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付梅

作品数:32 被引量:2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活性
  • 6篇学成
  • 6篇细胞
  • 6篇化学成分
  • 4篇乙酰
  • 4篇乙酰胆碱
  • 4篇乙酰胆碱酯酶
  • 4篇挥发油
  • 3篇抑菌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色谱
  • 3篇蛇毒
  • 3篇气相色谱
  • 3篇茱萸
  • 3篇相色谱
  • 3篇酶抑制剂
  • 3篇活性研究
  • 2篇胆碱
  • 2篇胆碱酯酶抑制...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贵州省-中国...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黔南民族医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1篇杨付梅
  • 18篇孙黔云
  • 5篇郭丽
  • 5篇赵超
  • 5篇郝小江
  • 5篇朱海燕
  • 4篇李娇
  • 4篇王道平
  • 3篇程新星
  • 2篇龚涛
  • 2篇龙春林
  • 2篇阮婧华
  • 2篇穆淑珍
  • 2篇李敏
  • 2篇杨娟
  • 2篇张志荣
  • 2篇周欣
  • 2篇罗波
  • 2篇邓璐璐
  • 1篇关永霞

传媒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增加口服吸收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槲皮素(QUE)混悬液、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3种剂型的体内、外生物学特性,探讨药物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肠灌注法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实验方法,对比3种剂型的肠渗透性;通过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实验,对比3种剂型体外的细胞摄取;考察细胞NPC1L1介导的转运、内吞、被动渗透,阐明药物摄取机制。结果大鼠原位肠灌注实验表明,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渗透性最高,约为槲皮素混悬液的14倍、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3倍;以槲皮素混悬液为参照,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证明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变化不显著(Fr=1.3)但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Fr=4.6);体外细胞转运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摄取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体外转运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减少NPC1L1作用和增加被动扩散是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吸收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通过提高檞皮素的脂溶性和水溶性,增加被动渗透,进而提高檞皮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阮婧华杨付梅张金洁龚涛张志荣郝小江
关键词:槲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生物利用度
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研究山萘酚的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毒性及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探究山萘酚的肾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分为细胞对照组(二甲亚砜终浓度<0.01%)、山萘酚5,10,20,50和100μmol·L^(-1)组及多柔比星(Dox)10μmol·L^(-1)组。Hoechst 33342染色和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活细胞数目和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DCFH-DA,Mito-Tracker Red CMXRos和Fluo-4 AM分别检测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和Ca^(2+)内流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ATP含量;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DNA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入核情况,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蛋白〔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c-Jun N端激酶(JNK)、p-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ERK〕和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蛋白(p-STAT3和STAT3)的表达。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山萘酚5,10,20,50和100μmol·L^(-1)组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P<0.01);山萘酚10,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P<0.01);山萘酚10,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ROS水平升高(P<0.05,P<0.01);山萘酚5,10,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MMP下降(P<0.01);山萘酚50和100μmol·L^(-1)组细胞Ca^(2+)内流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山萘酚2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P<0.01);山萘酚各剂量组DN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山萘酚50和100μmol·L^(-1)使NF-κB p65发生磷酸化并入核;山萘酚上调MAPK通路p-p38 MAPK,p-ERK,p-JNK和JNK蛋白及JAK2/STAT3通路p-STAT3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山萘酚对HK-2细胞有明显毒性,机制与其促进ROS水平升高而介导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
路青瑜郭丽郭丽杨付梅李娇
关键词:山萘酚肾毒性NF-ΚB
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人工合成或从植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去氢吴茱萸碱(或其盐)与小檗碱(或其盐)进行组方,形成组合物,经生物活性测发现此组合物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因...
