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恒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13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氧化酶
  • 6篇胁迫
  • 6篇抗氧化
  • 6篇抗氧化酶
  • 5篇幼苗
  • 4篇植物
  • 4篇荒漠
  • 4篇脯氨酸
  • 3篇盐胁迫
  • 3篇幼苗生长
  • 3篇土壤
  • 3篇苗生长
  • 3篇荒漠植物
  • 3篇基因
  • 2篇短柄草
  • 2篇植被
  • 2篇土壤有机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耐盐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青海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8篇殷恒霞
  • 8篇王文颖
  • 5篇石勇
  • 5篇马小飞
  • 4篇陈开华
  • 4篇燕霞
  • 3篇周华坤
  • 3篇刘俊英
  • 2篇李霞
  • 2篇赵新全
  • 2篇姚步青
  • 2篇徐进
  • 2篇张雯
  • 2篇杨月娟
  • 2篇赵鹏善
  • 2篇米琴
  • 2篇刘源
  • 1篇张玉秀
  • 1篇马晓林
  • 1篇郝海婷

传媒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局部适应性被引量:11
2016年
种子萌发特性是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的重要策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是典型耐旱植物,但目前缺乏从群体角度探讨其种子萌发特性和其局部适应性关系的报导。在25、4、-20、-40℃下,分别对来自于甘肃、宁夏和新疆的17个地区红砂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检测不同群体在萌发时间、萌发率和发芽势上的差异,并用world-clim的气象数据分别对不同群体的萌发率和发芽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贮藏会削弱红砂种子的休眠、缩短红砂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经不同温度贮藏,红砂种子萌发率的变化不显著,其变化主要来自于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而且萌发率与其生存环境的温度和降水量显著相关。红砂种子的发芽势在-40℃温度贮藏后显著提升,呈现爆发型萌发,说明超低温储藏能极大消除红砂种子的生理休眠。此外,红砂种子的发芽势和环境温度显著相关。红砂种子的萌发特性表现出其对干旱生境的局部适应性,这一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荒漠植物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机理,并为红砂在荒漠植被恢复中的推广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石勇刘源殷恒霞燕霞马小飞
关键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休眠萌发率发芽势
子午岭人工油松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变化趋势,为制订该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新技术开发等土地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研究该地区人工植被与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用一元方差分析(ANOVA)检验各参数在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①随着油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地表枯枝落叶和腐殖质现存量逐渐增加,地表枯枝落叶C∶N比显著增加,各样地地表枯枝落叶C∶N比比腐殖质C∶N比高;②12年油松林土壤碳储量为10.12kg/m2,20年油松林土壤碳储量9.51 kg/m2,32年油松林土壤碳储量7.79 kg/m2,表明天然林砍伐后种植油松会导致土壤碳储量降低;③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浓度逐渐降低,表层2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储量为44.15%。[结论]在进行森林恢复过程中,需注意针叶、阔叶树种(或乔灌草)的搭配以及针叶树种对其他树种的排斥。
王发刚殷恒霞陈开华刘俊英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演替
高寒牧草在不同温度和盐胁迫作用下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11
2016年
测定高寒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幼苗在4个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0、50、150、250 mmol·L–1)与6—15℃和15—25℃两种温度处理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反馈机制。结果表明:1垂穗披碱草随着盐浓度的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低后高的趋势;在盐浓度为Na50时,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且不同温度处理对垂穗披碱草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但在高盐浓度(Na150、Na250)处理下,温度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极显著,6—15℃处理显著提高垂穗披碱草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2随着盐浓度增加,两种牧草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迅速积累,且15—25℃处理下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6—15℃处理。3除垂穗披碱草在Na250下SOD酶活性达到最高外,垂穗披碱草CAT活性和老芒麦SOD、CAT活性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在一定盐浓度下,牧草借助抗氧化酶来清除胁迫产生的活性氧,但高盐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牧草抗氧化酶活性,而6—15℃温度处理可诱导牧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尤其是老芒麦。4盐胁迫导致两种牧草根尖过氧化氢含量和细胞死亡率的增加,而6—15℃温度处理可以降低根尖过氧化氢的积累。两种牧草随盐浓度增加根尖细胞死亡率均有增加的趋势,但6—15℃低温可以有效减轻盐胁迫对根细胞的损伤。
马晓林赵明德王慧春殷恒霞康清王榛刘攀王文颖
关键词:盐胁迫脯氨酸抗氧化酶
镉胁迫对二穗短柄草幼苗叶片中无机离子稳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探讨镉胁迫下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叶片对各无机离子的吸收及离子间的平衡机制,测定0~300μmol·L-1 CdSO4溶液胁迫下二穗短柄草叶片中主要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程度的加剧,二穗短柄草叶片中出现"吸钠排钾"现象,即Na^+和K^+含量分别增加和下降;Ca^2+、S2-、Cd^2+含量逐渐增加,而Mg^2+、Si^ 4+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在低浓度镉胁迫时虽有升高趋势,但随着处理浓度的逐渐增加而缓慢降低,叶片含水量也随之逐渐下降。说明二穗短柄草幼苗叶片无机离子吸收和平衡、光合色素合成、含水量均不同程度受到镉胁迫的影响,但植株能通过体内不同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来缓解镉胁迫危害,从而提高对其的耐受能力。
张雯王丽蓉殷恒霞李毅赵鹏善马小飞
关键词:二穗短柄草镉胁迫离子含量叶绿素含量
盐胁迫对高寒草地牧草老芒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不同浓度(0、50、150、250mmol·L-1)NaCl溶液处理萌发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幼苗,检测老芒麦在盐胁迫逆境下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各供试材料的脯氨酸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P<0.05),叶绿素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P<0.05),而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P<0.05),150mmol·L-1 NaCl浓度是其幼苗相对含水量和CAT活性的一个转折临界点。老芒麦幼苗期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SOD活性和CAT活性对盐胁迫浓度的变化响应灵敏,且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变化差异显著,其可作为快速鉴定老芒麦野生种质材料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熵值法综合评价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老芒麦生理指标的影响表明,50mmol·L-1 NaCl最有利于老芒麦调控各生理指标,提高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老芒麦适宜在青藏高原盐碱地和湖滨退化湿地的恢复改良中选用。
杨月娟张灏周华坤王文颖殷恒霞姚步青赵新全
关键词:老芒麦耐盐性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
一种从柽柳组织中提取总RNA 的方法
一种从柽柳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通过用试剂盒结合添加PVPP粉改进传统提取RNA的方法,使得不易提取的植物材料RNA提取效果和质量提高。主要的技术流程包括试剂盒设备提取前处理,提取RNA的详细过程,以及后期RNA浓度...
