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湿热理论的源流发展
- 2022年
- 湿热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历朝历代医家都在不断探讨发展,萌起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论杂病论》等巨著有对湿热证或湿热相关疾病记载;晋隋唐时期,丰富了湿热理论,也有较多的临床实践;两宋金元时期,湿热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医学流派兴起,学术争鸣,这时期更加关注外感湿热与内伤湿热的区别;明清时期,温病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成熟,推动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中医湿热理论体系。湿热致病广泛、复杂,对其研究探讨未曾停止。通过对湿热理论的详细归纳,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 杨洁净徐洪远毛莉敏梁雪
- 关键词:源流
- 细胞自噬与相关中医辨证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18年
- 细胞自噬与中医药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部分医家从传统辨证和微观辨证两个方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丰富和补充了其相关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医药临床提供了新的方向和依据,但目前中医药对于自噬的相关研究仍属于起步阶段,辨证体系仍不完善,对于细胞自噬调控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明确指标、变化量度等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 胡朋言王伟梁雪李蓓蕾王思超王仕衍纪云西谢博文
- 关键词:细胞自噬中医微观辨证
- 五味清胆方治疗Hp相关CNG隆起糜烂(湿热证)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五味清胆方治疗Hp相关CNG隆起糜烂(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5例Hp相关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Hp VG)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三联+序贯疗法组,即西药三联疗法治疗10日清除Hp后,序贯服用中药联合PPI制剂80日,共达12周疗程;中药"五味清胆方"组,服中药治疗10日清除Hp后,序贯服用80日,共达12周疗程;西药三联+序贯疗法组,三联疗法治疗10日清除Hp后,序贯服用PPI制剂80日,共达12周疗程。治疗后进行总体及各临床证候的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总体临床证候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对各临床证候优于其他两组(P<0.05),尤以胃脘疼痛、嘈杂、口苦口臭疗效明显(P<0.01);中药组对胃脘疼痛、痞满、嗳气、嘈杂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尤以口苦口臭疗效明显(P<0.01);组内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各临床证候均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胃脘疼痛、痞满、嗳气、嘈杂、口苦口臭疗效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五味清胆方治疗CNG隆起糜烂(湿热证)患者中,对胃脘疼痛、痞满、嗳气、嘈杂、口苦口臭均有效,尤以口苦口臭疗效明显,而联合西药对各临床证候均有效,对胃脘疼痛、嘈杂、口苦口臭疗效更明显。
- 梁雪周德丽卢杰夫何慧郑超伟黎波张学松以敏王伟夏李明
- 关键词:慢性胃炎湿热证
- 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消化性溃疡(Pu)指穿透至黏膜肌层的胃黏膜局限性损伤,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 Mulcer,DU)。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最为常见。该病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少数GU还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 宾金秀梁雪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中医药疗法
- 乌梅丸方证关系与现代研究论述被引量:11
- 2023年
- 随着近年来疾病的慢性化趋势,中医治疗及中医经方越发受到中医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乌梅丸为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颇具代表性的经方,作为厥阴病篇主方已成共识,其组方配伍深奥,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切合,且临床疗效确切。《伤寒论》中论述乌梅丸的原文为厥阴病篇第338条,阐述了脏厥和蛔厥的区别,论述了蛔厥的表现及其治疗主方为乌梅丸。文章从方药配伍、用法用量及古今方证演变解读乌梅丸,总结乌梅丸的药理作用,发现乌梅丸有调节炎症因子、调节基因蛋白、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哮喘、胆囊炎、肿瘤等疾病的防治,以期为乌梅丸及其他中医经方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 徐洪远陈广文朱晨柳杨坤毛莉敏杨洁净梁雪
- 关键词:乌梅丸经方方证药理
-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 2011 年 10月~2014年10 月行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7例,根据术后再出血情况分为两组,未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再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3.4%.观察组出血量、血尿素氮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时休克所占比例、内镜活动性出血所占比例、支持治疗缺乏所占比例、后续PPIs缺乏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出血量、血小板、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入院时休克、内镜活动性出血、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缺乏均是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 何慧王伟赵一娜梁雪李洁