杨小生赵超朱海燕孙黔云杨付梅
文献传递
基于高内涵筛选技术的吴茱萸次碱肝毒性研究
2022年
目的利用高内涵筛选技术研究吴茱萸次碱(ruteacarpine,RUT)的肝毒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HepG2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RUT后作用不同时间,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高内涵检测RUT对细胞存活、细胞核面积、线粒体膜电位(MMP)、ROS、钙离子内流、细胞膜完整性(DIR)和MAPK、NF-κB、JAKs-STATs信号通路活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00μmol·L^(-1)RUT明显抑制了HepG2细胞的活力(P<0.01),表现为RUT作用24 h后,细胞核面积减少,核形态不均一,作用48 h后存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并伴随着细胞的早期凋亡(P<0.01);从6 h开始,100μmol·L^(-1)RUT组细胞内活性氧和钙离子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膜完整性明显降低(P<0.01);100μmol·L^(-1)RUT作用24 h后,ERK1/2、JNK、STAT3和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总蛋白未见明显变化;在3 h可检测到c-Jun、c-Fos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3 h时间点,可明显检测到p-NF-κB p65的表达上调(P<0.01),但NF-κB p65入核不明显。结论吴茱萸次碱在100μmol·L^(-1)的条件下对HepG2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性,其毒性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的细胞损伤有关。
郭丽路青瑜李娇杨付梅孙黔云
关键词:吴茱萸次碱肝毒性氧化应激HEPG2MAPK
银杏双黄酮对高糖致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银杏双黄酮对高糖致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ICAM-1和炎症介质(IL-6、TNF-α)的含量变化;荧光免疫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HMEC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 p65核内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及p-NF-κB p65、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HMEC暴露于高糖后,NF-κB信号通路活化,NF-κB p65磷酸化及核内转录活性明显上调,HMEC表达ICAM-1和TNF-α、IL-6明显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比值出现上调。1×10^-5、1×10^-6、1×10^-7 mol·L^-1的银杏双黄酮对上述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上调均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银杏双黄酮对高糖刺激HMEC炎症反应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郭丽郭丽张启云杨付梅孙黔云
关键词:高糖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黏附分子炎症介质
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为新药发现阶段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E)抑制剂的筛选提供实用的筛选方法,并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选择性评价模型。方法以大鼠血清作为丁酰胆碱酯酶酶源,按照酶反应体系构建原则,在pH 7.4和37℃的条件下,以96孔板为载体,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在确定模型的筛选运行条件后,采用3种阳性药物和115种植物提取物对构建的模型进行筛选测试。结果采用大鼠血清为酶源成功构建了实用的BChE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结论本工作构建的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基本具备了简便、快速、可靠、经济、拓展性好的优点,可用于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大规模筛选,同时,该模型可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相互配合使用,用于评价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选择性。
杨付梅孙黔云
关键词:丁酰胆碱酯酶阿尔采末病
补体旁路激活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炎症病理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补体旁路激活所导致的小鼠肺部急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为药物筛选及干预研究提供理想的小鼠肺部急性炎症病理模型。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眼镜蛇毒因子(CVF)激活血清补体旁路途径,根据注射后取样时间不同,分为15 min、30 min、1 h、2 h、6 h组,同时平行设置PBS对照组。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肺含水量,并行病理切片检查,肺组织匀浆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测定BALF中的细胞数和蛋白含量,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BALF和血清中的IL-6、TNF-α、P-selectin和ICAM-1含量。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CVF后可致肺部炎性细胞明显浸润,MPO活性明显上调,BALF中细胞总数和蛋白浓度明显增加。BALF和血清中的IL-6、TNF-α、P-selectin水平及血清中ICAM-1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BALF中P-selectin含量在30 min时间点出现1个小高峰,IL-6和TNF-α在1 h时间点出现1个高峰,在2 h时间点均无进一步上升,但在6 h时间点各指标均又明显升高;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在1 h时间点达到峰值,随后浓度降低,P-selectin和ICAM-1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上升。而肺系数、肺含水量及BALF中ICAM-1的含量与PBS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补体旁路激活可导致小鼠肺部急性炎症的发生,以30 min至1 h的炎症反应最为明显,该实验可以为药物筛选及干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肺部急性炎症病理模型。
郭静李敏杨付梅孙黔云
关键词:眼镜蛇毒因子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黏附分子炎性介质
刺梨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神经营养活性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 对刺梨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及神经营养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及Sepharose CL-6B凝胶柱色谱对刺梨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RRTP-1~RRTP-8共8个多糖组分。凝胶柱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纯度。采用PC12细胞对各组分的神经营养活性进行筛选,并对纯化的单一多糖进行活性定量测定。结果 RRTP-1和RRTP-3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一多糖。PC12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多个多糖组分能刺激PC12细胞产生神经纤维样突起。结论 多数刺梨多糖组分具有神经营养活性。
杨娟杨付梅孙黔云
关键词:刺梨多糖分离纯化神经营养神经生长因子
贵州苦丁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周欣赵超杨付梅杨小生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
眼镜蛇毒中一个新的抗补体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免疫性疾病、急性肺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病征的发生与补体异常激活密切相关。抗补体药物研究是新药开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发现并分离纯化获得新的抗补体活性蛋白质,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加以研究。在抗补体活性追踪的指导下,采用蛋白质层析技术对眼镜蛇毒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ALDI-TOF-MS、SDS-PAGE和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纯度及分子量;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等电点;采用Edman降解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目标蛋白质对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抑制活性以及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和SRB法检测目标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测定目标蛋白质对多种来源红细胞的溶血活性;采用KB平板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SP 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层析和RP-HPLC C18反相层析,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一个均一的抗补体蛋白质,将其命名为CTX-CI。还原性SDS-PAGE测得CTX-CI的表观分子量为12. 7 kD,凝胶过滤法测得分子量为9. 7 kD,MALDI-TOF-MS测得精确分子质量为7. 0 kD;变性条件下测得CTX-CI的等电点为9. 81;N-端氨基酸序列为LKCH。相关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TX-CI能有效抑制人血清补体经典途径,其IC50为0. 046 g/L,但对补体旁路途径无明显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TX-CI能抑制补体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同时,CTX-CI对肿瘤细胞株A549、K562和MCF-7细胞表现出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 32 g/L、0. 58 g/L、0. 63 g/L;对豚鼠红细胞有轻微的溶血作用;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个新的抗补体蛋白质-CTXCI,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表明其属于细胞毒素,CTX-CI能明显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其机制与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有关。
石磊石磊石磊路青瑜李娇杨付梅
关键词:眼镜蛇毒补体细胞毒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