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川

作品数:3 被引量:19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动态性能
  • 1篇施工方
  • 1篇施工方法
  • 1篇水泥土
  • 1篇水蚀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土料
  • 1篇土壤
  • 1篇物理性能
  • 1篇抗剪
  • 1篇抗剪强度
  • 1篇抗渗
  • 1篇抗渗性
  • 1篇环境危害
  • 1篇混合物
  • 1篇玻璃纤维
  • 1篇草木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亚川
  • 2篇杨素平
  • 2篇莫永京
  • 2篇彭红涛
  • 2篇雷廷武
  • 2篇张心平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玻璃纤维水泥土集雨面物理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为了提高集雨—灌溉农业中雨水收集的效益 ,开发经济、适用的材料用于建造集雨面非常重要。为确定新开发的一种集雨面材料—玻璃纤维水泥土在恶劣环境下 (如冻融、干湿变化 )其强度和抗渗透性的变化 ,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控制条件下的性能试验研究。用玻璃纤维水泥土制成的集雨面立方体试块 ,研究了集雨面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物理作用下的强度、抗渗性能和体积冻胀变形特性。定量确定了玻璃纤维水泥土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玻璃纤维水泥土集雨面的抗压强度在浸水饱和后比初始抗压强度降低 2 6% ,而在冻结融化和干燥后恢复并比初始抗压强度增加 41% ,且随干湿循环和冻融烘干循环次数增加略有提高 ;体积随干湿或冻融的膨胀或收缩变化较小 ;表面的渗透性较低。
莫永京彭红涛雷廷武杨亚川叶明起张心平杨素平
关键词:水泥土玻璃纤维动态性能
集雨面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雨面材料及其施工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粉碎了的土料、水泥形成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物中还包括玻璃纤维;土料的含水率为12%~17%,水泥占混合物质量或体积的7%~17%,玻璃纤维占混合物质量或...
莫永京彭红涛雷廷武杨亚川杨素平张心平
文献传递
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抗水蚀强度与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84
1996年
分析了草本植被根系保持水土效能的机理,提出将根茎连接处形成的微型“栏上栅”及“滤水土体”抵抗径流推移破坏的极限能力,作为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的抗水蚀强度,并研究了它与含根量的相关性。通过复合体原型结构试样的直剪试验,证明复合体的抗剪强度τf与法向压力σ的关系符合库伦定律,即τf=σtan+C,但式中是土粒与土粒、土粒与根系之间的综合内摩擦角(13°~25°);C是土位与土粒、土粒与报系之间的凝聚力,以及由土的剪应力传递给根系而引起的根系抗拔力之和(16~60kPa)。由试验结果知,复合体抗剪强度随含根量增加而增大,随含水量增多而减小;C值与含根量呈正相关,而值与含根量关系不大。
杨亚川莫永京王芝芳廖植樨邓健张心平
关键词:土壤抗剪强度水土保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