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思玮

作品数:65 被引量:423H指数:11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配合物
  • 12篇密度泛函
  • 12篇活性
  • 12篇泛函
  • 11篇席夫碱
  • 10篇密度泛函理论
  • 10篇泛函理论
  • 10篇氨基
  • 9篇反应机理
  • 8篇金属
  • 7篇硫脲
  • 7篇催化
  • 6篇缩氨基硫脲
  • 6篇铜配合物
  • 6篇金属配合物
  • 6篇活性研究
  • 6篇氨基硫脲
  • 6篇氨酸
  • 6篇DFT
  • 5篇液晶

机构

  • 62篇曲阜师范大学
  • 6篇山东大学
  • 2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聊城师范学院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临沂教育学院

作者

  • 65篇毕思玮
  • 19篇刘树祥
  • 17篇李桂芝
  • 11篇田君濂
  • 8篇高恩庆
  • 8篇田来进
  • 7篇李延团
  • 5篇赵斌
  • 4篇丁养军
  • 4篇刘永军
  • 3篇李平
  • 3篇孙海涛
  • 3篇刘成卜
  • 3篇范伟
  • 2篇胡海泉
  • 2篇赵义
  • 2篇周正宇
  • 2篇尤进茂
  • 2篇夏闽
  • 2篇王家勇

传媒

  • 17篇曲阜师范大学...
  • 7篇无机化学学报
  • 6篇化学试剂
  • 5篇应用化学
  • 3篇化学学报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大学化学
  • 2篇临沂大学学报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化学教育
  • 1篇山东化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进展
  • 1篇色谱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7篇1997
  • 10篇1996
  • 4篇1995
  • 5篇199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被引量:22
1996年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与Cu(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进行表征,证明配合物为四配位的平面正方形结构.用pH法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抗菌活性实验表明,配体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与Cu(Ⅱ)形成配合物后抑菌活性大大增强.
毕思玮刘树祥刘永军孙海涛田君廉李桂芝
关键词:席夫碱缩氨基硫脲抗菌活性
Theoretical study on MeReO3-catalyzed Deoxygenation of Epoxides
毕思玮王家勇李平林振阳
硅试剂调节羧酸和胺的酰胺化反应机理
酰胺键是有机、制药和材料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化学键[1].常见合成酰胺的途径包括使用活化的羧酸或胺进行反应,过渡金属催化的脱氢/氧化过程以及硼酸衍生物催化的脱水缩合.这些反应可能产生当量有毒副产物,或因其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高温...
蒋原野朱玲梁玉洁满孝平毕思玮
铂催化的高碘试剂和吡咯高炔丙基醚合成炔基吲哚的反应机理研究
吲哚类化合物是最常见的杂环化合物之一,广泛分布在天然产物中[1]。作为重要的有机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吲哚类化合物在化工、农业、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工作主要集中在吡咯环上进行官能团化来合成...
满孝平蒋原野刘玉霞毕思玮
关键词:环合DFT
文献传递
硼试剂和硅试剂参与的酰胺形成反应机理研究
通过化学方法构建肽键对制药、蛋白质合成与改性、制备精细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都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快速绿色廉价的酰胺形成反应是相关领域的一项长期研究目标。近期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酰基硼试剂[2]和氯硅烷[3]参与的...
蒋原野满孝平梁玉洁朱玲毕思玮
关键词:酰胺氯硅烷DFT
文献传递
偶氮型钯(Ⅱ)配合物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1996年
偶氮型钯(Ⅱ)配合物液晶的合成与表征毕思玮,丁养军李桂芝(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曲阜师范大学生物系阜曲)关键词偶氮型,Pd(Ⅱ).配合物,近晶型,热致型液晶Cope[1]报道了偶氮苯与铂、钯形成的配合物,其后Ghedini[2]合成了...
毕思玮丁养军李桂芝
关键词:偶氮型钯配合物
CpRu(PPh_3)_2SSi^iPr_3与SCNR(R=Ph,1-Naphthyl)反应的结构、成键与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通过CpRu(PH3)2SSiiPr3(Cp=环戊二烯负离子;iPr=异丙基)与SCNH模型化反应,探讨了CpRu(PPh3)2SSiiPr3与SCNR(R=苯基,萘基)的反应机理,分析了反应所涉及的各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与成键特征.反应中首先失去一个膦配体,生成一个中间体.该中间体中,硫原子采取sp2杂化,硫原子剩余的一个p轨道与金属中心上的d轨道具有相同的对称性,因而该p轨道上的孤电子对可与金属中心上的d轨道形成π键,导致Cp环中心,Ru,S1,P和Si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而不是S1,P和Si原子偏离该平面.计算结果预测,S=C双键中的π键打开,生成含金属中心的四元环螯合物一步为反应的决速步骤.空间位阻的减小、π共轭体系的生成以及螯合环的存在,是导致该反应热力学有利的重要原因.
丁养军张振伟朱树芬毕思玮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
齐鲁二化肥丁辛醇废碱液治理可行性探索试验被引量:19
2001年
探讨了用空气氧化治理丁辛醇废碱液的工艺条件 ,可使废碱的COD值降低 75 % .
姜力夫刘英毕思玮孙海英周正宇
关键词:废碱液COD催化氧化化肥厂丁辛醇
2-乙酰基吡嗪合成新工艺研究
刘永军姜力夫丁养军刘英赵斌毕思玮
本工艺选用三氯氧磷代替旧工艺使用的五氯化二磷作脱水剂,并使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加快了反应进程,提高了产品收率;用甲基碘化镁替代旧工艺使用的甲基溴化镁作格氏试剂,并解决了水解、加成等反应条件的选择及产品的分离...
关键词:
关键词:催化剂
CO在含Pt化合物插入反应机理研究
2017年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插入含Pt有机物Pt(PMe_3)_2(C_7H_(10)O)的Pt-O键和PtC键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插入方式有不同的路径。CO插入Pt-O键之间是一步完成的;CO插入Pt-C键之间分两步完成:先是PMe_3基团被CO取代,接着CO插入Pt-C键之间。计算结果表明无论从热力学还是从动力学分析,CO都更倾向于插入有机物Pt(PMe_3)_2(C_7H_(10)O)中的Pt-O键。
范伟毕思玮
关键词:反应机理过渡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