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琳

作品数:19 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汤剂
  • 6篇《外台秘要》
  • 4篇中药
  • 3篇量效
  • 3篇量效关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药理
  • 2篇药物
  • 2篇散剂
  • 2篇伤寒
  • 2篇衰竭
  • 2篇煮散
  • 2篇细辛
  • 2篇方药
  • 1篇独取阳明
  • 1篇心衰
  • 1篇心衰合剂
  • 1篇阳明经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理作用

机构

  • 19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9篇杨琳
  • 13篇傅延龄
  • 6篇宋佳
  • 5篇张林
  • 4篇王振裕
  • 3篇陈传蓉
  • 2篇倪胜楼
  • 2篇张林
  • 1篇刘小河
  • 1篇丁毅
  • 1篇孙晓峰
  • 1篇蔡坤坐
  • 1篇于文明
  • 1篇赵思佳
  • 1篇黄丽娟

传媒

  • 5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台秘要》汤剂全方量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前对中药药量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味药量上,对全方量的研究多有忽略。对《外台秘要》中汤剂的全方量、药味数和加水量进行研究,统计得出全方量的常用范围为131~331 g,药味数的常用范围为4~8个,加水量的常用范围为1 200~1 800 mL。统计结果说明,汉唐时期多数医家继承了《伤寒杂病论》"药专力宏"的用量特点,并且加水量因方而异、因药而异,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和最大煎出量。
杨琳傅延龄倪胜楼张林宋佳
关键词:加水量
《外台秘要》汤剂全方量的研究
中医药的传承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目前对中药药量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味药量上,对全方量的研究多所忽略。本文对唐代《外台秘要》中汤剂的全方量、药味数和加水量进行全面的文献研究,统计得出全方量的常用范围为131g~...
杨琳傅延龄张林宋佳
关键词:中药学药理作用量效关系
文献传递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老年衰弱
2023年
通过对古今文献阅读分析,阐述老年衰弱与痿证之间的联系,提出“独取阳明”之法以治疗老年衰弱并探讨其理论基础。脾胃功能减退与阳明经气受损是老年衰弱的重要病机,治疗上以恢复脾胃功能、调整阳明经气为法,应用六君子汤与桂附理中丸或针刺足三里穴等方法逆转衰弱,行之有效。
赵佳峪孟袁杨琳郑珺王振裕
关键词:痿证阳明经脾胃
两千年来常用中药临床用量流域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自先秦至今的两千多年内,常用中药的临床用量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是关乎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欲阐明该问题先须对两千年来常用中药的临床用量变化趋势进行描绘。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常用中药自先秦至今两千年的临床剂量变化进行了统计和描绘,提出"中药临床用量流域"的概念,该流域以历史年代为长度,常用中药的临床剂量范围为宽度,以描绘常用中药临床用量的剂量演变情况。常用中药临床用量流域研究的意义体现在3个方面,认识方药应用科学史实、为临床用药提供文献依据、了解历史地理人文社会信息。影响该流域的因素主要有6个:医家个人的知识与经验,年月气候与疾病特点,学术流派因素,经济、政治、地域、交通因素,科学的影响,政府管理规定的影响等。并以葛根、石膏、附子为代表中药,以统计数据对其两千年的用量流域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关于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傅延龄张林宋佳杨琳陈传蓉
关键词:中药影响因素
论方药的服量被引量:19
2011年
方药的剂量泛指方药的用量,其本义是指一剂药物的用量。方药的服量是指服用的药量,包括每服量、日服量及总服量等具体内容。方药的剂量与方药的服量不同。一首方剂的剂量是重要的,而它的服量更为重要。服量是影响疗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作用于人体的药量并不取决于方药的剂量,而是取决于方药的服量。一首方剂对量的规定给出了药物间的用量比,而服量则控制着该用量比的方药对人体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古代医家在服量控制方面有许多特色性的认识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服量控制的总原则是随证施量,即以知为度、中病即止、逐渐增量、逐渐减量、累积获效。方药服量控制是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用药的重要一环。
傅延龄杨琳宋佳蔡坤坐
关键词:量效关系
论秦汉时期多用丸散剂型的原因被引量:12
2014年
