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小兰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土
  • 2篇紫色
  • 2篇紫色水稻土
  • 1篇氮素
  • 1篇动力学方程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团聚体
  • 1篇平作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数量
  • 1篇硝化
  • 1篇硝化作用
  • 1篇垄作
  • 1篇垄作免耕
  • 1篇轮作
  • 1篇免耕
  • 1篇耕作
  • 1篇耕作方式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汪小兰
  • 2篇蒋先军
  • 2篇谢德体
  • 1篇李仕伟
  • 1篇曹良元

传媒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紫色水稻土中的硝化作用与硝化微生物
硝化作用联系着土壤矿化—生物固持等过程以及氮素的损失,是土壤中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过程。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众多,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硝化作用活性的不同,土壤中硝化微生物数量以及种群的差异也可能会影响硝...
汪小兰
关键词:耕作方式硝化作用紫色水稻土微生物数量
文献传递
稻田垄作免耕对紫色水稻土硝化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长期垄作免耕对紫色水稻土硝化微生物的影响,以常规平作和冬水平作作为对照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amoA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垄作免耕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垄作免耕条件下,AOB的amoA基因拷贝数为8.3×10^5/g干土,比常规平作和冬水平作分别高43%,158%;AOA的amoA基因拷贝数为4.5×10^7/g干土,比常规平作和冬水平作分别高201%,632%,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稻田垄作免耕可增加土壤中硝化微生物的数量,对土壤中具有硝化功能的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具有积极影响.3种耕作方式土壤中AOA amoA基因拷贝数均比AOB amoA基因拷贝数高1-2个数量级,AOA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李仕伟汪小兰蒋先军谢德体
关键词:垄作免耕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
季节变化对不同形态氮素在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土壤氮库由多种形态氮组成,不同形态N素的季节变化是影响土壤氮素植物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定位监测点,研究了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原土全氮(TN)季节性波动不显著,变异系数为2.31%;而碱解氮(MN)、微生物量氮(MBN)在原土与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原土中碱解氮在秋季最高为131.8 mg/kg,而原土微生物量氮在冬季最低为21.9mg/kg.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氮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10月)和夏季(7月)团聚体土壤中微生物量氮较低,而冬季(1月)和春季(4月)微生物量氮较高.2007年秋季土壤大团聚体(2.0~0.25mm)中MBN最高为24.2m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2.2~17.0mg/kg.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团聚体土壤中全氮(TN)和碱解氮(MN)相对较高,冬季(1月)和夏季(7月)相对较低.2008年冬季土壤小团聚体(0.25~0.053mm)中TN最低为1.10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40~1.45g/kg,而粉砂和粘粒(<0.053 mm)中MN最高为136.7 m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05.5~112.5mg/kg.微生物量氮的季节变异系数是全氮和碱解氮的2倍左右.研究认为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季节性变化大于全氮和碱解氮,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微生物量氮、全氮和有效氮量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土壤全氮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而土壤碱解氮的变化则和作物生长,秸秆分解有关,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周期则是土壤微生物量氮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
汪小兰蒋先军曹良元谢德体
关键词:团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