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捷
- 作品数:27 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B4的检测
- 2005年
-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B4的改变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6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B4进行测定,并以42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血清白三烯B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与血清白三烯B4水平有关,在对其常规抗组胺治疗的同时,抗白三烯B4的治疗可提高疗效。
- 黎志刚曾仁山王瑞善杨捷吴江
-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白三烯B4
- 68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孕前规范驱梅治疗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孕期是否需要驱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无系统感染的梅毒血清固定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按妊娠期是否接受驱梅治疗分为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组(B组),比较其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共收集了68例患者,A组46例,B组22例,两组患者足月产分别有44例(95.65%)和21例(95.45%),早产分别有2例(4.35%)和1例(4.55%),低体重儿两组各有1例(2.2%、4.5%),两组均无先天梅毒儿出生。两组在足月产、早产、低体重儿、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孕前经过规范驱梅治疗的育龄妇女,如果没有合并系统感染,妊娠期在密切随访下可能无需予驱梅治疗。
- 莫友方锐华吴江杨捷
- 关键词:梅毒妊娠血清固定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B4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白三烯B4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咪唑斯汀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在咪唑斯汀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三烯B4的含量。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三烯B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症状缓解后白三烯B4含量下降,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B4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咪唑斯汀能降低患者血清白三烯B4水平。
- 黎志刚曾仁山王瑞善杨捷吴江
-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白三烯B4咪唑斯汀
-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Toll样受体4、9和C型凝集素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0.001),且集中分布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TLR4、TLR9和DC—SIGN三者在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0.05)。TLR4、TLR9与DC—SIG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增强可能在CA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 王建琴莫友吴伟棋方锐华许剑荣杨捷唐绍生魏亚明
- 关键词:尖锐湿疣TOLL样受体凝集素类
- 儿童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 2018年
- 患儿男,9岁。双上肢、臀部红丘疹、结节1月余,自觉轻度瘙痒。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及臀部见散在少量直径0.5~1.5 cm大小的红色丘疹、结节,以双前臂为主,境界清,触之质硬,部分表面覆少许干燥鳞屑,部分周围有红晕,无压痛,无脓疱、坏死、溃疡及萎缩性瘢痕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灶性角化不全,棘层轻度增厚;真皮及皮下脂肪层见大量淋巴组织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大致楔形浸润,其中可见一些非典型的大细胞,胞核较大,肾形或空泡状,核仁嗜酸性,并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CD30(15%~20%大细胞+),CD3、CD4及CD8(部分大细胞+),CD56(-),CD20和CD79a(小灶+),CK(-),EMA(+),CD2(部分+),CD5(+),CD7(+),TIA-1(+),Ki-67(约20%+),ALK(-)。原位杂交结果:EBER(-)。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A型)。
- 李群杨捷吴江思远方锐华
- 关键词:儿童
-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1例
- 2009年
- 莫友曾仁山杨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老年人误诊
- 2333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情况。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23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分别进行吸入组、食物组和蔬果组血清过敏原检测,并与北方地区过敏原检测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23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以尘螨、粉螨(206/1205)阳性率为最高,其后依次为蟑螂(171/1205),点青霉、黑根霉(146/1205),猫、狗、鸽子毛(142/1205)和四季花粉(129/1205);食物组过敏原以虾、蟹、贝类(111/887)阳性率为最高,其后依次为鱼(90/887)和大豆、花生(59/887);蔬果组过敏原以西红柿、菠菜、芹菜为最高(20/241)。结论酶免疫分析法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南方和北方主要致病过敏原不同,变态反应性疾病预防和治疗应根据当地主要致病过敏原采取有效措施。
- 杨捷曾仁山方锐华黎志刚许志萍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酶免疫分析法
- 梅花针叩刺治疗汗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治疗汗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汗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梅花针叩剌治疗组,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行经的皮肤用梅花针叩刺治疗。叩刺强度视病情而定,病程短,病情轻的叩至皮肤潮红微出血为度;病程长,病情重的重叩皮肤出血为度。叩刺一周三次,4周为1疗程,两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天,七叶神安片1粒,3次/天,同时依照皮疹情况局部分别予外用1%酚炉甘石洗剂、0.5%醋酸铝溶液湿敷或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止疱(即水疱停止新出)、脱屑、瘙痒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治疗汗疱疹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同时避免了使用西药的副作用。
- 方锐华何颖妉杨捷莫友
- 关键词:针刺梅花针叩刺汗疱疹
- 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检出情况分析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梅毒在住院病人中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病人中梅毒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14例梅毒患者中有显性梅毒28例、先天梅毒5例、后天隐性梅毒163例、先天隐性梅毒1例、神经梅毒17例;住院患者中梅毒病人数逐年增多;隐性梅毒在大于6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较其他年龄段多;隐性梅毒分布于外科、内科、皮肤科、妇科等9个科室,神经梅毒则分布于神经科、皮肤科。结论:住院病人中梅毒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隐性梅毒在住院患者中数量最多、分布较广。因此,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梅毒筛查是及早发现隐性梅毒并防止其传播及减少职业性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 黎志刚曾仁山杨捷吴江
- 关键词:梅毒住院病人流行病学
- 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改变。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 岁以后发病或病程超过5 年的32 例女性痤疮患者黄体期血清中8 种性激素进行了测定,并以30 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01) ;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 P> 0 .05) 。结论 雄性激素升高可能是女性痤疮迟发和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
- 王建琴曾仁山唐绍生杨捷吴江贝春花
- 关键词:痤疮性激素女性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