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护理
  • 5篇骨折
  • 5篇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术后
  • 4篇康复
  • 4篇功能锻炼
  • 3篇脊柱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愈合
  • 2篇术期护理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椎间盘
  • 2篇髋关节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架
  • 2篇围术期
  • 2篇围术期护理

机构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杨晓霞
  • 6篇喻姣花
  • 3篇李卉
  • 3篇李素云
  • 2篇喻娇花
  • 2篇刘国辉
  • 2篇李晓兰
  • 2篇宋斌
  • 2篇罗凯燕
  • 2篇高春红
  • 2篇鲁宏
  • 1篇段征征
  • 1篇娄湘红
  • 1篇周文娟
  • 1篇聂萍
  • 1篇赵光红
  • 1篇吴莉
  • 1篇张鹏
  • 1篇鲍爱琴
  • 1篇刘义兰

传媒

  • 10篇护理学杂志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负压封闭吸引技术用于开放性四肢骨折的护理被引量:19
2008年
对48例开放性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高负压封闭吸引(HVSD)技术治疗7~31d。结果48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经二期游离植皮,创面均愈合。提示HVSD技术治疗开放性四肢骨折效果好、安全。护理时应保证创缘封闭良好,维持有效的高负压状态,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早期指导康复锻炼。
杨晓霞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软组织缺损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骨科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对760例骨科住院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输血,根据年龄大小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或头皮静脉穿刺,每日输液完毕用0.2%肝素盐水正压封管。配合肝素帽的使用,可保留静脉留置针5~7d。应用静脉留置针能满足骨科病人静脉治疗及功能锻炼的需要,减少血管穿刺的次数。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杨晓霞喻姣花
关键词:静脉留置骨科护理
动力型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护理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利用动力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36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按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功能优18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8.9%。结论在配合外固定架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石膏固定护理、饮食指导及术后患肢的观察、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等可促进患者的恢复。
李晓兰杨晓霞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架护理
160例臀肌挛缩症并双下肢不等长病人的术后功能锻炼被引量:1
2006年
报告了采用包括2种自行设计在内的功能锻炼方法,对160例臀肌挛缩症骨盆倾斜合并双下肢不等长病人进行的术后功能锻炼。从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包括双下肢提蹬训练、骨盆摆动训练、“一字步”训练、并膝下蹲训练、交腿训练、关节持续被动锻炼等,并做好出院指导。本组获得随访6~24个月,其中优133例,良22例,中5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6.88%。认为包括自行设计的双下肢提蹬训练和骨盆摆动训练在内的功能锻炼方法,可有效矫正臀肌挛缩病人的骨盆倾斜,恢复双下肢等长。
杨晓霞李素云喻娇花
关键词:挛缩康复护理
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改良锻炼方法在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功能锻炼;改良组术后使用镇痛药和肌松药,并按自行设计的膝踝屈伸、并膝下蹲及屈膝锻炼等方法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不同时间对照组与改良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关节置换术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而改良锻炼法对于提高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李素云喻姣花杨晓霞罗凯燕
关键词:高屈曲度关节活动度功能锻炼
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探讨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7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主要采取传统的护士主导,患者或家属被动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例患者固定1名陪护家属,并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包括评估与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并发症及其相关知识教育、术前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指导等。结果两组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随访2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可以加强患者、家属对并发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及对潜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聂萍周文娟杨晓霞
关键词:脊髓损伤健康教育家属并发症
术后可控制性微动锻炼与骨折愈合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愈合过程复杂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对近年来骨折手术治疗后患者行可控制性微动锻炼与骨折愈合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探索微动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杨晓霞鲁宏宋斌
关键词:骨折愈合
同期康复锻炼在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肩部恶性肿瘤行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置换术同期康复锻炼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04我院骨科收治肩部恶性肿瘤患者12例,采用肩部肿瘤广泛切除术、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置换及功能重建术。术后患肢外展支架固定,手术同期分三阶段行肩关节康复锻炼:被动辅助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肌力增强练习。结果:12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用肩关节Ne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得分78~89分,平均83分,总体效果良。并且在术后1周、4周和术后3个月,肩关节的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肩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同期康复锻炼能促进肩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
杨晓霞段征征
关键词:肩关节置换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高春红杨晓霞喻姣花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围术期护理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植入棘突
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对股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干预,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后当天即开始对干预组进行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和锻炼。在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清晨,分别抽患者的静脉血,通过生化测定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蛋白(BGP)的水平,来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ALP和BGP平均水平自术后第7天起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术后早期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杨晓霞娄湘红喻娇花鲁宏宋斌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愈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