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危重症院前急救输液的新方法。方法选择危重症院前急救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困难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以骨髓穿剌针建立骨内通道输液给药和对照组(B组)23例以头皮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输液给药,其他救治措施两组均不受限制。观察比较两组建立输液通道耗时、输液速度、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结果建立输液通道耗时A组(2.4±0.9)min,B组(8.6±2.1)min,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输液速度A组(12.7±3.6)mL/min,B组(4.5±2.3)mL/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A组(13.5±3.8)min,B组(23.3±3.9)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骨内输液是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替代方法,迅速、安全、有效、输液速度快符合急救要求,值得推广。 张剑峰 梁俊雄 梁俊杰 吕博文 刘华耀关键词:骨内输液 危重症 院前急救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即刻予负荷剂量盐酸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介入成功;介入后7 d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高于介入前,观察组介入后7 d的LVEF值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后7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P水平分别为(11.63±5.99)ng/L和(30.58±6.00)ng/L,低于介入前的(76.84±7.11)ng/L和(77.00±8.12)ng/L(P<0.05),介入后7 d观察组的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梁俊杰关键词:替罗非班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介入治疗 心功能 动态血压与诊室血压在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评估中的比较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诊室血压水平与左心室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65例更年期高血压妇女作为更年期组,60例更年期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特点;分别评估不同水平诊室血压及动态血压与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障碍的关系。结果反映更年期组患者舒张功能的指标左心室后壁厚(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房前后径(LA)及E'/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血压中重度升高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 Hg或舒张压>100 mm Hg)比平均血压轻度增高(收缩压140~160 mm Hg或舒张压<100 mm Hg)的患者LVPW、IVS、LA更大,E'/A'值更小(P<0.05)。而诊室血压水平中重度升高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与诊室血压轻度升高患者相比,E'/A'比值更小(P<0.05),但LVPW、IVS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以舒张功能减退明显;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诊室血压水平更能预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程度。 梁俊杰 梁转合关键词:更年期高血压 更年期综合征 动态血压 左室舒张功能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即刻予负荷剂量盐酸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介入成功;介入后7 d,两组的LVEF值均高于介入前,观察组介入后7 d的LVEF值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后7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P水平分别为(11.63±5.99)ng/L和(30.58±6.00)ng/L,低于介入前的(76.84±7.11)ng/L和(77.00±8.12)ng/L(P<0.05),介入后7 d观察组的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梁俊杰关键词:替罗非班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介入治疗 心功能 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分析,选取2014年8月—2017年2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DD与LVES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DD与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1例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左室功能,促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梁俊杰关键词: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7月至2014年开始实施院前急救流程规范管理后7 364次院前急救案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比2010年至2012年6月7 944次院前急救案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家属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院前急救流程规范管理后抢救成功率为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纠纷发生率观察组为1.68%,显著低于对照组3.32%,家属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可显著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吕博文 赵德明 李荣杰 莫俊强 梁俊杰 刘华耀 石健龙关键词: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 紧急气管插管在特殊情况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下院前心肺复苏(CPR)中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对院前因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8例根据CPR时先行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两组,院前CPR时先行紧急气管插管(A组,n=40);院前CPR时先行盲探置入喉罩(B组,n=8)。结果:A组现场发现不同程度气道阻塞31例,全部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均少于2 min,通气良好,复苏成功28例;B组现场先行盲探置入喉罩,但通气不良,均改行紧急气管插管,发现8例均有不同程度气道阻塞,全部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均少于2 min,通气良好,复苏成功2例;A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下院前心肺复苏抢救中,紧急气管插管仍是无可替代的建立人工气道首选方法。 张剑峰 黄志文 刘华耀 梁俊杰 梁棕 吕博文关键词:紧急气管插管 喉罩 气道阻塞 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在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在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胸痛和/或心电图异常,入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冠脉造影前要求完善普通心脏彩超、运动平板运动试验,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即开始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比较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与普通超声心动图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阳性率;比较运动负荷超声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的阳性率;最后比较运动负荷超声联合平板运动试验与单纯平板运动试验的阳性率。结果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比普通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异常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负荷超声检查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阳性率相当(P>0.05);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联合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平板运动试验(P<0.05)。结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能提高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梁俊杰 梁转合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