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图像
  • 4篇气动
  • 4篇气动光学
  • 4篇光学
  • 3篇代数
  • 3篇图像复原
  • 3篇图像修复
  • 3篇线性代数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变分
  • 2篇数学
  • 2篇湍流
  • 2篇气动光学效应
  • 2篇总变分
  • 2篇模糊图像
  • 2篇光学效应
  • 2篇风洞
  • 2篇风洞实验
  • 2篇NET

机构

  • 18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杨文霞
  • 5篇蔡超
  • 4篇丁明跃
  • 4篇周成平
  • 3篇张亮
  • 2篇何朗
  • 2篇韩华
  • 2篇方玺
  • 2篇彭斯俊
  • 1篇黄樟灿
  • 1篇薛琼
  • 1篇王卫华
  • 1篇陈湘平
  • 1篇万源
  • 1篇汪斌
  • 1篇曾小雨
  • 1篇李欣
  • 1篇郭振平
  • 1篇彭凯
  • 1篇吴永强

传媒

  • 4篇计算机应用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大学数学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数...
  • 1篇大学教育
  • 1篇现代信息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息大类专业《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0
2016年
分析了《线性代数》课程的授课现状与困境,探讨了针对信息大类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应用案例库建设示范.提出应突出线性代数的思维和方法在信息大类学科中的应用、对概念的几何直观展示,以及加强MATLAB编程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线性代数思维,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
杨文霞韩华彭斯俊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数学实验MATLAB
超音速湍流脉动流场气动光学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对高超音速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所产生的湍流脉动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根据CFD计算流场时所使用的湍流模型及其控制方程,推导出流场的折射率脉动方差控制方程.用统计方法,求出该脉动流场的系综平均光学传递函数及相位均方差,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湍流脉动的气动光学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气动光学传输函数的幅度响应函数具有低通特征,使所获得的图像发生像模糊,而相位响应函数则导致红外成像相位非线性偏移.此外,在相同飞行高度下,马赫数越高,图像模糊越严重.电弧风洞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杨文霞蔡超丁明跃周成平
关键词:气动光学湍流调制传递函数
基于满意度最大化的高校学费定价模型被引量:1
2010年
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与学费定价标准,是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考虑了生均培养费用、个人以及社会敏感系数,在个人和社会的约束条件下,引入了学生个人及社会的满意度,建立了一个以总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的高校收费标准的优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分别对部属、省属和州市属3类高校进行学费定价,并与卡尔逊学费定价模型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学费的合理制定标准和相关建议。
郭振平杨文霞范亚静吴永强李欣
关键词:高校学费成本分担
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一体四化”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3
2018年
论文提出在数字化时代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一体四化"的创新概念,以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为目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多方面建设立体化资源,将新型的教学模式如SPCO课堂、翻转课堂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运用于大学数学课堂,构建大学数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万源彭凯杨文霞薛琼方玺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
基于密集连接块U-Net的语义人脸图像修复被引量:9
2020年
针对人脸图像在待修复缺损面积较大时,现有方法的修复存在图像语义理解不合理、边界不连贯等视觉瑕疵的问题,提出基于密集连接块的U-Net结构的端到端图像修复模型,以实现对任意模板的语义人脸图像的修复。首先,采用生成对抗网络思想,生成器采用密集连接块代替U-Net中的普通卷积模块,以捕捉图像中缺损部分的语义信息并确保前面层的特征被再利用;然后,使用跳连接以减少通过下采样而造成的信息损失,从而提取图像缺损区域的语义;最后,通过引入对抗损失、内容损失和局部总变分(TV)损失这三者的联合损失函数来训练生成器,确保了修复边界和周围真实图像的视觉一致,并通过Hinge损失来训练判别器。所提模型和GLC、DF、门控卷积(GC)在人脸数据集CelebA-HQ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提取人脸图像语义信息,修复结果具有自然过渡的边界和清晰的局部细节。相较性能第二的GC,所提模型对中心模板修复的结构相似性(SSIM)和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提高了5.68%和7.87%,Frechet Inception距离(FID)降低了7.86%;对随机模板修复的SSIM和PSNR分别提高了7.06%和4.80%,FID降低了6.85%。
