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重庵

作品数:20 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铁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列车
  • 5篇高速列车
  • 5篇复合材
  • 4篇制动
  • 4篇磷酸钙
  • 4篇聚磷酸钙
  • 4篇复合材料
  • 3篇闸片
  • 3篇制动闸片
  • 3篇软骨
  • 3篇摩擦磨损性能
  • 3篇聚磷酸钙纤维
  • 3篇降解
  • 2篇性能研究
  • 2篇韧性
  • 2篇显微组织
  • 2篇力学性能
  • 2篇磨损
  • 2篇摩擦材料
  • 2篇划痕

机构

  • 18篇兰州铁道学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兰州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全军装备维修...

作者

  • 20篇李重庵
  • 17篇石宗利
  • 6篇杜心康
  • 5篇戴刚
  • 4篇黄元林
  • 4篇俞焕然
  • 3篇李起鸿
  • 3篇王彦平
  • 2篇叶明惠
  • 2篇石广田
  • 1篇杨团民
  • 1篇丁旺才
  • 1篇吴庆记
  • 1篇常青
  • 1篇朱常琳
  • 1篇朱文贤
  • 1篇朱有利
  • 1篇张淑荣
  • 1篇张国强
  • 1篇陈新文

传媒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兰州铁道学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西藏医药
  • 1篇铁道学报

年份

  • 9篇2002
  • 6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g-Cu/Ti双层膜复合体系结合强度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用粘结法和划痕法测试了 Ag- Cu/Ti双层膜复合体系的结合强度 ,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 .结果表明 :由于受胶结合强度的限制 ,粘结法只适用于中低结合强度的测试 ;划痕法适用于软金属薄膜结合强度的测试 ,尤其对高结合强度的薄膜特别有效 ,而且能测出双层膜或多层膜中薄膜之间的结合强度和膜基界面的结合强度 .
石广田石宗利俞焕然李重庵王彦平
一种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CPP纤维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37
2001年
采用化学成分与人体骨矿物质相近的磷酸钙为主要原料 ,通过添加适量的稳定剂、阻降剂研制出具有可控降解速率的聚磷酸钙纤维 .测试了聚磷酸钙纤维的力学性能、降解性能、毒理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 。
石宗利戴刚李重庵俞焕然
关键词:聚磷酸钙纤维降解机理骨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材料降解速度
工业机器人运动车体位姿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介绍了工业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运动车体位姿的计算方法 ,论述了车体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变化关系 ,推导出了车体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矩阵 ,并进行了实验 .通过实验确定了实验方案中的目标物体的位置和摄像机的运动参数 ,为实验中所使用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导航打下了基础 .确定了工业机器人小车相对于目标的位姿 。
石广田俞焕然李重庵朱常琳
关键词:机器人变换矩阵视觉导航计算方法
高速列车铁基金属陶瓷制动闸片材料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 ,通过对材料组元、成分、工艺等的实验研究 ,研制出铁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用 J0 2型摩擦实验机测试了该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和摩擦稳定系数 ;用 MTS材料实验机、洛氏硬度计测试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硬度。结果表明 :材料具有高的摩擦系数 (0 .31) ,低的磨损率 (0 .0 0 2 2 mm/面次 )和高摩擦稳定系数 (88.9% ) ,以及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2 1.4MPa)、抗压强度 (133.5 MPa)和硬度 (4 5~ 6 5HRF)。因此 ,是有希望的高速列车制动闸片材料之一。
石宗利杜心康李重庵黄元林
关键词:摩擦磨损性能高速列车
CPP/PLL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初步研究被引量:35
2002年
 采用溶媒投放、颗粒滤取技术制备出CPP/PLL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PP/PLL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孔隙率(90%)、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以及三维连通、微孔、网状微观结构,故该复合材料有希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之一。
石宗利王彦平戴刚李重庵
关键词:软骨复合材料聚磷酸钙力学性能生物材料降解性能
新型骨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6
2002年
目的 研制符合骨与软骨组织工程制备技术要求的新型支架复合材料 ;并确定其性能与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参数指标。方法 按不同CPPf(聚磷酸钙纤维 ) /PLLA(L 聚乳酸 )重量比及相同CPPf +PLLA/NaCl颗粒重量比 ,采用溶铸颗粒沥取 (Solvent castingparticulte leaching)法制备系列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 ;液体置换法、压缩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密度、孔隙度、压缩模量及微结构特征 ;材料样品体外人工降解液直接浸渍法判定其生物降解性能 ,并观测其生物降解率、压缩模量及微结构改变。结果 系列支架材料密度为 0 10 8~ 0 16 5g/cm3 ,孔隙度 87 17%~ 93 2 4% ,压缩模量为 5 19~ 7 89MP ,横截面微结构由微孔海绵状过渡为纤维网状。随着支架材料在人工降解液中降解时间的延长 ,其降解率以 0 %~ 13 2 %线性递增 ;压缩模量呈线性降低至 1 10~ 2 78MP ;材料横截面微结构则发生相应改变。结论 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高孔隙度的三维立体结构 ,良好的抗压缩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经进一步优化设计后 ,可成为结构和性能符合各项要求的新型骨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戴刚石宗利李起鸿李重庵
关键词:软骨
Ag-Cu/Ti纳米双层膜结合强度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用粘结法 (拉伸法、扭转法、断裂力学方法等 )和划痕法分别测试了 Ag- Cu/Ti纳米双层膜的结合强度 ,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 .结果表明 ,粘结法由于受胶粘剂粘结强度的限制 ,只能适用于中低结合强度测试 ;划痕法适用于软金属薄膜结合强度测试 ,尤其对高结合强度的薄膜特别有效 。
石宗利黄元林王彦平李重庵
关键词:划痕法
两种自制支架材料对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生长与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评定两种自制支架材料DL 聚乳酸支架、聚磷酸钙纤维对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生长与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材料样品与体外单层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直接接触法 ,并对其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计数与DAN含量及其细胞外基质3 5S掺入量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 两种支架材料可与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完全相容 ,无关节软骨细胞毒性 ;对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的DNA、蛋白多糖及胶原合成无异常影响。结论 两种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关节软骨细胞相容性 ,对其功能物质的合成无异常影响 ,经其结构与性能优化 ,即可满足关节软骨组织工程制备技术的各项要求。
戴刚石宗利李起鸿李重庵
关键词:聚磷酸钙纤维关节软骨
摩擦力—划痕法评定PVD多层薄膜结合强度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采用摩擦力 -划痕法评定了 PVD Ag- Cu/Ti/stainless!steel双层薄膜的结合强度 ,测得其顶层与底层及底层与基体间的临界荷载值分别为 LC1、LC2 ,其中 LC1随膜厚的增加而减小 ,LC2 随膜厚的增加变化不大 ,且和Ti单层膜的 LC值相近。这与膜厚及膜内应力变化有关。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摩擦力 -划痕法评定多层薄膜结合强度有其独特的优点。可以确定多层膜中不同膜层的 LCi值 ,并以此来表征各层或某些层的结合强度值。
朱有利黄元林石宗利李重庵
关键词:PVD
铁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研制出铁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并对该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和磨损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铁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半定量分析的力学模型 .
石宗利张国强杜心康李重庵
关键词:摩擦学特性半定量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