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东
- 作品数:38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中缅边境地区孟定镇首次暴发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对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首次暴发登革热的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登革热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2015年收治住院的174例登革热暴发疫情病例的个案资料,对登革热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4例登革热住院病例均来自耿马县孟定镇,分别收治于孟定镇中心卫生院和孟康中医院,发病时间集中在2015年7—11月。其中男性99例(占56.90%),女性75例(占43.10%);年龄分布以18~35岁为主(72例,占41.38%),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147例,占84.4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120例,占68.97%)。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162例,占93.10%)、肌肉酸痛(123例,占70.69%)、畏寒(110例,占63.22%)、乏力(86例,占49.43%)和头痛(84例,占48.28%)。实验室检查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89例(占51.15%)、血小板计数降低121例(占69.54%)、谷丙转氨酶升高23例(占13.22%)、谷草转氨酶升高70例(占40.23%)、乳酸脱氢酶升高132例(占75.86%)、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80例(占45.98%)、肌酸激酶升高26例(占14.94%)、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38例(占21.84%)、血尿素氮升高8例(占4.60%)、血肌酐升高27例(占15.52%)、血尿酸升高22例(占12.64%)、低钙血症95例(占54.60%),同时出现尿蛋白阳性和尿隐血阳性10例(占5.75%)。174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74±2.52)d,患者住院天数受不同热度、治疗方案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登革热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肌肉酸痛、畏寒、乏力和头痛,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皮疹,实验室检查常表现为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和心肌酶谱的异常。加强登革热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断完善和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是防止该病流行的关键。
- 沈加员李春敏邓伟唐永林张国成杨忠平杨明东
- 关键词:登革热
- 跨中缅泰的三种民族社区登革热暴发疫点处置和防控定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跨境主要民族社区中登革热暴发疫情处置措施,改进以社区为基础登革热防控。方法在中国和缅甸分别抽取2017年有登革热暴发疫情傣族、景颇族和佤族社区各一个,采用重点人员深度访谈和参与式直接观察相结合定性研究方法,调查登革热暴发疫情处置、防控干预和管理措施。结果共完成6个社区的调查,中国景洪市郊曼朵傣族村使用环境治理为主防控措施,对发现积水伊蚊阳性家庭进行经济处罚;缅甸南邓佤族社区实行领导负责制,实行环境治理和化学杀虫剂喷洒灭蚊并重防控措施,对发现有登革热病人和积水伊蚊阳性的社区领导进行惩处和追究行政责任;中国盈江县那邦镇景颇寨和沧源县芒卡镇芒岗佤族村,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万东傣族村和克钦邦第二特区歪咱克钦族村四个社区主要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分配环境治理任务给各家各户,然后定期督促检查。结论6个社区登革热媒介控制和管理精细程度不同,推荐进一步加强管理,开展行为改变交流,促进以环境综合治理为主媒介控制,遏制登革热暴发疫情。
- 刘慧许建卫许建卫杨明东夏敏尹一杰杨明东
- 关键词:登革热疫点环境治理跨境民族
- 中国-老挝登革热重点地区埃及伊蚊孳生习性及杀虫剂抗性水平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和比较中国-老挝登革热重点地区埃及伊蚊孳生习性及杀虫剂抗性水平,指导科学合理选用杀虫剂。方法分别在中国云南省勐腊和勐海县及老挝琅勃拉邦市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调查居民区所有积水容器,采集阳性容器内的幼蚊并鉴定蚊种;采集的埃及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至成蚊,采用成蚊滤纸接触筒法,测定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共调查居民800户,伊蚊阳性78户,发现7类积水容器或积水(以下统称积水容器)共1194个,阳性109个,BI均值为13.63;积水容器类型以水桶最多(37.10%);伊蚊孳生阳性容器以其他暂时性容器最多(30.28%);白纹伊蚊孳生阳性容器18个(16.51%),埃及伊蚊孳生阳性容器91个(83.49%)。中国勐腊县埃及伊蚊成蚊对3.20%氯菊酯、0.08%高效氯氟氰菊酯、0.27%高效氯氰菊酯、0.20%溴氰菊酯、0.25%马拉硫磷、0.25%杀螟硫磷和0.03%残杀威,24 h死亡率分别为3.51%、5.69%、4.07%、63.45%、97.86%、100%和80.65%;中国勐海县埃及伊蚊成蚊对上述7种杀虫剂24 h死亡率分别为8.57%、2.86%、3.23%、8.24%、92.51%、100%和90.96%;老挝琅勃拉邦市埃及伊蚊成蚊对3.20%氯菊酯、0.08%高效氯氟氰菊酯、0.20%溴氰菊酯、0.25%杀螟硫磷和0.03%残杀威,24 h死亡率分别为67.53%、25.47%、72.63%、100%和98.82%。结论中国与老挝埃及伊蚊主要孳生场所存在差异,老挝以水池为主,而中国以水桶、其他暂时性容器为主。埃及伊蚊成蚊对多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中国埃及伊蚊抗性程度比老挝高。对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均为可能抗性或敏感。应加强埃及伊蚊种群密度及其杀虫剂抗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杀虫剂种类开展灭蚊控制。