- 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序贯疗法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胃小凹分类及组织学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观察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序贯疗法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胃小凹分类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135例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分为3组: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中药组单用中药治疗,西药组单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90d。治疗前后进行内镜下临床证候评估、病变胃黏膜胃小凹形态学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治疗前后内镜下各临床证候积分比较,除西药组对胆汁反流改善不明显外(P>0.05),3组对其他证候改善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组之间比较,联合组均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1);其中对黏膜潮红、充血水肿、胆汁反流改善中药组亦优于西药组(P<0.01);对隆起糜烂改善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胃小凹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比较,联合组均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清胆方与西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通过联合西药三联进行Hp清除治疗后序贯联用PPI制剂治疗,具有促进病变胃黏膜腺体修复、变异细胞逆转,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病变胃小凹及组织学有影响,从而对此类患者早期癌变有干预作用。
- 梁雪宾金秀黄祖美周德丽卢杰夫陈国忠彭卓嵛何慧刘熙荣王伟
- 关键词:HP脾胃湿热证
- 胃复康颗粒对Hp相关性疣状胃炎湿热证患者血清CagA、 Hp-NAP、VacA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胃复康颗粒对Hp相关性疣状胃炎(Hp VG)湿热证患者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35例Hp VG湿热证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45例,中药组服用胃复康颗粒(蒲公英、紫花地丁、太子参、黄连、山药、浙贝母、白花蛇舌草、蚤休、海螵蛸、佛手、枳实、厚朴、茯苓、炙甘草)治疗;联合组服用胃复康颗粒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西药组单纯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各组服药疗程均为6周。检测治疗前后三组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低于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康颗粒及其联合西药均能使Hp VG湿热证患者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降低,联合组疗效最优,提示胃复康颗粒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从而以降低Hp的毒力效应,减轻炎症反应。
- 梁雪宾金秀黄祖美王鹏卢杰夫刘熙荣周德丽郑超伟以敏王伟苏攀
- 关键词:湿热证CAGAVACA
- 胃复康颗粒通过NLRP3炎性小体通路改善Hp胃炎的作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基于NLRP3炎性小体通路探讨胃复康颗粒干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62只。造模组采用Hp混悬液制备HpAG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康组(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予胃复康颗粒(低、中、高剂量)及西药、中西药联合进行干预2周。比较小鼠胃黏膜Hp根除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HpAG小鼠胃黏膜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观察HpAG小鼠胃黏膜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pAG小鼠胃黏膜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IL-1β、IL-18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小鼠胃黏膜中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中、高剂量胃复康颗粒显著降低模型小鼠Hp定植量;Elisa结果显示:胃复康颗粒抑制胃黏膜中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水平;q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胃复康颗粒抑制胃黏膜中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基因和蛋白水平;中西医结合组改善Hp小鼠胃黏膜损伤,抑制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的作用尤其显著。结论胃复康颗粒通过NLRP3炎性小体通路保护Hp小鼠的胃黏膜、改善胃炎。
- 梁雪徐洪远王伟谭志康陈小芳苏传丽宾金秀郑超伟杨洁净毛莉敏
- 关键词:胃炎
- NLRP3炎性小体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炎症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自然免疫防御应答的一种反应,如机体受到感染、中毒或自身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后,机体就会产生炎症反应。在机体一定承受范围内的炎症反应,如适度的刺激机体可以刺激并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一旦过度刺激则会引起机体组织炎性病理损伤,其过程由炎性小体调控。Martinon在2002年首次阐述了炎性小体的概念,指出它是人体细胞内一种高分子蛋白复合物,同时还发现它在微生物感染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调节细胞黏膜免疫反应和代谢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1] 。目前所熟知的炎性小体家族主要有NLR家族成员、NLRC4炎性小体、IPAF炎性小体和AIM2炎性小体,而在这些炎性小体中,研究最为广泛、最为热门的是NLR家族成员中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 [2-3] 。因为NLRP3炎性小体的过度激活可能是各种炎性疾病发病的关键诱发因素,所以NLRP3炎性小体与许多遗传性和获得性的炎症性疾病息息相关,对炎性小体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能够对临床上的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 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新 靶点。
- 徐洪远朱晨柳杨坤杨洁净毛莉敏谢胜梁雪
-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