燕霞马小飞钱朝菊尹成亮殷恒霞石勇
文献传递
蚓果芥乙烯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2013年
采用已报道的十字花科植物乙烯受体基因(Ethylene Receptor 1,ETR1)通用引物,以蚓果芥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分析BhETR1的多态性,进而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蚓果芥的进化特征。结果表明:(1)已克隆得到的14条ETR1基因序列,长度为1 644~1 661bp;经Bioedit软件比对,14条核苷酸序列之间相似性为93%~98%,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78%;采用DnaSP v5程序分别统计BhETR1序列多态性,发现14条BhETR1序列形成了14种单倍型。(2)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蚓果芥近缘物种ETR1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蚓果芥14条ETR1序列形成3大分支;根据分支进化关系,每支中分别选取克隆2(c2)、克隆29(c29)、克隆35(c35)与拟南芥ETR1(AtETR1)和琴叶鼠耳芥ETR1(AlETR1)的序列进行比对,其一致性均为78%,说明BhETR1是一个乙烯受体类似(ETR1-like)基因,而蚓果芥自身14条序列的高度异质性表明蚓果芥的遗传背景相对复杂。
郝海婷李唯殷恒霞石勇刘源闫成才
关键词:乙烯受体ETR1基因克隆进化分析
镉、锌、铜胁迫对向日葵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7
2009年
分析了3种重金属离子(Cd2+、Cu2+、Zn2+)对向日葵种子胚根伸长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对向日葵胚根伸长的抑制作用依次为:Cd2+>Cu2+>Zn2+。3种重金属胁迫明显降低了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H2O2水平。其中Cd2+胁迫引起幼苗H2O2爆发高于Cu2+和Zn2+胁迫。进一步分析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发现,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幼苗酶类抗氧化物质SOD和CAT的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重金属胁迫提高了非酶类的抗氧化物质脯氨酸和GSH的含量。其中Cd2+和Zn2+胁迫对脯氨酸含量变化的影响大于Cu2+胁迫;而Cu2+胁迫对GSH含量变化的影响大于Cd2+和Zn2+胁迫。
殷恒霞李霞米琴王文颖张文胜徐进
关键词:重金属胁迫向日葵幼苗生长脯氨酸
甘氨酸预处理对中华羊茅热胁迫下幼苗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甘氨酸预处理对降低中华羊茅幼苗热胁迫的保护性作用.甘氨酸预处理降低了活性氧水平,保护了热胁迫下幼苗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降低了植株根系细胞的死亡率.研究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可以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幼苗中CAT基因的表达比对照高.讨论了抗氧化酶活性在甘氨酸调节热胁迫中的作用.
王文颖殷恒霞徐进刘小京米琴杜军华马玲玲周华坤
关键词:中华羊茅甘氨酸热胁迫抗氧化酶
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动态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凯氏定氮法对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全氮进行季节动态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中020cm层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顺序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Kobresia-swamp meadow)〉金露梅灌丛草甸(Dasiphoru fruticosa shrubs)〉人工燕麦草地(Avena sativa artificial grassland)〉矮嵩草草甸(Kobresia humilis meadow)〉矮嵩草退化草地(Kobresia humilis-degraded grassland)。原生植被草甸类型下单位面积土壤全氮含量远高于退化草地。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土壤每平方米的全氮含量最高,达到0.712kg,金露梅草甸次之,两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他三种草地类型单位面积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原生草甸矮嵩草草甸每平方米全氮平均含量为0.406kg,而退化的矮嵩草草地每平方米全氮平均含量为0.301kg,可以推算,土地退化导致土壤全氮流失的量为0.105kg,即高寒草地退化导致25.86%氮流失。随着季节的变化,土壤全氮质量分数随生长季均有所增加,最高值都出现在8月份,但各月份之间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0.05)。原生植被0-10cm层土壤全氮含量高于10-20cm层,人工草地与退化草地差异性不显著。
陈开华殷恒霞刘俊英王伟龚伯奇梅后敏路朋王秀萍王文颖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全氮含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