- 兰学梅魏春朱进李俊明罗春海杨明东容艺函宇姜进勇
- 关键词:埃及伊蚊孳生习性
- 云南省瑞丽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掌握云南省瑞丽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登革热媒介伊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6-9月分别从云南省瑞丽市城区和姐告口岸采集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蛹或幼虫,实验室繁殖至子一代(F1),采用成蚊滤纸接触筒法,测定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判定其抗性程度。结果瑞丽市城区埃及伊蚊对0.25%氯菊酯、0.03%氯氟氰菊酯、8.00%顺式氯氰菊酯、0.80%马拉硫磷、0.25%杀螟硫磷、0.10%残杀威和4.00%DDT的24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40%(抗性)、20.12%(抗性)、80.31%(可疑抗性)、100%(敏感)、100%(敏感)、100%(敏感)和14.93%(抗性);姐告口岸埃及伊蚊对上述杀虫剂24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0.55%(抗性)、2.13%(抗性)、62.35%(抗性)、100%(敏感)、100%(敏感)、100%(敏感)和0(抗性)。另外,瑞丽市城区白纹伊蚊对0.75%氯菊酯、1.80%氯氟氰菊酯、8.00%顺式氯氰菊酯、0.10%溴氰菊酯、3.00%高效氯氰菊酯、0.44%马拉硫磷、0.18%杀螟硫磷和0.06%残杀威的24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1%(抗性)、83.85%(可疑抗性)、75.18%(抗性)、4.97%(抗性)、89.13%(可疑抗性)、99.23%(敏感)、100%(敏感)和100%(敏感)。结论瑞丽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仍敏感。
- 兰学梅郑宇婷董朝良刘永华尹小雄杨明东姜进勇
- 关键词: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生物学测定抗药性
- 云南省登革热流行形势与防控
- 目的 云南省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出入境人员数量大,跨境旅游、商务往来频繁.2004年以来云南省每年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2008年在德宏州芒市、临沧市镇康县首次报告了当地感染病例.2010年以来,德宏州、临沧市和西双版...
- 姜进勇杨明东周红宁
- 关键词:登革热网格化管理
- 云南省边境地区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建立持续动态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及时性,以提升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选择3个边境县,以全覆盖的方式,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持续监测医疗机构14个症状及6个症候群,收集小学每天学生缺勤信息和边境口岸入境人员发热信息,构建基于手机和电脑平台的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结果采用EARS-3C和Kulldorff时空扫描的预警模型,发现皮疹、流感样症状和小学缺勤等多个监测信号源对手足口病、流感和水痘等常见传染病预警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前1~5 d预警)。系统简便易用,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强,以交互式图表及可视化地图的方式展示,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监测数据情况和预警信号的变化,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结论该系统科学有效、操作方便,能实时发现边境地区常见传染病的暴发或聚集事件,实现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本地及跨境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宋肖肖蔡乐刘伟崔文龙彭霞李琼芬董毅杨明东吴波清岳太科范建华李园园李燕
-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边境地区
- 云南省2004-2014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监测与防控对策分析被引量:45
- 2016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为登革热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网络报告系统,收集和整理2004-2014年云南省登革热输入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登革热病毒血清型检测采用RT-PCR方法鉴定。结果云南省2004-2014年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629例,占全省登革热病例总数的28.70%(629/2 192);输入病例主要分布于德宏州(341例)、西双版纳州(159例)和昆明市(108例);各月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其中8-11月占输入病例总数的85.37%(537/629);629例输入病例中,男性419例,女性210例;以21-50岁年龄组为主(70.91%);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者为主(26.23%),其次是农民(21.30%)和学生(11.45%)。病例主要由缅甸(403例)和老挝(132例)输入;输入病例4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均有发现,其中老挝输入病例以登革热病毒血清3型为主,缅甸以登革热病毒血清1型为主。结论云南省2004-2014年输入病例数有逐年增加趋势,输入病例主要发生在与缅甸和老挝相邻的滇西南边境地区,云南省应重点加强边境地区输入病例监测,以防止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
