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急诊介入治疗中,评价预防性冠状动脉(冠脉)内联合注射硝酸甘油和地尔硫(艹卓)对于改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肌微灌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是否预防性冠脉注射硝酸甘油和地尔硫(艹卓)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212例 STEMI 患者分为两组,预防性使用上述药物者为研究组(87例),而进行常规介入治疗者为埘照组(125例)。比较两组间基础资料、造影参数、ST 段回落幅度,术后5日心肌生化标记物曲线下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随访期间(平均随访17个月)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住院及随访期间共计有10例(11.5%)发生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对照组为28例(22.4%),两组差异显著(P=0.042);两组因心脏原因再次住院次数差异显著(研究组19.5% vs 对照组37.6%,P=0.008)。研究组的无血流或慢血流发生较对照组少,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研究组较对照组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计数(cT-FC)值较低(34.4±11.3 vs 38.9±17.2,P=0.034),心肌微灌注分级(MBG)较高(2.65±0.6 vs 2.41±0.7,P=0.018),提示研究组心肌微灌注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较对照组 ST 段回落幅度显著,术后5日心肌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曲线下面积较小(P<0.05);术后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高及舒张末内径较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冠脉联合注射硝酸甘油和地尔硫草可改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微灌注、减少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释放、减少近期死亡等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改善中、远期临床预后。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状况,为Hp感染防控和感染人群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健康体检人群10331例的相关资料,对Hp 的总感染率及相关因素、胃镜下不同病变Hp感染率、Hp感染程度与胃镜下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体检10331例中男7158例,女3173例,年龄16~88(49.81±.11)岁。总的Hp感染率为4.42%(4589/10331)。 Hp感染人群中,现症Hp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4.21%v.4.64%, P =0.0154)。 Hp感染者年龄小于无Hp感染者[(4.46±.98)岁v.(5.09±.21)岁, P =0.0001]。 Hp感染与个体有无消化系统症状、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是否伴发胆石症无关,吸烟对Hp感染率无影响,饮酒者Hp感染率未见增加。不同年龄组Hp 感染率不同。男、女Hp感染高峰在30~岁组人群,之后逐渐下降,男女2组各年龄段Hp感染率无明显差别。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Hp感染率明显低于正常食管( P <0.01)。胃和十二指肠胃镜下不同病变Hp感染率不同:胃部疾病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急性炎(8.27%)、胃溃疡(7.75%)、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急性炎(7.00%)和慢性萎缩性胃炎(6.67%)感染率较高,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 P <0.05或P <0.01);在十二指肠疾病中,十二指肠溃疡(8.53%)、十二指肠炎(5.05%)Hp感染率与正常十二指肠比较明显升高( P =0.000)。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Hp感染率与正常者比较无明显差别( P >0.05)。将DOB值分层分析,胃镜下黏膜病变越严重,高值DOB所占比例越高。结论我国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国人自然人群平均感染率。 Hp感染人群中,年龄高峰段在30~岁。胃镜下胃黏膜急性炎性反应和萎缩性胃炎Hp现症感染率较高。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