中药剂型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合适的剂型便于临床应用,而且可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现代中医临床口服中药剂型多采用汤剂,文章研究秦汉时期《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武威汉代医简》、《伤寒论》、《金匮要略》5部医学著作中的口服剂型,发现丸、散剂多于汤剂。分析其原因,秦汉时期医多游历,丸、散剂有方便携带、易于储藏、节省药材等优点,并且丸剂有利于发挥持久药效,散剂有利于快速缓解病情,因此丸、散剂在秦汉时期方书的口服剂型中占有重要位置。进入东汉,汤剂的应用增多,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汤剂多于丸、散剂。
傅延龄杨琳
关键词:中药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秦汉时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心衰合剂中药物的活性成分并筛选出相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PharmGKB及TTD数据库获取心力衰竭疾病靶点;通过R语言4.04软件获得候选治疗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通过基因间功能关联关系数据库(STRING)对侯选治疗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再利用Cytoscape的CytoHubba插件筛选得到核心治疗靶点;通过R语言4.04软件对候选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Vina 1.1.2软件分析核心治疗靶点与其对应的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得到心衰合剂活性成分216个、潜在作用靶点284个,心力衰竭靶点11215个,候选治疗靶点255个,并筛选得到7个关键成分,核心治疗靶点15个,GO功能富集分析条目287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路175条。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主要成分为常春藤皂苷元、山奈酚、槲皮素等,核心治疗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蛋白p53(TP53)等,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酶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等,主要涉及药物反应、对脂多糖抗氧化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膜筏、膜微结构域、膜区等是参与反应的主要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受体配体活动等。分子对接得到3组结合能最小的组合是转录因子p65(RELA)与黄芩素结构(最低结合能-9.4 kcal/mol)、FOS与黄芩素结构(最低结合能-9.6 kcal/mol)、FOS与汉防己甲素结构(最低结合能-9.7 kcal/mol),表明这些核心治疗靶点与其对应的药物活性成
杨琳王振裕范德宇郑珺孟袁赵佳峪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药药理学中药疗法
《小品方》汤剂中常用药物剂量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对《小品方》中83首汤剂进行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手段,总结出常用药物共12味,并分析其剂量分布情况。12味常用药物出现频次大于10次,9味药物的常用剂量值和平均剂量值在27.6g左右;常用剂量范围的下限值多为13.8g,上限值多为41.4g;剂量分布区间较为广泛,从3.45g至441.6g,剂量差值达438g,多数药物用量远远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孙晓峰于文明傅延龄杨琳
关键词:汤剂
细辛在《外台秘要》汤剂中的用量研究
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手段,对《外台秘要》中涉及细辛的汤剂进行整理,总结共97首汤剂中使用细辛,对其不同剂量频次分类整理,得出细辛的日常用剂量为13.8g、27.6g和41.4g,剂量范围在6.9~69g,明显高于《中国药...
杨琳傅延龄张林
关键词:细辛
文献传递
黄丽娟辨证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经验被引量:15
2021年
黄丽娟教授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阶段及临床表现不同,临床可分为甲亢期、亚临床甲减期、甲减期,可归为中医"瘿病""瘿瘤""惊悸""震颤""水肿"等范畴。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阴虚或者阳虚。治疗上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肝郁化火证治以清热泻火疏肝,消肿散结;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清热宁心,散结消瘿;痰瘀互结证治以理气活血,化痰散结;阳虚痰凝证治以温肾健脾,软坚散结。
郭喜平赵凡莹孟袁刘美琪杨琳郑珺王振裕黄丽娟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瘿病辨证论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