- 姜进勇郭晓芳唐烨榕杨明东魏春周红宁
- 关键词:登革热输入病例
- 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现场处置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对2013年德宏州发生的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及其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德宏州一起登革热疫情的所有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用RT-PCR进行登革热病毒型别鉴定,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对蚊媒进行监测。结果全州8-12月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47例,其中缅甸输入100例,外省输入2例,本地感染145例。本地感染病例均主要集中在瑞丽市(占94.33%),男女性别比为1.15︰1,发病年龄最小9月、最大81岁,以20-55岁为主;职业以农民、商业服业者居多(占46.15%)。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病人43 949人,疑似登革热病人976人血清标本检测,抗原阳性247份,阳性率25.31%。PCR检测82份抗原阳性标本登革病毒核酸均阳性。基因分型显示38份为登革病毒1型(占46.34%),44份为登革病毒2型(占53.66%)。调查白纹伊蚊全州均有分布,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瑞丽市。结论该起疫情首发病例为输入性病例,以多点爆发,家庭聚集和散发并存为主要特点,病原为登革病毒1型为主,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提示应加强输入病例的监测和蚊媒控制。抽取82份抗原阳性标本进行PCR登革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阳性。基因分型:
- 杨捷张保森唐发良杨杏杨恒林吴超杨明东周红宁尹文帮思志生姚留昌尹正留马建松许庆良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云南省埃及伊蚊地理分布与季节消长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埃及伊蚊的分布情况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疾病的防治研究及媒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云南省22个监测县(市、区)登革热媒介监测数据,对有埃及伊蚊分布地区的数据,采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云南省22个登革热媒介监测县(市、区)中,发现埃及伊蚊的有景洪、勐腊、勐海、瑞丽、耿马、盈江、陇川和沧源8个县(市),共监测796点次,调查40 159户,1 677户有埃及伊蚊;调查积水容器66 192个,其中有埃及伊蚊孳生的容器2 211个;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5.51,容器指数为3.34%,房屋指数为4.18。BI最高为耿马县(10.80),最低为陇川县(0.34);埃及伊蚊幼虫密度高峰期为5-7月,最高峰为6-7月;幼蚊孳生容器以水桶、轮胎、废弃瓶罐为主,其中在水池(缸)和花瓶内有埃及伊蚊孳生最多的为景洪市,而在轮胎、水桶、废弃瓶罐内埃及伊蚊孳生最多的均为瑞丽市;8个县(市)埃及伊蚊幼蚊季节分布及孳生容器类型略有差异。结论临沧市的埃及伊蚊已向半山区芒卡镇、丘陵地区耿马县城和沧源县城扩散,埃及伊蚊"上山",向内地深入,对云南省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埃及伊蚊幼蚊的孳生习性及季节分布有一定差异,在登革热防控工作中,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
- 李春敏董学书杨明东
- 关键词:埃及伊蚊地理分布
- 云南省中缅边境2015年一起登革热暴发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 对2015年云南省中缅边境一起登革热暴发查明病因,对流行的登革病毒(DENV)进行分子特征分析,为疾病防控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 采用半巢式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DENV NS1抗原阳性血清中的DENV特异核酸(CprM基因),对阳性标本用DENV 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并将PCR产物送测序,经拼接剪切后的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BLAST比对,在Megalign中计算核苷酸相似性;在GenBank中选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度的DENV E基因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在Mega 5.05 软件中采用邻接(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对25份中国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本地病例和14份缅甸输入病例DENV NS1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DENV特异核酸检测,共有21份本地和10份缅甸输入病例标本为DENV-1阳性,其余8份为DENV阴性。测序得到13株(8株来源于本地病例,5株来源于输入病例)1 485 bp的E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100%,12株(9株来源于本地病例和3株来源于输入病例)406 bp的CprM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3株E基因序列均属于DENV-1的基因Ⅰ型,位于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 本次登革热暴发由DENV-1的基因Ⅰ型引起,该病毒与相邻缅甸区域流行的DENV进化关系最近,当地需加强对登革热防控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登革热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 郭晓芳杨明东姜进勇李华昌朱崇革桂琴卜力群周红宁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