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波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侧凸
  • 11篇脊柱
  • 11篇脊柱侧
  • 11篇脊柱侧凸
  • 10篇特发性脊柱
  • 10篇特发性脊柱侧...
  • 10篇青少年特发性
  • 10篇青少年特发性...
  • 8篇骨细胞
  • 6篇细胞
  • 4篇软骨
  • 4篇软骨细胞
  • 4篇褪黑素受体
  • 4篇成骨
  • 4篇成骨细胞
  • 3篇少年
  • 3篇褪黑素
  • 3篇青少年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黑素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医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邱勇
  • 14篇李海波
  • 8篇孙光权
  • 7篇黄爱兵
  • 6篇殷刚
  • 6篇刘臻
  • 5篇朱泽章
  • 4篇邱旭升
  • 4篇钱邦平
  • 3篇朱锋
  • 3篇束昊
  • 3篇孙超
  • 3篇王斌
  • 3篇王信华
  • 3篇刘文军
  • 2篇曹兴兵
  • 2篇王渭君
  • 1篇李卫国
  • 1篇孙旭
  • 1篇朱峰

传媒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CSF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水平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关系。方法AIS患者27例,其中男25例,女2例;年龄12~18岁,平均14.9岁;Cobb角40°~94°,平均57.3°。将所有AIS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为骨量正常患者;B组13例,为骨量减低患者。正常对照组8例(定为C组),年龄12~18岁,平均15.3岁。3组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部位包括非优势侧股骨近端及腰椎。所有受试者术中取适量髂前上嵴的松质骨,运用植块法培养成骨细胞。培养至P3代后行表型鉴定,用RT-PCR检测AI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M-CS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B组中M-CSFmRNA的表达量均较A组(P<0.05)和C组高(P<0.05),A组与C组M-CSF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CSF在OB水平mRNA表达强度的异常可能与AIS骨量降低的分子机制相关。
孙超邱勇殷刚刘臻束昊王信华刘文军李海波
关键词:M-CSF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成骨细胞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受体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差异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分别从患者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进行表型鉴定。抽提细胞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2组褪黑素受体MT1、M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至P3代,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体外培养细胞的表型与BMSCs的表面标志相符。AIS组MT1、MT2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BMSCs褪黑素受体MT1、MT2的表达无异常。在干细胞水平,褪黑素受体与AIS的发病可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李海波邱勇孙光权黄爱兵王渭君邱旭升
关键词:褪黑素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信号通路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是否存在异常。方法24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9例。分别从患者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进行表型鉴定。取P3代BMSCs,先采用福斯可林刺激BMSCs内环磷酸腺苷(cAMP)升高,然后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内cAMP的水平。结果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至P3代,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体外培养细胞的表型与BMSCs的表面标志相符。AIS组和正常对照组BMSCs的cAMP的基础水平都很低,在给予福斯可林刺激以后,cAMP的水平明显升高,此后再给予生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药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可能不存在异常。
王斌李海波邱勇邱旭升朱锋孙光权王渭君
关键词:褪黑激素信号转导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人髂骨生长板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人髂骨生长板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手术中获得的1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髂骨生长板软骨行体外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代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由原代的多角形逐渐变为长梭形;(2)MTT比色法检测显示,第2代髂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倒"S"形,在第4~8d细胞呈对数生长,在9~10d达平台期,至第11d开始出现生长抑制。(3)第2代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呈强阳性。(4)Ⅱ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从第2代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结论]采用联合酶序贯消化法将软骨细胞悬液和软骨块共同体外培养髂软骨细胞简单、有效,P2代细胞很好的保持了软骨细胞的特性,可以作为种子细胞来源。
黄爱兵邱勇孙光权李海波殷刚曹兴兵钱邦平朱泽章朱峰
关键词: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从成骨细胞(osteoblast,0B)水平探讨核网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关系。方法:AIS患者(AIS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1-19岁,平均14.75岁,Cobb角40°-96°,平均59.65°;同年龄非脊柱畸形患者(对照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0-19岁,平均15.25岁。两组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部位包括非优势侧股骨近端及腰椎。所有受试者术中取适量髂前上嵴的松质骨,运用植块法培养成骨细胞。培养过程巾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钙结节染色法和RT-PCR检测骨钙素表达,并进行表型鉴定。取P2代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ANKL和OPG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植块法培养可以获得较多的原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染色及RT-PCR检测骨钙素表达证实所培养的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AIS组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的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ANKL的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岛(P〈0.01);OPG的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筹异(P〉0.05);RANKL/OP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成骨细胞中RANKL及OPG在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异常可能与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分子机制相关。
