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洁绚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语言
  • 4篇口译
  • 2篇语言转换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能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语言能力
  • 1篇语言水平
  • 1篇语音
  • 1篇元音
  • 1篇声学
  • 1篇资源分配
  • 1篇外语
  • 1篇结构方程模型
  • 1篇口译过程
  • 1篇口译能力
  • 1篇汉英口译
  • 1篇和语

机构

  • 5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5篇林洁绚
  • 3篇蔡任栋
  • 3篇董燕萍
  • 1篇赵南

传媒

  • 2篇外语教学与研...
  • 2篇外国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19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学生译员口译能力结构的测试与分析被引量:31
2013年
就英汉、汉英交替传译及可能与之相关的语言能力和心理能力共19个项目测试某大学三年级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测试时间为口译训练将近一年之后。首先就口译绩效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尝试建立口译能力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只有英译汉可以建立有效的模型。主要结论是:对于学生译员而言,在英译汉过程中,尽管语言能力影响口译绩效,但这种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心理能力发挥作用;心理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口译焦虑,对口译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口译训练也许就是一个学会将自己的相关能力调动并协调的过程。
董燕萍蔡任栋赵南林洁绚
关键词:口译能力心理能力语言能力结构方程模型
外语产出中的语音协同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0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外语产出中语音协同的模式及影响因素,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接触英语母语者发音之前及之后的元音产出,并将其与母语者发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接触后的元音发音比接触前的更接近母语者发音的声学特征,即发生了语音协同;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建模发现两个语言因素,即接触之前的声学距离及元音类型,均能显著预测语音协同的程度:声学距离越大,发生协同变化的程度越大,不同元音引发的协同程度不同;且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非语言因素,如学习者对母语者声音的好感度不能预测协同程度。本结果对语音协同机制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语音教学有所启示。
林洁绚陈小聪蔡任栋严恒斌
关键词:语言水平
口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时间起点-纵向处理观和平行处理观
林洁绚
关键词:口译语言转换
口译中源语理解和语码重构在资源分配上的层级关系被引量:10
2015年
本研究通过在线观测口译过程的实验,考察学生译员如何将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给两个口译子过程——源语理解和语码重构。实验比较了受试在读后复述和读后口译两个任务中的阅读,结果发现:作为语码重构数据指标的音译词效应出现且仅出现在读后口译任务中;而且,与工作记忆负荷较高的条件相比,工作记忆负荷较低的条件引发的音译词效应更加稳定和显著。该结果支持了源语理解和语码重构在资源分配上存在层级关系这一理论假设,对口译和双语语言通达理论、口译训练均有启示作用。
林洁绚董燕萍蔡任栋
关键词:口译资源分配
汉英口译中语言转换的时间起点——串行加工观和并行加工观被引量:9
2011年
本研究以串行加工观和并行加工观的争议为理论背景,探讨学生译员的口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时间进程。实验比较读后复述和读后口译两个条件下的自定步速汉语阅读,结果发现两个条件下的阅读没有区别,即都存在结尾效应,但都没有音译词效应。结论是,汉英不平衡双语者在汉译英交替传译中不存在并行加工,意味着语言转换可能是在源语理解完成以后才开始。
林洁绚董燕萍
关键词:口译语言转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