉴定与评价被引量:11
2020年
为筛选、鉴定和评价耐盐小麦种质,本研究以耐盐小麦品种青麦6号、德抗961以及普通小麦品种济麦22、济麦23为材料,进行7个盐浓度梯度筛选,结果表明,2. 0%盐浓度可以作为小麦芽期耐盐性筛选浓度。利用该盐浓度对1 52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筛选,发现其相对盐害指数从0. 19~1. 00不等,随着盐害指数升高,供试材料数呈抛物线式上升;其中盐害指数低于0. 5、0. 4、0. 3的材料分别有60、19、3份。以青麦6号和德抗961为对照,对盐害指数低于0. 3的济麦21、济麦262以及济麦22、济麦23等品种进行室内苗期耐盐性鉴定和盐碱地条件下的农艺及产量性状测定,结果显示:济麦262的苗期耐盐性优于其它5个小麦品种;低盐(0. 1%)胁迫对济麦22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小;盐胁迫对小麦旗叶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的影响;济麦22、青麦6号和济麦262的产量较高。
韩冉解树斌李欣郭宪峰宫文萍汪晓璐刘爱峰李豪圣刘成刘建军
关键词:小麦耐盐性农艺性状
植物盐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主要表现在对植株根部的渗透胁迫和对地上部的离子毒性。提升植物本身的耐盐性则有助于改良利用盐渍化土壤。本文综述了植物在细胞水平和生理水平对盐胁迫的响应过程,涉及植株对Na^(+)的感知以及因高浓度Na++导致的渗透胁迫、光合作用减弱以及根部结构改变,并阐述了HKT1转运蛋白介导的耐盐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响应盐胁迫机制提供参考。
宋楠张潇文李艳虹张晓军李欣张树伟陈芳常利芳郭慧娟乔麟轶畅志坚
关键词:光合作用
基于55K SNP芯片的山西冬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山西省冬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演变规律,为山西省小麦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品种选育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原始亲本材料。【方法】以山西省冬小麦323份地方品种和105份育成品种为自然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对428份自然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主成分、遗传聚类及亲缘关系。【结果】SNP位点在21条染色体上的分布范围为329—1639个,平均值为1152个;7个部分同源群中的分布范围为2154—3852个,平均值约为3456个;基因组的分布规律为:B基因组>A基因组>D基因组;基因组注释多态性标记,在基因间区分布最多,约占50%,分析表明,SNP位点在21条染色体、7个同源群和3个基因组上均有覆盖,但分布各异,多态性比率为45.60%。整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0.0185)均低于平均期望杂合度(0.4992),整个自然群体的香农-威纳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大。对比自然群体多样性各参数,发现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不高,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地方品种略高。群体结构分析将群体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307份材料,以地方品种为主;第Ⅱ类群121份材料,以育成品种为主。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均将自然群体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21831,变幅为0.00127—0.72461;第Ⅱ类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4619,变幅为0.00038—0.76489;第Ⅲ类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6521,变幅为0.00049—0.43033;第Ⅳ类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7643,变幅为0.00118—0.60496;第Ⅴ类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2039,变幅为0.00042—0.37032,可见,山西省冬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异幅度较大,但平均遗传距离值较低,聚类分群明显,类群中部分品种的遗传关系较近。经对比,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的平均遗传距离均要高于第Ⅱ类群、第Ⅲ类群和第Ⅴ类群,第�
雷梦林刘霞王艳珍崔国庆穆志新刘龙龙李欣逯腊虎李晓丽张晓军
关键词:小麦育成品种
马铃薯AS2基因家族的鉴定与逆境胁迫表达被引量:2
2020年
高盐、干旱、高温、低温等非生物胁迫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重要因素,鉴定和探究马铃薯逆境胁迫应答相关基因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ASYMMETRIC LEAVES2(AS2)基因家族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鉴定得到43个马铃薯AS2基因家族成员.结果显示,根据保守结构域的差异将AS2基因家族分为ClassⅠ、ClassⅡ两类,其中ClassⅠ分为Ⅰa、Ⅰb、Ⅰc、Ⅰd、Ⅰe共5个亚类,ClassⅡ分为Ⅱa、Ⅱb两个亚类.马铃薯AS2蛋白主要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两种二级结构组成,定位在细胞核中.通过对马铃薯植株进行高盐、干旱、低温和高温胁迫处理,并对叶片和根中部分AS2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ClassⅠ类和ClassⅡ类中大部分成员均参与逆境胁迫应答,但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高盐胁迫下,叶片中StAS2-7和根中StAS2-27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0倍;干旱胁迫下,除StAS2-4外的其余成员在叶片和根部表达量明显上调;高温胁迫下,叶片中StAS2-15表达量下调,其余成员表达上调;低温胁迫下,大部分StAS2成员表达量变化上调.本研究表明马铃薯AS2基因家族成员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保守性与物种特异性,可以通过响应逆境胁迫维持马铃薯体内的正常代谢,增强马铃薯抵御非生物胁迫的能力.
梅超刘玉卫孙蕾王慧杰董雪李欣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系统发育非生物胁迫
小麦品系CH7034中耐盐QTL定位被引量:5
2022年
鉴定小麦耐盐种质对于充分利用盐碱地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CH7034是本实验室自育的1份小麦耐盐品系,为了明确其耐盐性遗传规律和控制位点,利用CH7034与盐敏感品种SY95-71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QTL分析。基于SNP芯片数据和盐害指数(salt injury index),在2A、2D、4B和5A染色体上共检测出6个QTL,分别为QSI.sxau_2A、QSI.sxau_2D、QSI.sxau_4B.1、QSI.sxau_4B.2、QSI.sxau_5A.1和QSI.sxau_5A.2。其中,QSI.sxau_5A.1在3次盐胁迫试验中均能被检测到,具有最高的表型变异解释率(15.73%~20.18%),且不同于5AL染色体上已报道的其他耐盐位点。在QSI.sxau_5A.1区间开发并整合了7个SSR标记,将LOD峰值进一步确定在SSR-D1处。基于转录组数据库,从QSI.sxau_5A.1区段内筛选了12个响应盐胁迫的高置信基因。研究结果为CH7034耐盐位点的精细定位乃至克隆奠定了基础,也为小麦耐盐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种质和分子标记。
张潇文李世姣张晓军李欣杨足君张树伟陈芳常利芳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盐胁迫盐害指数SNP标记QTL定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