殷刚邱勇黄爱兵刘臻李海波孙光权曹兴兵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的表达量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AIS患者及8例非脊柱侧凸(肿瘤、外伤等)患者(对照组)。AIS组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12.7岁,平均Cobb角60.1°,其中10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2例取棘突软骨。对照组患者年龄10-15岁,平均12.9岁,其中7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例取棘突软骨。对髂软骨和棘突软骨标本进行细胞培养至二代,取二代细胞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软骨细胞表型鉴定,并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表达。AIS组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29和0.54±0.31.对照组分别为0.69±0.18和0.83±0.3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均减少,这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关。
孙光权邱勇黄爱兵李海波邱旭升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褪黑素受体软骨细胞
转录因子Runx2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从成骨细胞(0B)水平探讨转录因子Runx2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关系。方法2008年3月至12月行后路手术的AIS患者28例为试验组,男性2例,女性26例;年龄12~18岁,平均14.9岁;Cobb角40°-94°,平均57.3°。试验组根据骨密度(BMD)情况又分为:A组(骨量正常组)15例,B组(骨量减低组)13例。正常对照组(C组)为住院治疗的非脊柱畸形的8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2—18岁,平均15.3岁。各组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EXA)测量骨密度(BMD),测量部位包括非优势侧股骨近端及腰椎。所有受试者术中取适量髂前上嵴的松质骨,运用植块法培养OB。培养至P2代后行表型鉴定,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unx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B组较A组和c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unx2在OB水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异常可能与AIS骨量降低的分子机制相关。
孙超邱勇殷刚束昊刘臻王信华刘文军李海波
关键词:转录因子成骨细胞脊柱侧凸青少年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身高增长速率高峰的预测被引量:1
2009年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病因学说很多,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由于多数患者在青春发育期发病且随着生长发育而不断进展,生长发育和特发性脊柱侧凸(IS)的关系早已受到学者的关注。Porter认为IS可能是由于神经骨生长发育失衡引起。Guo等研究发现IS患者存在脊柱前柱相对过度生长,并认为这可能是导致侧凸的原因。朱锋等通过对AIS患者脊柱前后柱次发性生长骨骺的增殖和凋亡研究发现,AIS患者青春期脊柱前柱软骨细胞生长活性明显高于后柱,提示AIS患者脊柱前柱生长过快。目前一致认为,侧凸的进展与身高增长速率之问密切相关,在青春期快速生长阶段,侧凸进展也较为迅速;随着生长减缓或停滞,侧凸进展也变慢甚至停止。
李海波邱勇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侧凸患身高增长骨生长发育细胞生长活性青春发育期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s stromal cells,BMSCs)褪黑素受体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0例12~18岁志愿者,分别从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进行表型鉴定。抽提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褪黑素受体MT1、MT2 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细胞MT1、MT2蛋白的表达。结果: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至P3代,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体外培养细胞的表型与BMSCs的表面标志相符。细胞抽提总RNA以MT1和MT2两种受体的RT-PCR扩增产物电泳呈阳性条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存在MT1和MT2蛋白的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浆,呈棕褐色阳性颗粒,而细胞核上未见阳性颗粒。结论:人BMSCs中存在褪黑素受体MT1、MT2的表达,它是褪黑素作用的靶细胞。这为进一步研究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提供了实验基础。
李海波邱勇李卫国孙光权黄爱兵邱旭升
关键词:褪黑素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软骨细胞中Sox9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Sox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AIS患者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4例(男1例,女13例)年龄10~16岁(平均13.1岁)的AIS患者(AIS组),Cobb角41°~88°,平均51.4°;8例(男1例,女7例)非AIS患者(对照组),年龄10~15岁,平均12.9岁;腰椎骨折1例,脊髓室管膜瘤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脊柱骨样骨瘤1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例。在行手术治疗时获取髂骨生长板软骨,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并观察细胞形态;采用Ⅱ型胶原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传至P2代的细胞行表型鉴定;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软骨细胞中Sox9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酶消化法体外单层培养软骨细胞成功;细胞传至P2代时具有软骨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呈多角状;Ⅱ型胶原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细胞胞浆内可见棕褐色颗粒,很好地保持了软骨细胞的表型特征;AIS组患者软骨细胞中Sox9核酸表达强度为1.08±0.14,蛋白表达强度为0.38±0.14,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转录因子Sox9在软骨细胞水平表达强度的异常可能与AIS患者生长发育异常有关。
黄爱兵邱勇殷刚孙光权李海波钱邦平朱泽章
关键词:SOX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软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