杨文霞王萌张亮
关键词:损失函数
基于图像结构-纹理分解及局部总变分最小化的图像修复模型被引量:1
2018年
在基于样例的图像修复算法中,由于优先权公式的计算容易受图像局部噪声和细小纹理的干扰,导致修复顺序错乱;而在搜索最优匹配块时,因忽略了图像块内部的结构影响,可能导致误匹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结构-纹理分解及局部总变分最小化的图像修复模型。首先,根据对数总变分最小化模型,将待修复图像进行结构-纹理分解,得到图像的结构分量,并利用图像的结构分量来计算待修复点优先权,使优先权的计算排除局部纹理干扰而更具鲁棒性;其次,将优先权的计算改进为数据项和置信项的加权和,避免了乘积效应,确保数据项一直发挥作用,减少因修复顺序不合理造成的错误匹配;最后,根据图像的局部总变分最小化原则,将图像块的最优匹配转换为0-1优化问题,确保图像修复后的局部结构一致性。与3组参考文献的5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1.12~3.56 d B,结构相似性指数提高了0.02~0.04。所提模型更好地遵循了修复优先性原则,具有更强的保持图像局部结构一致性的能力,改善了修复图像的视觉效果,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大面积毁损的图像的修复。
杨文霞张亮
关键词:数据项
基于改进正则算子的气动模糊图像复原研究
2009年
针对气动光学效应所产生的红外图像模糊和偏移问题,首先对电弧风洞得到的吹风红外实验图片,计算其中的像偏移,得出像偏移主要是在迎风方向这一结论。通过将气动光学效应传递函数应用于吹风前图像,并将得到的图像与实验实测的模糊图像对比,验证了理论点扩散函数的正确性。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气动光学图像复原方法。该方法采取基于演化算法,将理论计算的点扩散函数作为基本正则算子参与演化,从而得到最佳正则算子和最佳图像复原参数。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复原算法的有效性。
杨文霞蔡超丁明跃周成平
关键词:图像复原气动光学效应风洞实验正则算子演化算法
气动光学效应分析与气动模糊图像复原被引量:12
2009年
针对超音速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所产生的湍流脉动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并对气动模糊图像进行了复原。首先根据计算流场时使用的湍流模型及其控制方程,计算脉动流场气动光学效应所对应的点扩散函数。计算结果表明,气动光学点扩散函数的幅度响应函数具有低通特征,使目标图像成像模糊。在相同飞行高度下,马赫数越高,图像模糊越严重。通过把气动光学效应传递函数应用于风洞实验吹风前图像,并将得到的气动模糊图像与吹风后实测图像的对比,验证了理论点扩展函数的正确性。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andweber迭代图像复原方法对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校正。该方法在每一步迭代时对松弛因子进行修正,具有较快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复原效果。
杨文霞蔡超丁明跃周成平
关键词:气动光学图像复原风洞实验迭代算法
知识图谱赋能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被引量:22
2023年
构建课程知识图谱是智慧教育的基础工作。本文介绍了面向智慧教育的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实践。先通过构建课程本体,确保知识图谱结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随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课程的文本语料进行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进行知识融合形成关系三元组。采用Neo4j图数据库和ECharts图表库进行前端界面的设计,以查询和展示知识图谱,并设计知识问答和推荐系统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武汉理工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进行了两期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知识图谱赋能智慧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定制学习方案,提升学习心智;教师可以通过提取学生的多维度过程化学习特征进行学习评价和教学调整,最终促进人才培养。
杨文霞王卫华何朗韩华
关键词:智慧教育知识图谱本体构建线性代数个性化学习
基于改进的三向流Faster R-CNN的篡改图像识别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拼接、缩放旋转、复制粘贴三种主要篡改手段的识别准确率,增强算法普适性,提出了一个基于三向流特征提取的卷积神经网络篡改图像识别系统。首先,分别根据图像局部彩色不变量特性比较特征子块相似度,根据噪声相关性比较篡改区域边缘的噪声相关系数,以及根据图像重采样痕迹计算子块标准偏差对比度,完成了对图像RGB流、噪声流和信号流的特征提取;然后,通过多线性池化,结合改进的分段AdaGrad梯度算法,实现了特征降维和参数自适应更新;最后,通过网络训练和分类,完成了对拼接、缩放旋转、复制粘贴这三种主要的图像篡改手段的识别与相应的篡改区域的定位。为衡量所提模型的效果,在VOC2007和CIFAR-10两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在约9000张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拼接、缩放旋转、复制粘贴这三种篡改手段均能进行较准确的识别与定位,识别率分别为0.962、0.956和0.935。与对照文献的双向流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该模型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050%、2.137%、2.860%。三向流特征提取模型丰富了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的特征信息采集,提高了网络的学习性能与识别精度,同时改进的梯度算法通过分段控制参数学习率的下降速度,降低了过拟合,减少了收敛震荡,提高了收降速度,实现了算法的优化设计。
徐代岳璋杨文霞任潇
关键词:FASTER梯度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