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欣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准经典轨线法研究F+HBr反应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最新构造的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F+HBr→HF+Br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在碰撞能为0.01-0.5eV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几率、反应物HBr分子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几率的影响、积分散射截面和产物HF分子的角度分布。在同样碰撞能范围内,碰撞能对产物HF转动取向参数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最后结合F+HBr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效应和势能面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 段志欣齐艳
-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方法角分布
- 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自感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 2007年
- 根据导体回路自感的定义,给出了计算“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自感的一般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其近似结果与常用的求“无限长”电缆中部附近单位长度上自感的结果相同,故可简单的取其中部附近单位长度的自感作为“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的近似值.
- 籍延坤姜晓宜段志欣
- 关键词:自感磁感应强度电缆磁通量
- 基于Matlab GUI的微观化学反应过程可视化设计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准经典轨线方法和Matlab的GUI技术,我们开发设计了将a+bc三原子基元化学反应的碰撞过程可视化的动力学模拟程序,详细介绍了准经典轨线方法的基本原理、碰撞过程动力学信息的抽取和图形用户界面制作过程,并以典型反应F+HCl→Cl+HF为例展示了程序运行的结果。该程序可以将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过程及碰撞的结果直观生动地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进行人机交互,从多个角度实时观察参与碰撞的原子、分子状态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及结果。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元化学反应复杂的反应机理,加深对微观化学反应过程的感性认识。
- 夏越杨从段志欣
- 关键词:分子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可视化准经典轨线方法
- 基态H+LiH^+在宽域碰撞能下的反应动力学
- 2017年
- 使用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研究了宽碰撞能范围下H+LiH^+反应动力学.反应几率和反应截面均显示这是一个没有阈能的反应.通道1(H+LiH^+→H_2+Li^+)和通道2(H+LiH^+→LiH^++H)之间的分支比随0.433 6到2.602 eV范围的碰撞能变化.所得到的H_2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表明涉及两种反应模式:在不同的能量区域分别占主导地位的直接提取和间接插入模式.
- 雷亚李亚民李英车如心杨民段志欣
-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反应截面
- 采用量子波包方法和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S(^3P)+HD反应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量子波包方法和准经典轨线方法在一个新的3A′′势能面上研究了S(3P)+HD→SD+H和SH+D反应的动力学性质.计算得到了两个反应通道在碰撞能为0.8—2.2 eV范围内的J=0反应几率、积分反应截面、内同位素因子和产物转动取向因子.这些结果揭示了S(3P)+HD反应非常明显的内同位素效应.通过对势能面和反应轨线的分析,我们发现了SD+H反应通道一个新的反应机制.S(3P)+HD反应的内同位素效应可以利用新发现的反应机制和反应的质量组合来进行解释.
- 段志欣邱明辉姚翠霞
- 关键词:积分截面同位素效应
- F+HI反应中矢量关联的理论研究
- 2009年
- 依据最新构造的扩展LEPS势能面,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放热反应F+HI→HF+I在碰撞能分别为0.1、0.3和0.5 eV的条件下,对反应物与产物的矢量相关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描述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描述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碰撞能以及反应物分子转动激发对矢量相关的影响都得到了计算,结果显示产物角动量j′不仅取向,而且沿垂直于散射平面方向定向.产物角动量取向和定向都随着碰撞能的增加和反应物分子的转动激发的增强而有所变化.
- 牟俊侠段志欣
-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方法矢量相关立体动力学
- F+HBr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 随着实验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分子反应动力学已经深入到了态-态反应的新层次。在原子与分子碰撞反应中,反应的矢量和标量性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反应的矢量性质揭示了反应的立体动力学信息。只有把标量和矢量性质结合起来才能给出一个...
- 段志欣
- 关键词:原子物理分子碰撞立体动力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