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汝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4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病患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肾脏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黏附分子
  • 3篇细胞间
  • 3篇细胞间黏附分...
  • 3篇螺内酯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单核细胞趋化
  • 2篇单核细胞趋化...
  • 2篇单核细胞趋化...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宿州市立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省宿州市...

作者

  • 13篇汝燕
  • 7篇李素梅
  • 5篇张丽
  • 4篇章容
  • 4篇翟斐
  • 4篇魏苏
  • 3篇赵静
  • 3篇李庆凤
  • 2篇李梦娟
  • 2篇张苏皖
  • 1篇荆春艳
  • 1篇王芳
  • 1篇王菊梅
  • 1篇章荣
  • 1篇董林
  • 1篇王东
  • 1篇王奇金
  • 1篇任安
  • 1篇赵静
  • 1篇黄利军

传媒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7-H4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自身免疫病,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存在一种慢性的低度炎症状态,阐明免疫系统活化机制对糖尿病(DM)及相关代谢紊乱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探讨糖尿病患者共刺激因子B7-H4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为寻找糖尿病肾病的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汝燕李素梅
关键词:糖尿病B7-H4糖尿病肾病
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及25(OH)D_(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究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疗效、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及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DN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表格将患者编号后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胰激肽原酶组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肾功能指标[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及UACR]及25(OH)D_(3)水平。结果胰激肽原酶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糖、血压、FINS、肾功能指标、25(OH)D_(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胰激肽原酶组患者FBG、HbA1C、24 h UAER、24 h尿蛋白定量、UA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压、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胰激肽原酶组25(OH)D_(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可提高DN疗效,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维生素缺乏,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汝燕魏苏李庆凤赵静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胰激肽原酶贝那普利尿肌酐
吡格列酮对DM2大鼠肝脏及MCP-1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2)大鼠血、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及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NC组)以普通饲料喂养;DM2 SD大鼠模型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的方法建立。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吡格列酮组(PIO组),后者采用吡格列酮对PIO组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周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的改变情况,同时检血、尿MCP-1水平、尿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retinol binding protein,URBP)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和PIO组第8周空腹血糖及HbAl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DM组及PI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DM组与PIO组的尿ACR、URBP、血及尿MCP-1和肝脏纤维化程度均高于NC组(P<0.05),而PIO组4项指标较DM组明显降低,且UMCP-1与ACR呈正相关;病理显示,PIO组大鼠肝脏病变程度均较DM组明显减轻,肝组织MCP-1表达减少。结论:吡格列酮对DM2大鼠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是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MCP-1表达及其合成有关。
李梦娟李素梅翟斐章荣张丽汝燕胡闻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吡格列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缬沙坦和硫辛酸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UEA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使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降幅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T-A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OD、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缬沙坦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赵静王奇金魏苏李庆凤汝燕
关键词:硫辛酸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尿蛋白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同等糖尿病知识的教育,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血糖监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2次/d;治疗组在口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次/晚,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FPG、2hPG、HbAlc、BMI及低血糖频率、程度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MI具有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增加更明显;治疗组低血糖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李庆凤魏苏赵静汝燕张贺成朱玲玲
关键词:初诊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氧分压与尿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氧分压(TcPO2)与尿白蛋白肌酐比(AC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CM400经皮氧分压检测仪检测360例T2DM患者足背TcPO2值;留取晨尿,采用DCA2000+白蛋白/肌酐分析仪检测尿ACR、留取过夜空腹血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血尿酸水平。结果 TcPO2与年龄、病程、吸烟率、高血压、高血脂、血尿酸、尿ACR等因素呈负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异常TcPO2不仅可反映下肢微血管功能状态,还能一定程度提示糖尿病肾脏损害。
汝燕李素梅张丽章容
关键词:白蛋白尿
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抗炎及肾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尿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喂饲常规饲料;20只采用喂饲高糖高脂饮食,3个月后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B组)和胰岛素治疗组(C组)。8周后检测血糖、血脂、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及血ICAM-1(SICAM-1)、尿ICAM-1(UICAM-1)水平,留取肾组织用于病理学检查。结果 B、C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SICAM-1、UICAM-1、URBP、尿ACR均高于A组,C组UICAM-1排泄较B组明显降低,且UICAM-1与尿ACR、URBP及肾脏肥大指数呈正相关;C组大鼠肾小球ICAM-1表达明显减少,肾脏病变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ICAM-1表达及UICAM-1排泄有关。
汝燕李素梅翟斐张丽章容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螺内酯对DM2大鼠肾脏保护及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DM2)大鼠血、尿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及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DM2模型组(DM组)n=10,DM2模型+螺内酯治疗组(SPI组)n=10。干预8周后检测血糖和血脂、尿生化结果及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的改变情况,同时检测尿、血ICAM-1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与NC组比较,DM组、SPI组第8周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但DM、SP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第8周DM组、SPI组ACR、URBP、尿ICAM-1、血ICAM-1和肾脏肥大指数均高于NC组(P<0.05),SPI组的上述指标均较DM组降低(P<0.05),且尿ICAM-1排泄率、血ICAM-1水平分别与ACR、URBP排泄率及肾脏肥大指数呈正相关(P<0.01)。③病理显示,SPI组大鼠肾小球病变程度均较DM组明显减轻,SPI组大鼠肾脏ICAM-1表达与DM组相比减少(P<0.01)。结论:螺内酯对DM2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是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ICAM-1表达及其排泄有关。
张苏皖李素梅翟斐张丽章容汝燕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螺内酯
西格列汀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宿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螺内酯,每次20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口服西格列汀,每次10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减少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以及西格列汀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肾功能和控制血脂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汝燕魏苏李庆凤赵静
关键词:螺内酯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血脂水平
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血、尿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及肾脏组织结构...
张苏皖李素梅翟斐张丽章容汝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