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雄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免疫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病理
  • 3篇腺癌
  • 3篇临床病理
  • 2篇孕激素
  • 2篇脂膜炎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皮下
  • 2篇皮下脂膜炎
  • 2篇皮下脂膜炎样
  • 2篇皮下脂膜炎样...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腺肿瘤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9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陈红秋
  • 9篇李雄
  • 9篇杨达平
  • 8篇粟连秀
  • 3篇张兆明
  • 2篇梁立盛
  • 1篇边建民
  • 1篇冯毅

传媒

  • 3篇华夏医学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双侧卵巢环状小管状性索瘤一例
2003年
粟连秀陈红秋杨达平李雄
关键词:卵巢手术治疗
C-erbB-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C-erbB-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甲状腺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erb-B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erb-B2在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66.7%、83.3%、41.7%;甲状腺良性病变与甲状腺癌两者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CerbB2的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CerbB2可以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粟连秀张兆明陈红秋杨达平李雄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C-ERBB-2免疫组织化学
结直肠癌中DEK蛋白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
粟连秀张兆明冯毅梁素琨韦翠容杨达平宋建华陈红秋梁立盛李雄
项目来源:该项目为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文件编号是贵科社字[2013]5号文件,合同编号是贵科攻1305015,计划类别是科技攻关。项目背景: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物质生活水...
关键词:
关键词:结直肠癌蛋白检测临床病理学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4年
目的 观察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5例SPTCL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5例病人均表现为皮下单个或多个结节 ,4例伴发热。组织学上主要病变均在皮下脂肪组织内 ,瘤细胞主要浸润于脂肪细胞之间。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均表达CD4 5、CD4 5RO和CD3,均不表达CD2 0及CD6 8。结论 SPTCL较少见 ,预后差。诊断要点为异形的肿瘤细胞沿着脂肪细胞间浸润 ,CD4 5、CD4 5RO和CD3阳性有诊断意义。
陈红秋杨达平栗连秀李雄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肿瘤浸润
238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对 2 3 8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9年 1月至2 0 0 2年 3月 2 3 8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石蜡切片诊断良性肿瘤 2 12例 ,交界性肿瘤 2例 ,恶性肿瘤 2 4例。冰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为 98.3 % ,良性肿瘤为 99.5 % ,交界性肿瘤为 10 0 % ,恶性肿瘤为 87.5 %。结论
粟连秀陈红秋杨达平李雄
关键词:卵巢肿瘤冰冻切片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3年
目的:观察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SPTCL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学观察。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皮下单个或多个结节,4例伴发热。组织学上主要病变均在皮下脂肪组织内,瘤细胞主要浸润于脂肪细胞之间。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均表达CD45、CD45RO和CD3,均不表达CD20及CD68。结论:SPTCL较少见,预后差。诊断要点为异形的肿瘤细胞沿着脂肪细胞间浸润,CD45、CD45RO和CD3阳性有诊断意义。
陈红秋杨达平粟连秀李雄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病理学免疫组化学
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C-erbB-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对8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及C-erbB-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与C-erbB-2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和35.00%,高于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零表达(P均<0.01)。VEGF和C-erbB-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型无关(P>均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0.01),VEGF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中VEGF表达与C-erbB-2表达密切有关(χ2=12.97,P<0.01)。结论VEGF和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VEGF和C-erbB-2可作为临床上判定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粟连秀张兆明陈红秋杨达平李雄
关键词:乳腺肿瘤VEGFC-ERBB-2免疫组织化学
100例乳腺癌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和分析
2002年
陈红秋边建民杨达平粟连秀李雄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ER、PR检测,结合临床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ER、PR在47例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2%和59.57%,ER及PR的双阳性、双阴性分别为48.93%和34.04%。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ER、PR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子宫外病灶有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ER、PR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是一个可以综合反映病程、病情和病变性质的客观指标,其测定对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杨达平陈红秋粟连秀梁立盛李雄韦翠容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孕激素类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