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自立
- 作品数:122 被引量:2,988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塔里木河近期治理评估及对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建议被引量:11
- 2015年
- 从2001年《塔里木河近期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向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输水43.0×108m3,平均每年下泄3.3×108m^3,累计补给地下水25.0×108m^3,使地下水埋深由8-12 m上升到4.0 m以内,达到适合天然植被生长的深度。乔、灌、草面积分别增长2.4倍、0.36倍和1.8倍,2006年恒定植被面积达到570 km^2,2010年植被覆盖面积为1 000 km^2;植物种类由输水前的9科13属17种增加到输水后的15科36属46种。水域面积明显扩大,进水河道长度增加156.2 km,河水漫溢面积174.6 km^2,连续干涸17 a的台特玛水域面积189.7 km^2(包括康纳克湿地)。沙漠化得到逆转,由以前的年增长0.27%变为-0.30%,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已不可能合拢,218国道基本无沙害,畅通无阻。为了使现正在编制的流域规划能够顺利通过国家评审、立项和实施,建议规划中应强调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干旱、风沙、盐碱危害严重,是国家级连片扶贫区,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提高用水效益,强化管理和调控来解决。
- 徐海量樊自立杨鹏年玉米提.哈力克艾力西尔.库尔班阿不都米吉提凌红波赵新风张鹏
- 关键词:塔里木河
-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26
- 1998年
- 塔里木河流域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生态退化问题突出,从景观生态学的干扰性质理论和恢复生态学的观点出发,选择水资源系统、土地资源系统及植被资源系统及其10个综合性敏感因子对流域生态的敏感性及恢复力进行分析,并确定敏感因子的定量指标,定性代码及其权重和阈值,通过算术对数插值对敏感因子实际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并构建生态胁迫度。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三源流阿克苏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和田河流域及于流区的上、中、下游区生态胁迫度分别为0.13、0.25、0.30、0.31、0.57及0.84,在评价分级标准的限定下,其对应的生态脆弱性程度依次为轻微脆弱、一般脆弱、一般脆弱、一般脆弱、中等脆弱及严重脆弱。
- 王让会樊自立
-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生态评价景观生态
- 近40年台特玛-康拉克湖泊群水域变化遥感监测被引量:16
- 2014年
- 车尔臣河下游自1989年改道以来,河道北边形成若干小湖,使台特玛湖-康拉克地区的水域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干涸30多年的台特玛湖,随着自2000年起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开始形成大片水域,且水域面积呈扩大趋势.2002年车尔臣河改道结束后康拉克地区的湖泊格局基本形成,而台特玛湖地区的水域则继续大幅变化.本文在1972-2012年102期遥感影像及其相关辅助数据基础上进行各项定量分析,详细描述台特玛湖-康拉克地区的水域变化过程,总结变化趋势,试图找出变化主导因素.笔者认为台特玛湖-康拉克地区的湖泊水域景观格局变化自1970s-2000年主要受车尔臣河径流量年际变化的控制,而21世纪以来则主要受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措施的影响.
-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阿里木江.卡斯木艾里西尔.库尔班塔世根.加帕尔樊自立
- 关键词:湖泊群遥感监测塔里木河
- 塔里木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初探被引量:6
- 2017年
- 在我国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工绿洲急剧扩大,天然绿洲日益萎缩,确定人工与天然绿洲适宜的面积比例对绿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将流域各子流域划分为不同绿洲分布模式,选取克里雅河流域、渭-库河流域和叶尔羌河流域为各模式典型流域,分析各流域近2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的转化过程,利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法评价各流域过去2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确定各模式下人工与天然绿洲适宜面积适宜比例。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各子流域划分为内陆河沙漠区模式、冲洪积扇形模式和干流模式;(2)典型流域绿洲总面积近20年变化不明显,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呈增加趋势,人工绿洲侵占天然绿洲,人口增长、耕地扩张和社会经济发展成为研究区绿洲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三种模式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适宜比例分别为3:7~4:6、4:6~5:5和≤4:6。本研究不仅为研究区绿洲规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相似内陆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的确定提供借鉴。
- 郭宏伟徐海量凌红波樊自立赵新风张鹏
-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1958-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水系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为了研究玛纳斯河流域水系结构演变状况,利用其1958、1976、1987、2006年4期遥感影像图,在ArcInfo支持下进行目视解译,根据解译结果,定量分析了水系长度、密度、分枝比、长度比和分维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958-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水系变化满足Horton定律,水网数目及河道平均长度随水网级别呈几何级数变化,并且水网密度、水系长度比、分枝比等参数持续增大;流域内绿洲地区水网密度高于南部源流山区与北部荒漠区,这种区域差异是由不同生态经济单元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发展需求及生态修复重建等方面共同决定的;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量近50年来不断增加,人口数量持续攀升,耕地与绿洲面积不断扩大等因素是玛纳斯河流域水网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耕地不能无限扩大,绿洲也不能过度扩张,要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限,因此确定合理的绿洲面积,优化水系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 凌红波徐海量乔木樊自立史薇张青青
-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驱动力
- 建立新疆土壤标本数字化共享平台的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该文概述世界土壤标本数据库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土壤标本数据库建设进展,分析了新疆土壤标本数据库建设现状、需求和差距。阐述了建立"新疆土壤标本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平台对新疆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 杨晓李宏建张爱军樊自立张累德
- 关键词:土壤标本数字化共享
- 全球变化对塔里木盆地北部盐化草甸植被的影响被引量:7
- 1998年
- 本文探讨了全球变化对塔里木盆地北部盐化草甸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和群落演替的影响。全球变化对土壤蒸发和盐分积累的影响依地下水理深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地下水埋深愈大,NPP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愈明显,NPP的增幅也愈显著。地下水理深愈小,土壤积盐愈强烈,盐化草甸植被的演替也愈明显,由此导致多数草甸植物的逐渐消失和多汁盐柴类灌木数量的不断上升。
- 张宏樊自立
- 关键词:全球变化群落演替塔里木盆地植被
- 水资源短缺条件下绿洲的建设和发展——以卡拉—铁干里克垦区为例
- 1998年
- 在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垦区农业发展采取了多种经营,发展以棉花、水果和养鹿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业,同时加强工程建设,进行水资源开源节流,强化管理和对绿洲的保护,这些已成为维持绿洲稳定和促进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
- 季方樊自立邓永新
- 关键词:水资源高效农业农业发展
- 新疆绿洲盐渍化耕地的水盐动态类型及改良分区
-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绿洲耕地盐渍化的发生原因,按照水盐运移状况划分出稳定脱盐、脱盐不稳定、脱盐积盐反复、表层脱盐、持续积盐、咸水灌溉积盐及潜在盐渍化等7个变化类型。将全疆按生物气候带及大地貌类型划分成南北疆...
- 樊自立乔木李和平
- 关键词:水盐动态
- 文献传递
-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特征被引量:82
- 2002年
- 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形成和分布及其利用状况,重点讨论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与赋存特征。该区平原地下水资源是山区水资源(包括降水和雪冰融水)在平原区内的转化;山区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和平原地下水的惟一补给来源;盆地平原地下水和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独立的水文单元和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充分了解干旱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链的特征,正确认识干旱区“三水”转化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三水”,对该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胡汝骥樊自立王亚俊姜逢清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