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晓雷

作品数:31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利多卡因
  • 7篇毒性
  • 7篇顺铂
  • 7篇耳毒
  • 7篇耳毒性
  • 6篇鼻炎
  • 6篇变应性
  • 5篇变应性鼻炎
  • 4篇毒性作用
  • 4篇眩晕
  • 4篇遗传流行病学
  • 4篇疗效
  • 4篇流行病学
  • 4篇耳毒性作用
  • 3篇遗传流行病学...
  • 3篇顺铂耳毒性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注射
  • 3篇流行病

机构

  • 13篇南通市第一人...
  • 11篇南通医学院
  • 8篇南通大学第二...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1篇汪晓雷
  • 18篇管沛
  • 18篇钱茂华
  • 11篇马莉
  • 9篇黄志俊
  • 8篇胡松群
  • 7篇顾明凡
  • 4篇马莉
  • 4篇郁琪
  • 4篇周其炽
  • 4篇季超
  • 3篇凌祥
  • 3篇刘祖舜
  • 3篇章如新
  • 3篇施勇
  • 2篇高刚
  • 2篇黄志俊
  • 2篇黄永娟
  • 1篇陈大灵
  • 1篇陈平

传媒

  • 6篇交通医学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2006年中...
  • 1篇第四届全国中...
  • 1篇第四届全国中...
  • 1篇2010全国...
  • 1篇第三届第四次...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注射液给药时间对预防顺铂耳毒性作用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索丹参注射液给药时间对预防顺铂耳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杂色豚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1.对照组:腹腔注射顺铂1mg/kg/d。2.实验Ⅰ组:腹腔注射顺铂1mg/kg/d,6h后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8mL/kg/d。3.实验Ⅱ组:腹腔同时注射顺铂和丹参注射液,剂量同上。4.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8mL/kg/d。各组连续6d。各组动物在实验前及结束后各做一次BAEP检测。以ABRⅢ波反应阈为检测听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听阈在实验前后同组内相比均有提高,分别为:42.6±4.32dB、33±3dB、36.6±2.16dB,空白组为31.5±2.25dB。但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听阈分别比对照组低,差别显著。实验前后同组内相比听阈增加率: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对照组,分别为:(6±8.4)%、(19.67±4.53)%、(39±17.4)%,差别显著。实验Ⅰ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丹参注射液预防顺铂耳毒性作用与给药时间有关;认为丹参在顺铂使用后6h给药其预防顺铂耳毒性的作用更为显著。
钱茂华马莉丁小燕施勇管沛黄志俊汪晓雷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耳毒性药物动力学
江苏南通地区变应性鼻炎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研究遗传因素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地区23 825户家庭,95 300人进行了 AR 的患病现状调查,通过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应用 Li-Mantel-Gart 和 Falconer 方法进行 AR 分离比及遗传度的估算。结果江苏省南通地区 AR 的患病率为1.20%(男1.21%,女1.1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先证者同胞组的资料计算,其分离比为0.078,明显低于单基因遗传理论分离比(0.25),属于多基因遗传方式。AR 先证者Ⅰ、Ⅱ、Ⅲ级亲属遗传度分别为(82.6±2.19)%、(80.8±2.93)%、(78.4±7.04)%,加权平均遗传度为(81.86±1.70)%。在 AR 先证者家系三级亲属中 AR 患病率依次为:Ⅰ级亲属(12.11%)>Ⅱ级亲属(5.12%)>Ⅲ级亲属(2.75%)>一般人群(1.20%)。结论 AR 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倾向性。AR 的发病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多基因遗传疾病特征。
马莉陈大灵章如新汪晓雷施云剑季超黄志俊钱茂华王卫华管沛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流行病学因素遗传度
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212例疗效观察
1999年
研究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212例(229侧耳)。总有效率82.53%。治疗机理可能是改善了内耳血液循环。对眩晕和耳鸣伴随症状疗效明显但与耳聋疗效无关,年龄、耳聋损害程度及就诊时间与疗效呈负相关。
汪晓雷管沛马莉顾明凡郁琪黄志俊
关键词:利多卡因突发性耳聋耳聋药物疗法
大蒜素治疗上颌窦曲霉菌病(附1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1998年
汪晓雷
关键词:大蒜素
颞肌筋膜修复邻近部位癌肿切除后的缺损
2003年
头面部癌肿切除后所遗留的组织缺损修复,以往常用的带蒂肌皮瓣受长度限制,各种游离皮瓣则需显微外科技术和特殊器械,且均可造成供区组织丧失和功能外观缺陷。颞肌筋膜瓣不需携带供区皮肤,质薄而坚韧、血供丰富和柔性好,供区远离癌肿发生的受区而又隐蔽。
钱茂华汪晓雷管沛王翔顾晓林
关键词:颞肌筋膜癌肿切除后缺损
利多卡因对顺铂耳毒性作用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对顺铂耳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杂色豚鼠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1.对照组:腹腔注射顺铂0.5mg(kg/d)。2.实验组:腹腔注射顺铂0.5mg(kg/d),6小时后腹腔注射利多卡因16mg(kg/d)...
汪晓雷钱茂华管沛
文献传递
颞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报告
1999年
报告2例颞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以传音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CT表现为骨内膨胀性软组织肿块影。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及周缘骨质。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和21个月,无复发和远位转移,标本经病理学免疫组化检验证实。
胡松群汪晓雷顾明凡
关键词:骨恶性肿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
微波在变应性和血管运动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997年
应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48例,经临床观察,对改善鼻通气,减少喷嚏及清水样涕有明显疗效,近期有效率达95.8%。此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莉顾明凡胡松群周其炽汪晓雷
关键词: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利多卡因对耳蜗血流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2
2002年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耳蜗血流量的影响。方法豚鼠12只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使用利多卡因8mg/kg;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0.4ml/kg,均由颈静脉给药,标记生物微球技术检测豚鼠耳蜗外侧壁血流量。结果 实验组豚鼠耳蜗血流量x±s=3.42±0.91/ml/min侧壁;对照组豚鼠耳蜗血流量x±s=2.5±0.56ml/min侧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使豚鼠耳蜗供血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
钱茂华汪晓雷管沛马莉顾明凡郁琪黄志俊胡松群周其炽凌祥刘祖舜
关键词:利多卡因耳蜗血流量血流动力学
鼓室注射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鼓室注射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病程<3个月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0例(146耳)随机分为复合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7耳给予单纯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及口服药物,而复合液组79耳则给予鼓室注射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及口服药物。治疗1疗程后复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复合液组79耳中41耳治愈,36耳好转,2耳无效,总有效率97.47%;而对照组67耳中31耳治愈,29耳好转,7耳无效,总有效率89.55%。两组比较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干扰素能更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马莉季超高刚王军汪晓雷管沛
关键词:干扰素分泌性中耳炎鼓室注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