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锋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省属科研单位社会公益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探讨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标准,完善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采用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构成测算方法,包括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社会保障费及发展权收益。以安阳市为例,采用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方案,计算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将由原来的120-230元/m^2增加至229-769元/m^2,体现了征地过程中的等价交易关系。采用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标准可有效解决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征地矛盾。
- 马军成吴翼虎郑防修杨建锋
- 关键词:土地经济征地补偿文献法公共利益发展权社会保障
- 河南省耕地质量遥感识别技术研究
- 王令超马军成杨建锋田燕樊雷张淼李春发王玉钟赵琼李永鑫
- 耕地是土地中精华部分,长期以来,其质量保护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随着中国人口、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峰相继逼近,中国土地资源状况尤其是耕地环境和质量正逐步发生变化,如何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状况变化已迫在眉睫。遥感作为一种快速...
- 关键词:
- 关键词:耕地土壤普查
- 一种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系统
- 一种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发展水平评价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确定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对应的多个评价指标;对各个所述评价指标进行细分,得到多个评价子指标;获取实验区在各个所述评价子指标上对应的检测数据;对各个所述...
- 李世杰康洋鸣万斯斯王亚晨陈丛笑罗宁张宏杨建锋
- 耕地分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0年
- 为探讨耕地分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本文采用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别建立了耕地分等单因素与粮食产量间定量关系序列和因素组合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分等单因素的级别变化会引起粮食生产能力的改变,变化幅度在45~1335kg/km2,变化最大值是有效土层厚度在2~3级间的改变,最小值为排水条件1~2级间的改变;因素组合对产量的影响表现出某一因素指标值的改变,会引起耕地自然质量分的改变和产量的变化,自然质量分在0.5~2.4之间变化,对应的粮食产量变化范围为760~11000kg/km2,即自然质量分每变化0.1,粮食产量变化500kg/km2。研究结论表明,耕地分等单因素及其因素组合的变化对粮食产量均产生较大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应根据耕地分等不同区域的因素特征制订具体措施。
- 杨建波王朝晖邱士可王莉杨建锋田燕宋艳华
- 关键词:土地利用粮食产量
- 河南省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研究
- 王令超郝云昌董建国王建国杨建波杨建锋田燕李保莲翟海国雷子平李春发朱茹颖刘晓丽王海明许建超沈辉
- 该项目目的是研究和探索河南省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方法,包括折算系数的制定、折算程序、折算方法等;同时结合河南省实际,研究补充耕地等级评定的方法,提出河南省补充耕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择和优化设计的思路建议,为河南...
- 关键词:
- 关键词:耕地
- 农用地分等与定级成果耕地占补平衡中应用研究在——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被引量:18
- 2005年
- 运用农用地分等与定级成果来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可以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双赢效果。在用分等成果探讨了耕地占补平衡中等级折算的标准样地法后以南阳市为例,从农用地等指数、定级指数、作物产量等方面入手,用产量指数法分析论证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耕地级别占补当量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替代原理,构建了耕地占补当量影响因素修正体系及修正系数表,给出具体应用方法,为耕地的占用与补充之间换算关系提供参考,在转化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 杨建波王令超王莉杨建锋田燕
-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农用地分等耕地数量分等定级作物产量
- 改变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测算方法研究——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以改变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标准的测算方法为研究目的。利用调查样点数据,通过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容积率对楼面地价的影响,计算容积率调整区间平均楼面地价作为改变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测算标准,并利用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测算公式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变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标准的测算方法可以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不同精度、不同地类的测算标准。
- 杨建锋陈延辉樊鹏马军成
- 关键词:容积率楼面地价特征价格模型
- 基于多光谱遥感的耕地等别识别评价因素研究被引量:31
- 2012年
- 为了判断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耕地质量识别的可行性,该文以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技术提取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耕地质量遥感识别评价。通过建立反演模型和实地验证,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与表层土壤质地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有效获取;灌溉和排水因素理论上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识别,但资料获取较困难,可通过专题图和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剖面构型、障碍层次和土壤酸碱度等因素通过遥感识别的准确度较低。以自然等指数作为遥感识别评价成果,利用已有农用地分等成果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误差范围[7%,7%]内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基于多光谱遥感进行耕地质量识别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耕地等别评价因素识别、耕地质量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 杨建锋马军成王令超
- 关键词:遥感多光谱耕地质量
- 基于遥感和耕地质量的河南省冬小麦估产研究
- 宋富强王令超郑壮丽王国强杨建波宋艳华杨建锋田燕马军成樊鹏
- (一)主要研究内容:作物估产通过实现作物生产状况的动态监测和产量的及时准确预报,对于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价格的宏观调控、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粮食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冬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作为研究区域,首先选取适合该地区...
- 关键词:
- 关键词:冬小麦作物估产遥感动态监测耕地质量
- 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用地分等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全省粮食产量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豫东平原、豫北山前平原、南阳盆地为主要产粮区,而西部山区粮食生产力低下。农用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产量的高低,而作物的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影响着农用地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说,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纬度地带渐变规律,现实生产力则是在土地的自然属性融入社会经济因素而导致的土地投入和利用上的差异。文章以小麦为例,主要从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2个方面阐述了造成小麦产量区域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它们对农用地分等产生的影响。
- 田燕王国强王令超杨建波杨建锋
- 关键词:小麦现实生产力农用地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